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模糊PID的汽车发动机冷却控制系统研究

2016-05-30于奔淼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6年28期
关键词:模糊PID汽车发动机单片机

于奔淼

摘要:文章对模糊PID控制的发动机冷却智能控制系统进行了论述。该系统采用模糊推理方法在线修正PID控制器的参数,通过PID控制策略实现冷却温度控制。文章给出了单片机核心和外围驱动电路原理图,完成了硬件系统和软件设计。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冷却控制系统;模糊PID;单片机;PID控制器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8-0018-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6.28.010

1 概述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壮大,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汽车需求不断增加。但是相比掌握汽车制造业高技术和实际行业标准的发达国家,我国的制造水平还很低,这表现在基础制造和新颖设计两个方面。因此,本项目研制成功,将加强我国自主创新的研发能力,提升发动机的工作效率,改善发动机的动力,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从而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1.2 国内发展现状

汽车电动式冷却风扇的提出要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专利文件提出,它将皮带驱动的冷却风扇改造成电动冷却风扇,这种发明可以使发动机根据工作温度变化来控制风扇的转速。最近几年,以单片机为核心对不同的输入信号进行分析,分别对大循环和小循环状态进行不同处理,发动机冷却智能控制系统中,采用多级联合智能控制系统将节温器、保温帘和冷却风扇进行联结。

2 PID与模糊控制理论基础

2.1 数字PID控制算法

现今PID控制器成为当前工业控制的主流,它以调整方便、简单、工作可靠、稳定性好受到广泛应用。为了达到发动机冷却系统对温度控制的要求,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控制算法。传统的PID控制器结构和参数设定简单方便,被大规模运用到工业控制中。PID控制中实际应用一个为PI,另一个为PD控制,其次為PID控制,PID控制系统的误差,控制量是利用比例、积分、微分计算进行控制的。PID模块的温度控制精度主要受P、I、D这三个参数影响,其中P代表比例、I代表积分、D代表微分。

2.2 模糊控制的基本理论

模糊控制是建立在人工经验基础之上的。设计者将熟练的操作人员的丰富实践经验收集起来,通过这些熟练经验采取合理精确的策略控制一个复杂系统。如果将这些熟练操作员的实践经验用计算机语言表达出来,总结出一种定性的、不精确的控制规则。如果用模糊数学将这种定性的,不精确的控制规则定量化就转化为模糊控制算法,形成模糊控制理论。

模糊控制器对噪声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而且对时滞、非线性和时变性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并且无须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采用模糊控制与PID控制相结合,不仅能够提升模糊控制精确度,同时还能弥补PID控制器需要精确控制对象的不足。

模糊PID控制是根据PID控制器的三个参数与偏差e和偏差的变化ec之间的模糊关系,在运行时不断检测e及ec,通过事先确定的关系,利用模糊推理的方法,在线修改PID控制器的三个参数,让PID参数可自整定。

最终它还是一个PID控制器,但是因为参数可自动调整的缘故,所以也能解决不少一般的非线性问题,但是假如系统的非线性、不确定性很严重时,模糊PID的控制效果就会不理想。而且模糊PID控制的规则还是较复杂的,隶属度函数的选定也得靠经验。

优点就是可以自动调整PID的参数,对于一般的不确定系统可以使用。

3 发动机冷却系统硬件设计

3.1 硬件设计

本系统采用智能控制技术,首先温度传感器将采集到的发动机温度值经A/D转换器将采集来的温度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然后送入到微处理器中进行计算,模糊推理,PID运算后得出此温度时风扇需要的转速,输出PWM信号来控制直流电机的转速,从而达到调节发动机工作环境温度的目的。

