APP下载

采煤塌陷区煤矸石回填复垦技术

2016-05-30罗建胡水明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6年28期
关键词:煤炭开采煤炭资源煤矸石

罗建 胡水明

摘要:煤炭是当前社会生产中关键的矿产资源,在许多领域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煤炭资源的储量是有限的,在矿区的煤炭开采殆尽后,留下的是塌陷区,其对于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和危害非常大。如何对采煤塌陷区进行有效的治理,是当前煤矿企业重点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文章结合采煤塌陷区的危害,对煤矸石回填复垦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采煤塌陷区;煤矸石;回填复垦技术;煤炭资源;煤炭开采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D88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8-0148-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6.28.074

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加大了社会对于能源资源的需求。在长期的资源开采过程中,占用了不少的农业用地,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我国新的《土地管理法》中,加大了对耕地的保护力度,要求尽可能将复垦土地用于农业生产。利用煤矸石对采煤塌陷区进行回填复垦,是当前矿区综合治理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也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1 采煤塌陷区的危害

采煤塌陷区在煤矿开采后留下的下陷的区域,也可以说是沉陷区,其所带来的危害和影响是非常突出的,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治理。

1.1 塌陷与裂缝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容易引发地表塌陷和土体的沉降,产生的压实作用会进一步对土壤原本的结构造成破坏,导致土壤物理性质恶化,在暴雨季节,由于缺乏地表植被的保护,还可能产生水土流失甚至滑坡、泥石流等问题。不仅如此,塌陷问题会在地表形成大量裂缝,不仅影响了周边环境的安全,还会导致土壤蒸发作用的增强,加剧养分的流失,进而引发土地荒漠化的问题。

1.2 环境污染

煤矿开采过程往往伴随着一些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这些物质会对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而塌陷、挖损等问题同样会引发土壤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改变,导致矿区土壤的退化。水污染问题同样是采煤塌陷区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包气带土壤水、地表水的影响,对于水体环境的污染以及地下水系统的破坏。例如在采煤塌陷区,地表裂缝中通常会存在有矸石堆淋溶水或者选煤废水,其可能流入到周边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系统中,引发严重的水土污染。

1.3 生態威胁

伴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采煤区的生态系统在构成方式、生态过程等方面都会出现相应的变化,使得生态系统更加脆弱,森林覆盖面积减少,整体功能下降,土地利用适宜性降低,农作物产量下降,同时也可能会导致地表建筑物以及工程设施的损坏,严重威胁生态安全。

2 煤矸石的特性

煤矸石是指在煤炭的开采和加工过程中排放出的固体废弃物,以无机物为主,含有少量的有机物,其产出量一般在煤炭产量的10%~20%。在我国,根据相关统计数据,煤矸石的积存量超过了50亿吨,堆积起来的占地面积超过2万公顷,甚至其仍然在以1.5~2亿吨的速度逐年递增,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排放量最大、积存量最大、占用土地最多的工业废弃物。

煤矸石本身蕴含有多种矿物,如铝土矿、黄铁矿、石英、长石以及碳酸盐类矿物等,通常以硅铝为主要成分,SiO2以及AlO2的含量一般在40%~60%和15%~30%之间波动,而煤矸石中有机质的含量会随着其含煤量的增加而增加,主要包括了C、N、S等。

在以往的煤炭开采和加工过程中,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产生的煤矸石通常都是采用露天堆放的形式,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还会对土壤、水体和大气环境造成相当严重的影响和危害,也影响了矿区居民的正常生活以及身体健康。在这种情况下,煤矸石的处理问题就成了一大难题。而将煤矸石用于采煤塌陷区的回填复垦,能够有效减少其对于环境的污染,同时也可以实现对矿区的综合治理,具有良好的可行性,也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3 采煤塌陷区煤矸石回填复垦技术

对于采煤塌陷区的复垦利用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可以用于农业生产,也可以用于建设用地。这里结合复垦实践经验,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煤矸石回填复垦模式进行简要分析。

3.1 农业生产

煤矸石在经过物理风化以及化学风化之后,在粒度、颜色、酸碱性、孔隙率、渗透性等方面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只要其中粒径在1mm以下的颗粒物含量达到10%,就可以供植物生长。虽然在风化壳下尚未完全风化的煤矸石同样存在有细微颗粒,但是由于含量问题,并不能用于农业生产。矸石风化后形成的风化物孔隙较少,下层水分不易蒸发,因此植被在耐旱程度上还要优于黄土。同时植物生产环境中的营养元素直接影响着其生长状况,煤矸石风化物中同样蕴含有多种植物生长所必须的微量元素,如K、N、P等,虽然含量较少,不过可以通过施肥等方式进行改善。

