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 让文章更有底蕴

2016-05-30汤开生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理论物理文句青灯

汤开生

名人说“意蕴”

“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言有尽而意无穷”。 ——严沧浪《诗话》

“聪明的写作方法是先把读者看作有头脑的人,不要把一切都说出来,而是听凭读者自己去想象事物的关系、条件和界限……” ——费尔巴哈

“它自然不是一眼能望穿的浅薄,但也不是故作高深的隐晦,而是一种具有穿透力的凝厚。这种语言风格,说到底是一种思想成熟的事物,决不是单纯的语言训练所能实现的,唯有思想的深刻和凝重,才能达到‘文句有意蕴的境界。” —— 国家语文高考命题专家张伟明

【考纲概述】

是否“有文采”?《考试大纲》有一评分点是看文句是否有意蕴。新课标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作文能否具有深厚的底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考生对民族文化借鉴、吸收的多少。有意蕴的文句语言不直白,不浅露,言简意赅,蕴含深邃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让读者有咀嚼、回味的余地,能给人以启迪和教益。文章重在饱含感情,言此意彼,将意蕴蕴含在言辞的深处或所写的形象里,让读者经过思考,透过字面的意义去了解其中的底蕴;能让读者阅读时被深深吸引,阅读后能掩卷沉思,有咀嚼回味的余地。

范文例举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陈华屹

面对滔滔不绝奔涌直下的逆流,有的鱼选择逆流而上,以单薄之躯与江流抗争,洄到上游方可产卵,不撞南墙不回头;有的鱼却选择绕过汹涌的暗流,择水流平静处到达目的地。前者费尽千辛万苦,却人不胜天,在汹涌波浪中面临灭亡之虞;后者却得以舒适、安宁地繁衍后代,生生不息。

苏轼曾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然纵观古今先贤成功例,非惟其坚忍不拔,更重要的是他们面对困难时的变通。古人云:“变则通,不变则亡。”当眼前的困难无可逾越之时,与其在一棵树上吊死,不如绕路前进。也许,回过头来,便会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喜。

卡夫卡在其《城堡》里这样说:要穿越沙漠是不自由的,但人有选择如何穿越它的自由。是的,面对高耸而灼热的沙丘,我们何妨绕过它,也许,绕道即能寻觅到沙漠中的绿洲。著名的黑猫白猫论也说:无论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此语是说方法可灵活、方向可转换、思路可转变,目的是捉到老鼠。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之时,不妨换个方向前进,也许就能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在国外留学时,曾立志做个实验物理学家,整日在实验室辛勤工作却不得要领。老师建议:为什么不试试理论物理呢?杨振宁于是绕开眼前的困难,从理论物理入手,终于在理论物理领域成为大师。在撞到南墙之时,懂得回过头来调整自己前进的方向,而不是如移山的愚公般盲目坚持,才是真正的智慧。

古往今来,多少名人志士,都在绕过困难后,觅得自己的柳暗花明。徐霞客多次科举落榜,他没有继续纠结,而是绕过科举的大山,游遍五湖四海,留下闻名于世的《徐霞客游记》。倘若人人都像范进般不中举不罢休,世上该少了多少超世之才,多了多少酸腐文人?

固然,这世界喜欢奖赏坚守如一的人。但在应对瞬息万变的世界时,懂得变通者才能适应新世界,面对世界的恣肆洪流,墨守成规、盲目固执之人终将被洪流掩埋,唯灵活变通者才能如大浪淘沙,于滔滔江水底闪烁出耀眼的光华。

忽然想起了北岛《青灯》里的诗句:无路可走的时候,转过头来,那执青灯的人正立在不远处,他将巨石沉入水底,让河道转弯。

[范文解析]

本文的作文材料是:“一只蚂蚁来到石头下,它急急忙忙地往上攀爬,这块石头对它来说实在太陡峭了,蚂蚁爬到一半就掉了下来,于是再爬,又掉下来,爬而又掉,掉而又爬,最后终于爬过了那块石头;另一只蚂蚁则不然,它绕过石头,走向了它的目的地;第三只小蚂蚁到来,望石而转,也找到了丰厚的食源。”该材料立意角度有很多,可从三只蚂蚁各自的角度立意,也可以从材料的整体上立意,但要写出彩,就需要我们从文章底蕴上下功夫,本文就着重强化了文章底蕴。

一、在形象描述中再现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如生硬议论,会索然无味,文章从自然现象入手:像那些逆流而上的鱼一样,“与江流抗争”真能人定胜天吗?作者通过对这一事例的理性思辨,表达了自己人生价值的取向,明确了文章的观点,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人文色彩 。

二、在名著化用中浸透书卷气息。名著既是民族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我们可以通过对名著的化用直接进入语言艺术的制高点,如文章引用《城堡》语,既暗合文章内在旨趣,又浸透着浓郁的书卷气息。

三、画面收尾,含蓄而有意味。文章的结尾,没有机械议论,而是用北岛《青灯》里的诗句收尾,诗歌的主题虽不确定,但这首诗所写的画面又与文章的主旨吻合,诗歌中形象的描述飘逸出诗情画意,让人回味无穷。

四、巧妙引用传统文化,增强文章底蕴。如文中引用苏轼语、古人云、经典诗句等,使文章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类文生成]

猜你喜欢

理论物理文句青灯
用关键文句展示作文的思维层次——以“八省联考”卷作文“铭记历史,迎接挑战”为例
落花有感
小议高中物理教学中理论的重要性
用灿烂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思想
十万红尘,独撷一盏青灯
文本解读,“文”为核心
理论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