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业协会自律机制研究

2016-05-30陈晓黎

中国集体经济 2016年28期
关键词:监管机制行业协会竞争

陈晓黎

摘要:行业协会的存在对我们整个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阶段行业协会的发展如何呢?协会本身的竞争和监管机制如何呢?自身发展所存在的不足又是什么?协会又应当针对这些不足从哪些方面努力?文章将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并从加强行业协会自律功能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行业协会;竞争;监管机制;自律机制

一、行业协会的发展过程和内涵

从行业协会的历史看行业协会的发展,行业协会最初的出现是官府设立,现阶段的行业协会就是企业公司自主设立,由企业的全体会员同意作为其设立的根本,所以当代的行业协会有较高的自主性。

对于行业协会,我国研究学者认为:“行业协会是指由一定地域内的同行业经济组织以及相关单位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的经济类社会团体法人。”

本文对于行业协会的理解是:行业协会是指同一地区属相同行业的企业或单位,为实现本行业的既定目标和共同利益而依法主动自愿成立的、非政府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

二、行业协会的竞争分析

行业协会存在的最大理由是被用来作为限制竞争的工具,行业协会的总目标是保证本行业的稳定发展,并朝着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前行,相对于一般的限制竞争行为而言,通过行业协会的决议会更加具有效率性。在行业协会的这些限制竞争手段中有一些也是不被社会认可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对行业协会成员的限制竞争行为:进行产品或者服务的统一定价:产品数量限制:在成员间按照不公平的方式划分市场:行业内部歧视。

2.对非协会成员正当竞争的限制。

(1)滥用行业协会的特权实施的限制竞争行为:滥用许可证和认证权,当前各国政府都乐意将大量的行政许可审批项目下放给行业协会来操作,如果行业协会承担了这项“权力性”的工作,那在很大程度上反而会成为各行业协会成员限制竞争,以非法手段追求私利的捷径:行业协会的“认证权”一般也不具有反竞争的效果,但是当出现行业的认证权被某一个行业协会单独掌控时,这个拥有控制权的行业协会会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而做出不利于其他非协会会员的行为。

(2)行业协会具有组织管理的职能,这种组织管理职能如果不能被正当利用则会成为协会成员针对消费者而采取的统一行为,如协会成员统一拒绝交易、协会成员共同抵制其他非成员的加入。

3.行业协会之间的反竞争行为(如:A省和B省的行业协会联合起来一致对付V省的同业竞争者)。

针对以上可能存在的问题,我国现有法律条文中很多限制行业协会竞争的,例如:《行业协会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但是我个人认为,想要真正实现行业协会的良好发展,就要行业协会从自身出发实行改革,从自律这一点上做好。

三、行业协会的监管机制

行业协会的自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和约束企业经营管理行为的重要机制,其自律行为是否到位对我们整个社会的影响非常大,但是至今为止我国的行业协会在自身的监管机制上存在以下这些问题。

1.行业协会整体的职权有待健全。我国行业协会很大程度上是作为政府的附属物而存在的,这样的官办主义就导致本属于行业协会的职能仍然由政府行使。

2.行业协会资金不足。大部分行业协会的主要资金来源就是协会成员所交的会费,但是会费完全不足以支付整个行业协会的日常开支,经费不足的问题就导致协会无法为成员提供更好的服务,极大地制约了其管理服务职能的发挥。

3.行业协会的自律机制有待加强。行业协会对本行业企业的监管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业的自律机制,而目前我国行业协会的自律机制确实比较薄弱,这一点是社会、政府、行业必须重视的问题。

4.行业协会与政府监管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我国行业协会与工商等监管部门间却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这样就会导致行业协会的运作效率比较低下。

四、行业协会的自律机制研究

前面我们分析了行业协会存在的问题以及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作为仍处在改革开放中的国家,在政府转型并且放权的社会大背景下,我国行业协会可以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这样一个大前提下行业协会能否发挥其职能,获得一定的突破很大程序上取决于行业内部的自律管理机制。