3.1.1 林用模式:利用煤矸石对采煤塌陷区进行回填,然后在回填区域进行复垦造林,是一种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的复垦模式,基本上不会受到外界条件的限制,只要在附近存在有用于回填的煤矸石,就可以采用这种模式。使用煤矸石对塌陷地进行充填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些经济林树种或者用材林树种,确保树种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成活率高、生长迅速,对矿区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改善。这种复垦模式对煤矸石进行了充分利用,经实践,具备良好的可行性和非常显著的生态效益,不过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植物的选择相对困难,因为想要迅速找到理想的植物是非常困难的,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将其中一些关键性的条件作为选择植物的主要依据,选择一些具有加强抗性和适应能力的乡土树种,如刺槐、杨树、柳树等;二是林木本身的生长周期较长,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够看到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3.1.2 农用模式:在煤矸石回填采煤塌陷区之后,结合灌浆复土技术,可以形成相应的矸石灌浆复土农业发展模式,同样只需要具备相应的煤矸石作为填充材料就可以应用,在补充耕地面积、缓解农耕矛盾、实现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林用模式相比,农用模式种植的多是一些比较常见的农作物,因此对于养分的需求较大,需要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包括施肥、灌溉以及病虫害的防治等。具体来讲,应该结合区域气候条件,定期引水灌溉,做好观察工作,确保农作物的成活率。在煤矸石基础上开展农业种植,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初期基本上不会出现严重的病虫害,但是伴随着种植时间的增加,病虫害问题是不可避免的,需要做好相应的预防和治理工作。相比较而言,施肥是一个更加特殊的问题。煤矸石风化物较土壤更粗,其中所含有的营养元素较少,即便是对于可以自行固氮的豆类植物,同样需要较多的养分,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强化施肥管理,以氮磷钾等有机肥或者复合肥料为最佳,如果种植面积较大,使用有机肥的成本较高,也可以施加农家肥或者污水处理厂排放的污泥,对土壤性质和肥力进行改善。事实上,由于煤矸石自身容易自燃的特性,在复垦时往往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而通过施加城市污泥的形式,不仅能够增加养分,改善性质,还能够降低地面温度,降低自燃几率,从而对上述隐患进行解决。

3.2 建设用地

以煤矸石对采煤塌陷区进行回填后,可以将其作为建设用地,适用于相对稳定,不会继续发生下沉的塌陷区域,在清除煤矸石污染、美化环境的同时,也可以缓解城市化不断加快带来的人地矛盾冲突。具体来讲,需要关注以下方面的问题:一是选址与规划,需要优先选择靠近村镇、交通便利的地区,尽可能避免对可用耕地的占用。应该选择已经稳定的沉陷区,避免基础二次沉降对于建筑的破坏。在选址规划过程中,应该选择地势相对较高、沉陷量小的地区,以减少回填量,降低施工成本;二是回填标高的确定,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基础的稳固性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回填复垦模式下,煤矸石的回填标高必须科学合理,考虑相应的影响因素,如地面高程、排水性能等;三是地基处理,实践表明,自然回填未经压实处理的煤矸石一旦载重,会出现较大的压缩,容易造成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导致建筑的破壞。因此需要做好地基的处理工作,运用强夯法、灌浆法、分层振动压实法等,对充填煤矸石地基进行相应的处理,提升其承载能力,保证地基处理的质量;四是表面及边坡处理,在完成回填后,为了方便施工,还需要对其表面和边坡进行相应的处理,避免表面不平或者坡度过大对于后续施工的影响。

4 结语

总而言之,采煤塌陷区的复垦工作是矿区综合质量的关键所在,也是备受相关技术人员关注的问题。在不同的条件下应该采用不同的复垦模式,确保其功能和优势的充分发挥。煤矸石回填复垦技术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技术形式,能够同时解决煤矸石污染以及塌陷区治理的问题,推动矿区的快速恢复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皮小云.采用煤矸石预回填技术复垦采煤塌陷地的研究[J].山东煤炭科技,2011,(2).

[2] 戎震东.浅议矸石回填采煤塌陷区的生物复垦技术

[J].煤,2012,(2).

[3] 陈新生,岳庆如,王巧妮,张智光.我国采煤塌陷地复垦模式研究[J].林业科技开发,2013,(3).

[4] 陈利生,李学良.采煤塌陷区煤矸石回填复垦技术

[J].金属矿山,2014,(9).

[5] 张继栋,崔艳,白中科.土地复垦对矿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J].金属矿山,2010,(12).

[6] 李树志.我国采煤沉陷土地损毁及其复垦技术现状与展望[J].煤炭科学技术,2014,(1).

作者简介:罗建(1962-),男,江西萍乡人,江西省上饶市煤炭学会工程师,研究方向:采煤。

(责任编辑:秦逊玉)

猜你喜欢

煤炭开采煤炭资源煤矸石
煤矸石的综合利用
保护性开发利用高铝煤炭资源的必要性及相关建议
安徽省煤炭资源特征分析
改性煤矸石对污水中油的吸附作用
新疆《煤炭资源开采天然放射性核素限量》标准评述
煤矸石浸水路堤不均匀沉降研究
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