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欧洲心脏”传播中华文化

2016-05-30刘军

对外传播 2016年3期
关键词:布鲁塞尔比利时中心

刘军

2015年9月16日,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正式揭牌运行。该中心由文化部与上海市共建,是中国首个采取部省(市)合作新模式进行建设、运营和管理的海外文化中心。短短5个月,这所建在欧盟区中心地带的中國文化中心已经举办了几十场活动,成为在欧洲传播中华文化的一张“名片”,被当地人称为“中国之家”。在新春丙申猴年到来之际,笔者在布鲁塞尔采访了中心主任严振全。

记者:请您谈谈中国政府为何选在布鲁塞尔设立中国文化中心?

严振全: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世界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而文化是增进交流和了解的最佳方式。国务院颁发的《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发展规划2012—2020》对中心的定位是:开展文化外交工作的重要窗口、桥梁和平台。中心的主要任务是介绍中华文化、增进理解互信、开展交流合作。这是实现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对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树立我国良好国家形象十分重要。

为加快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建设进程,文化部提出要采取多种形式建立海外文化中心。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是在建设模式方面的新探索,是以创新思维打造部省(市)合作建设海外中心的升级版。

布鲁塞尔不仅是比利时的首都,更是欧盟总部所在地,是欧洲的心脏,覆盖和影响着全欧洲。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面向欧盟及其成员国外交官、各国驻欧媒体、比利时政要、重要社团领袖、学生和儿童等人群,开展全方位合作交流,培养、扩大和凝聚一批知华、友华力量;推动中欧、中比在政治、经济、社会、人文思想等领域的全方位、深层次交流合作;传播中国声音,展示当代中国价值观,建构积极正面的中国国家形象。此外,中心还担负着为部省(市)合作共建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发挥示范和引领的作用。

记者:作为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的首任主任,您认为中心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您是怎样理解中心工作理念的?

严振全:中国的文化与传统博大精深,我们所肩负的使命就是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了解中国人的真实生活和价值理念。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正是助力实现这一使命的最佳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提出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是国家的战略性决策,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

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建设和运营正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让中国文化走出去,助力“一带一路”战略的有力实践。

记者:中心揭牌以来主要举办了哪些活动?社会效果和评价如何?

严振全:自2015年9月16日正式对外开放以来,中心主要开展了两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是积极举办活动、积累资源、提升影响力。我们面向欧盟和比利时两个层面,共举办思想交流、文化活动等20余场,包括展览、论坛、讲座、观影、新闻发布等,参加者超过3000人次。我们注意把握重要节点,充分发挥布鲁塞尔“欧洲心脏”的区域优势,着力搭建文化交流平台。其中比较有特色的活动有:作为中心揭幕首展的“张充仁与比利时”展览;邀请欧洲议会交通与旅游委员会副主席等参加的“中欧旅游合作高级别会晤”;“中国时尚之夜”,这是中欧建交四十周年系列活动之一,也是比利时年度文化时尚节“布鲁塞尔时尚日”的组成部分;欧盟官员赴华研修班联谊活动,邀请欧盟官员参观中心,为他们创造近距离了解中国、感受中国的机会,打造一个“身边的中国”;“时空里的足迹:1964—2013华人艺术家联展”;“中国电影之夜”和汉语教学培训(初级和中级班培训)等常态化项目。

另一方面是了解当地受众需求,建设全媒体宣传渠道。我们知道,欧盟由28个历史、文化、宗教、语言、传统和社会发展水平迥然不同的国家组成,仅人口约1100万的比利时就有弗拉芒语、法语和德语等三个语区。从事对外文化传播工作必须搞好受众市场调研,明确工作重点及目标,以推进中心在项目策划、活动内容、培训设置等方面贴近受众需求。

截至目前,我们已建立起全媒体宣传平台,涵盖中、英、法、荷四种语言的中心官方网站已上线。同时,为充分发挥社交媒体的作用,脸谱和微信公众号均已投入使用。我们还建成了包括欧盟官员、重要智库的专家和学者,以及比利时和布鲁塞尔大区政府工作人员、当地文化机构相关人士等在内的“重点受众数据库”。中心的各类活动信息通过官网、newsletter、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向受众传播。可以说,中心的各项工作均已走入正轨。

记者:中心最近有哪些工作安排,今年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严振全:中心近期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举办2016年“欢乐春节”系列活动。我们从2015年10月份就开始策划,邀请上海市奉贤区民俗表演团在春节期间来比利时参加系列庆祝活动,包括在布鲁塞尔大广场参加首次“华人春节巡游”表演,参加第48届茨威泽勒嘉年华狂欢节,并在中心举办为期三天的“走进中心过大年”活动。中国民俗技艺展台前的观众络绎不绝,许多当地人参与互动,也发生了一些很感人的事情。一位老华侨携家人来中心作客。他说,儿子和孙子在比利时出生,尤其是孙子对中国没有实际的概念。来中心听听民乐、看看民俗艺术家剪纸、写春联,就像当年在家乡过年赶集一样,仿佛回到了“老家”。一些当地人告诉我们,他们原来对中国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中餐和中国功夫电影上。“欢乐春节”活动让他们大开眼界,从文化的角度近距离、深入地了解了中国。有些年轻人还表示要来中心学汉语,将来到中国留学。

2016年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的工作重点是继续扩大影响,树立品牌。以品牌化、精品化为目标,策划和落实中心品牌项目,完善文化活动、教学培训、思想对话和信息服务四大基本职能。我们会陆续推出“思想者对话”、“媒体早餐会”“文化体验日”等特色品牌活动,还计划邀请中外高层次的专家学者来到“思想者对话”,就中欧双方共同关心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重大课题开展深入交流。

2016年是中比建交45周年,我们将以此为中心,抓住中国传统节庆日等重要节点,策划举办系列活动,力争涵盖和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同时,还会针对欧盟群体、比利时各级政要、当地居民、青年学生、中国文化爱好者等不同人群,开设不同层级、时段的汉语培训课程,以及太极、气功、美食烹饪等培训项目。

猜你喜欢

布鲁塞尔比利时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布鲁塞尔大广场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他骗我!
布鲁塞尔当代收藏设计展
比利时炸薯条也要申遗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
布鲁塞尔修辞学派:从新修辞学到问题学
总觉得别人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