1.行业协会自律机制的重要性分析。

行业协会走在行业发展的前沿,决定着行业在本阶段及以后的发展目标,所以协会总是能掌握着全面的行业讯息,而行业协会的自律性又决定了所掌握的行业信息是否能够得到有效的传播,这样就能够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政府的错误性决策。

2.当前社会背景下行业协会自律性不足分析。

(1)社会舆论对行业协会的误解从根本上降低了行业协会的社会影响力。在我国行业组织的影响力只存在于行业的内部,社会和消费者对组织的认识非常少。针对这样的一种情况张经先生专门写了一篇希望新闻媒体“补一补”有关行业协会的基本知识及其重要性的文章。国资委一份名为《我国工商领域行业协会政策环境研究》调查报告揭示,虽然政府工作人员大多理解行业协会的理论定位,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往往将其当作“安排离退休老同志发挥余热的机构”,甚至将那些“忙不完、做不完”的行政工作推给下属的行业协会。在诸如此类的局限性思维指导下,我国行业协会的发展从根本上难以获得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其发展在空间上受到很大制约,在这样管理职能无法发挥的制约下行业无心考虑自己应有的自律机制。

(2)相关政策、法律文件一直没有明确界定行政执法与行业自律的范围,这样一来就严重制约了行业协会自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既有的社会实践中,政府部门对行业协会的自律机制持有谨慎观望的态度,少有突破性举措,在政府的冷淡态度下大多数行业协会为了“明哲保身”而表现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保守态度。与此同时,学术界关于行业自律的研究虽然很多,但对于行业自律的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却少有深入。

(3)大多数行业协会满足于现状,缺乏自我提升、大胆尝试的心态和实际行动由于经费不足导致的服务水平不足使得行业协会得不到行业内企业的普遍认可,从而逐渐丧失了吸引力和凝聚力,这就极大程度上的限制了行业协会的发展空间。

3,促进行业协会自律性的建议。

(1)政府在对行业协会放权的同时应建立协同发展机制,在管理上给予行业协会最大的自由,同时又应该在发展上给予行业协会经济上、效率上的支持。与此同时行业协会也应当尝试主动出击,积极介入政府的经济管理活动,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中积极和政府工商行政管理等相关部门协调沟通。

(2)健全行业协会自律工作责任机制,包括责任设定、责任履行、责任监督、责任评价、责任追究等。以实现行业效益最大化为发展方向,在此核心理念指导下为了让协会得到更好的发展还应该定时邀请社会各界精英组成评价团,对协会的发展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并且针对协会的成效成果等方面进行评价,从而使协会为社会、政府、企业、公众的服务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行业协会内部应当推行实施民主选举机制。行业协会应当定时公开的从行业内选拔人才参与行业规章制度、行为规范、自律守则的制定和实施。而民主选举又是公平公开最能被认可的一种方式,只有切实地执行民主选举这一程序,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行业协会成长为一个民主开放自由的系统,协会成员企业才有机会参与协会的组织和管理,然后在此基础上构建起包括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在内的一整套民主运行机制。

行业协会自律机制的发展研究是整个社会、政府、企业、公众都应该关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上各行业的发展符合社会主義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并且在此基础上实现企业的经济技术进步,从而从根本上满足社会公众的整体利益,文中提出的建议,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已运转良好的、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协会试行,并聘请专业的行业人员督促其建立行业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服务准则、明确企业责任范围、经营管理职能等方面的各项守则,并定时向社会、政府公开发布征询意见的通知。政府部门也应该定期对行业协会进行抽检,其中还要向公众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行业协会在本行业的公众满意度,并根据抽检结果及公众的调查结果向行业协会进行反馈,并在反馈报告中评估行业协会在行业自律方面的作为,促使协会不断提高行业监管的能力。

猜你喜欢

监管机制行业协会竞争
河北省保险中介行业协会
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十周年会庆暨第四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成功举行
感谢竞争
大数据时代涪陵政府采购监管机制研究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探讨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竞争
农资店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成立
多元开放 内敛从容:记北京市眼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