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做好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对外传播

2016-05-30韩松王卫平赵蔚

对外传播 2016年3期
关键词:理政治国新理念

韩松 王卫平 赵蔚

一、要传播什么

对外传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首先要明确传播什么。

总体来看,我们要对外阐释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大意义,它是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指南,是中国特色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前景光明。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追求幸福的梦,也与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当代中国价值观是中国发展进步的灵魂,也体现了全人类共同的价值,引领中国始终走和平发展道路。

具体来看,有以下内容需要对外讲清:

1.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根本主题,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习近平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又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也围绕结构调整、力量转移提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3.针对利益博弈和思想分化,习近平提出作为最大公约数且能凝聚共识的“中国梦”。

4.习近平特别强调发展依然是硬道理,是“第一要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动摇,强调要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我国前进中的问题。

5.习近平提出要把握好“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打铁还要自身硬;要消除“四个危险”。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整合和提升。

7.习近平的外交战略的思想精髓和核心要义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文明互鉴;亲诚惠容;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这里既强调“韬光养晦”,又倡导“奋发作为”。

8.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还包括经济发展的思想、国防军队改革的思想、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扶贫攻坚的思想、社会治理的思想,以及新闻舆论的思想,等等。

有评论认为,这里面的“新”,是针对中国和世界新出现的情况。也就是我国正处在结构调整、力量转移、利益博弈、思想分化、转型升级和小康决胜阶段,存在不少短板。世界格局和秩序也在调整,短板是治理滞后。“新”也是相对的,是在已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为什么要对外传播呢?这是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要求,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要求。随着中国崛起,走向世界舞台中央,要在全球范围放大我们的声音,争取更多理解认同。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领着新实践,给中国带来新的变化,决定了中国发展的新方向,这同样是外国人非常关注的。中国一举一动都对世界影响太大。就对外传播来讲,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也具有新闻性,特别是,从现在开始到党的十九大,中国政治经济形势都非常引人关注,从近期外电报道来看,各种猜测和分析非常多。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外宣渠道权威、准确、充分地发声。

二、如何对外传播

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2月19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做好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对外传播。要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优化战略布局,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

对外传播的目的,与对内宣传不太一样。它是要帮助外国人理解和了解中国的变化,稳定和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前景的良好预期,在国际上推动形成正确的中国观,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对外传播的主要對象,是美欧等西方国家,尤其美国,是世界老大,其对我们的误解和曲解也最多。另外也要看到,发展中国家也渴望了解中国的治国理政经验,希望藉此实现发展的奇迹。

国外的不了解、误解,乃至歪曲,是长期存在的。不少人对于中国的走向持疑。比如最近有两个趋势,一是怀疑中国经济将崩盘、硬着陆,无法实现发展目标;二是认为即便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了,那也可能对世界构成更大的威胁。

后者是对中国的制度和价值体系的怀疑。我们的游戏规则和治理体系,也许运用到国内是成功的,但拿到世界上来,就会发生冲突。比如说中国国企的运营模式,我们跟美国的私企对接时,他们就有警惕。比如中国的市场经济规则包括贸易规则、投资规则、汇率规则等,有的与世界并不那么接轨。再比如网络安全规则、太空安全规则等,他们也不能接受,有的我们自己也还在思考和完善之中。

对外传播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就是要在这些方面尝试对外界给出一些解答。

当前,我们做了大量的相关对内宣传,夸赞自身的成绩和自身的经验比较多,而且有时是不留余地,如果简单把这些东西套到外宣,有可能传播越多,外面就越害怕。越是讲“中国故事”、“中国特色”,外界就越不理解,越是疑虑。

所以,在对外传播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时,要特别注意针对性,有的放矢:

1.经济上,针对各种“唱衰”,增强外界对中国发展的信心。要讲全面深化改革正给中国注入新动力,中国的巨大潜能正在逐步释放。中国政府能够把控好复杂局面。中国经济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世界的预期好了,我们的发展环境才会有利。

2.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实现全面小康,不是对世界的威胁,而是造福世界,将给各国带来更多机遇,互利共赢,同时这不限于经济,而是多方面的共同红利。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适合中国国情,除了有与西方不一样的方面,对外还具有包容度,能够彼此协同,兼具共性。否则中国根本无法跟国际社会合作。

