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中学”

2016-05-30姚春花

新课程·中旬 2016年3期
关键词:生物课堂教学做中学有效性

姚春花

摘 要:就提高生物课堂的有效性,提出应用陶行知先生“做中学”的理论观点,并從实践操作、模型构建、绘图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

关键词:做中学;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的理论。陶行知先生曾强调: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为学。他十分重视“做”在课堂上的作用,认为“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要做得好”。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多年的生物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感,课堂教学中急于将书本上的知识或结论直接告诉学生,并不能取得预期的良好教学效果;而让学生亲自参与发现知识和结论的过程,也即通过“做中学”,知识和结论才能真正被学生所理解和掌握。据此,笔者从以下实践操作、模型构建、绘图三个方面着手引导,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斯宾塞曾经深刻地指出:“应该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得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得尽量多些。”著名的俄国生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巴甫洛夫更主张:“要学会做科学中的粗活。”他所说的“粗活”即指通过实践去探究。思维始于操作,操作又能促进思维,而生物是一门以操作性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的“课程基本理念”中强调,《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将“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操作等技能”作为学生能力发展方面的首要目标。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开展学科实践性活动,努力创造实验条件,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多设计一些能让学生自己去看一看、试一试、做一做,运用多种感官协同操作的探究性活动,使学生有机会真正通过自主的实践探索,增进对生物学知识的了解,并增强学习生物的兴趣。

例如,在“观察溶液浓度的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时,我设计了一个探究性实验。在做实验之前,我让学生思考:①拌西红柿时,盘中为何有水产生呢?②对于撒盐或糖后有水渗出,黄瓜或萝卜为什么会变软?引导学生思考并动手探究:取两块大小体积一样的萝卜条,将其分别放在装有等量的清水和浓盐水的两个烧杯中,让学生对萝卜条在浓盐水中变软的现象有更直观的印象。在“做中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对实验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思考,还能更好地学到许多实际操作的知识和技能,也为以后的实验题的解答做好了准备。

二、引导学生在模型构建中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标准》中明确将建构生物学模型的有关知识也作为课程的目标要求,这一要求在现行教材中也有了相应的体现。初中生物学课程中的模型建构活动,主要是以实物或图像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所具有的特征,即物理模型。教材一般都先让学生了解相关的知识,再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尝试建立相应的模型,从而让学生体验建立模型中的思维过程,领悟模型的建构方法,并获得或进一步巩固相关的生物学概念。在模型建构的过程中,学生往往要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不断的尝试和模拟,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将亲身感受和体验模型建构的过程和方法,领悟模型的要素与关键,在获得模型建构成功的同时,也能有效提升认知水平。

例如,在“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一节,学习完肾脏的组成结构基本知识后,让学生用橡皮泥制作肾脏的结构模型和肾单位的结构模型。不但可以进一步巩固知识,将抽象的肾单位具体化、形象化,更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引导学生借助绘图去学,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成效

《标准》“课程目标”中能力发展方面还强调学生应掌握“生物绘图”的技能,并要求学生能“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在生物教学中,教材中的有些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影响学生头脑中形成明晰的概念,因此学生也容易遗忘。而采用边学习边绘图的方式,能帮助学生将生物学中的一些基本原理、规律、现象等知识直观地呈现出来,可起到语言文字所不能起到的作用。所以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借助由学生自己绘图的方式,启示学生去表达、描述、介绍对一些概念、原理、规律等基本知识的理解,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

例如,在学了“动、植物细胞结构”之后,我要求学生绘制动、植物细胞结构图,并请两位学生进行板演,以作示范和帮助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由于有了绘图辅助理解的作用,学生对细胞结构的理解、记忆效率大为提高,且为学习后面的内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做中学”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既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积极主动性,又提高了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成效,更发展了学生探究、整理知识的能力,由此让生物课堂变得既生动活泼,更富有有效。

参考文献:

张秀红.和谐互动让生物课堂教学更有效[J].学苑教育,2011(18).

编辑 薄跃华

猜你喜欢

生物课堂教学做中学有效性
新课标下如何构建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性
遵循“做中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多元化创设问题情境,激活生物课堂教学
如何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