3.2 软件设计

在本设计的软件设计中,实现了以单片机为核心和模糊PID为控制算法的控制策略,在设计中有采用程序,AD、DA转换程序,模糊PID控制算法,延时等程序。

在软件设计中,为了避免程序运行出现问题,将程序初始化,然后根据系统要求对定时器进行设置,在定时器程序中,编辑定时器的子函数,这个子函数包括温度采集命令,AD转换命令和最重要的模糊PID控制算法,最后系统将控制量进行DA转换输出信号来控制驱动环节。其中模糊PID算法的设计很重要,在模糊PID算法中,首先要定义E和EC的范围,根据模糊控制的规则将Kp、Ki、Kd模糊化,根据模糊规则对其进行模糊推理,最后转换为真实值作为PID控制参数的修正值,经PID算法算出控制量u。

4 结语

本课题围绕以AT89S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冷却系统风扇的电子智能驱动设计展开,通过散热风扇的作用下来实现对冷却系统水温的自动调节,保证了汽车在预热、过热及正常运转情况下,有效地节约能源消耗。本课题从系统的硬件、软件进行设计,通过自制实验板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有效论证。主要完成内容如下:

4.1 基于单片机的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设计

4.1.1 ADC0809与单片机的接口简洁。在设计之初,考虑到温度采集速率不高和成本的问题,采用了ADC0809芯片与单片机直接相连的做法,不经过地址锁存器。这样至少可以节约地址锁存器和或非门两块芯片,只是软件在控制时序方面要复杂些。

4.1.2 程序调试摒弃以往直接在硬件平台上调试程序,而是先使用Proteus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再移植到硬件平台上调试,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开发速度,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4.1.3 解决了硬件资源不足,产生PWM信号频率低,中断会给软件设计带来的种种困难,最终较好地实现了系统设计初的功能要求。

4.2 控制过程实现智能化

以温度传感器测得散热器内冷却水的温度,微控制系统根据温度数值进行PID运算,将计算结果转换为PWM信号输出,驱动散热风扇和冷却水泵,保证冷却系统水温处于适于发动机工作的温度。在控制策略上,采用模糊PID控制,可以实现比传统PID更好的控制效果和控制精度,解决了汽车发动运行过程的负荷的不确定性,从而难于精确控制问题。

由于时间及本人能力有限,只在实验室内完成了此功能,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完善系统的功能,同时还要进行工程的设计与实现。如果在国内各种车辆上采用这种智能控制装置,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可观,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毛志坚,高国献,邵常贵.现代汽车大全[M].武汉:湖北科技出版社,1986.

[2] 崔靖,边耀璋,等.汽车构造(上册)[M].西安:陜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3] 下春华,孙运柱,郭新民.ZL50装载冷却能力的智能控制[M].农机化研究,2003,(2).

[4] 崔靖,边耀璋,等.汽车构造(上册)[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5] 毛志坚,高国散,邵常贵.现代汽车大全[M].武汉:湖北科技出版社,1986.

[6] Robert D.Chalgren,Gordon G.Parker,Oner Arici,John H. Johnson.A controlled EGR cooling system for heavy-duty diesel applications using the vehicle engine cooling system simulation[M].SAE 2002 World CongressDetroit,Michigan,USA,2003.

[7] 郑金土,郑利文.S195柴油机冷却水水温对耗油率影响的试验分析[J].杭州: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94,20(4).

[8] 李健.冷却水温对发动工作的影响[J].现代交通管理,2003,(11).

[9] 谭乘仁,孙国强,陆海章.柴油机高温冷却试验研究[J].汽车拖拉机,1993,(1).

[10] Setlur,Pradeep.An advanced engine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nonlinear control and test[J].Source:IEEE/ASME Transactions on Mechatronics,2005,(10).

(责任编辑:黄银芳)

猜你喜欢

模糊PID汽车发动机单片机
基于单片机的SPWM控制逆变器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单片机的层次渐变暖灯的研究
基于单片机的便捷式LCF测量仪
金属磨损自修复技术在汽车发动机维修中的应用探析
汽车发动机怠速成抖动现象的原因及排查方法探讨
《专业综合设计实验》课程教学探讨
步进电机模糊PID闭环控制系统仿真研究
微小型陆空两栖机器人地面移动控制方法
Microchip推出两个全新PIC单片机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