4.中国是一个开放的国家,正继续吸收西方文明的积极成果,这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也有体现。中国不是要搞冲突和对抗,也不是要搞封闭,使自己成为一个与世界格格不入的“怪异国家”。

5.中国并不准备对外输出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传播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注意不要造成这种“强加于人”的印象。

6.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理解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基础。中国很大程度上还是“穷国”,而不是“富国”。中国首先要解决自己的生存发展问题,要大力提高国内民众的生活水平。要全面真实看待中国的实际。

7.中国并不想做世界老大,也不是所谓的老二,可以做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桥梁。中国正大力倡导构建全球伙伴、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

8.中国有一些底线,有一些核心利益,是不能碰的。

三、方式方法探索

因为目的不一样,国情和受众有异,外宣的传播手段就与内宣不同。要创新手法,尊重对外传播规律,提升针对性,更加结合热点,增强新闻性,要用更具体化、具象化和专业化的手法,落实到一个个的事件和项目上面来,而不是空对空。让灵魂附体,让概念有形,更多把我们做了什么讲出去,而不仅仅是把我们讲了什么讲出去,这样才能符合国际传播的实际,逐渐收到效果。

就新华社来讲,我们对外传播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最近在以下一些方面加大了力度:

1.紧紧抓住主要领导人出访和考察的聚焦时机。这是外界特别关注中国的时候。比如今年初习近平主席出访中东,国际社会做了很多报道和解析,涉及包括我外交战略在内的治国理政战略,认为我们释放了外交新信号。新华社也主动出击,把这些放到全球视野上来,着力对外传播中国的观点、主张、方案和智慧,解释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能给世界带来和平和共赢,播发了《“一带一路”对接苏伊士运河走廊 助力中埃打造命运共同体》、《中国国家主席为中东局势“开药方”》等稿件。再比如,在总书记春节考察之际,我们播发了《习近平春节足迹折射百年目标决胜理念》。

2.拓展重大活动和重大事件的影响面。比如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总书记多次讲话作了强调。这个地区将集中体现我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落实,其发展对世界有重大影响,它也是外资集中区,我们正做一个系列报道。比如全国两会,结合当前的经济社会热点,对外播发《中共执政团队有能力把控复杂局面》、《有困难,更有办法——两会热议中国领导人新经济思维》、《“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国向发展“短板”聚焦发力》等稿件。在习近平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之后,我们播发了《中国媒体连续热议习近平新闻讲话》、《中国出现研究习近平新闻思想热潮》等稿件。我们正把对外传播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融汇贯通在整个“十三五”规划的实施与宣传之中。再比如下半年的G20,可以考虑做《中国成为全球治理的一支牵引力量》。还有“一带一路”的推进,主要看有什么具体项目、怎样落实。今年还有建党九十五周年、十八届六中全会等,都是对外传播的时机。

3.在适当节点进行综合,做好全景式展示。这也是西方媒体常用的手法,对一些大的领域的变化,能提供一个通透的图像,避免零碎。新华社播发的《改变中国:习近平率领中共执政团队确立坚强领导地位》、《“中国梦”带来十大全球影响》等稿件都产生了一定影响。这需要比较强的梳理综合能力,同时在表述上,跟对内宣传区分开来,多用夹叙夹议等手法,忌大而空。

4.让真正的好故事流传开来。就是把那些生硬的概念,变成一个个的故事。以习主席访美为例,我们做了一个专门的对外报道策划,一些稿件如《中国百姓眼中习近平的“刚”与“柔”》、《从艾奥瓦访客到白宫贵宾》、《当“美国梦”遇上“中国梦”》都是讲具体故事的。大量的报道,还是以小见大,而不是高举高打。

5.增强评论的穿透力。有时需要用一些直接的观点来明确阐发,不隐晦地表明中国的主张,对外澄清驳斥,进行直接交锋。比如最近我们做的《中国不会向世界“输出衰退》》、《“末日博士”们的悲歌可以休矣》等稿件,就是这样。说理要心平气和一些,多讲事实。拒绝言之无物、面目可憎的评论,也不能一写评论,就都是吵架。

6.强化社交媒体的贴近性。像《“中国梦”带来十大世界影响》等英文稿件,在推特、脸谱等海外社交媒体上的点击转发率是比较高的,如果是传统媒体,则不一定有这样的效果。海外社交媒体上,既可以做直接的政治经济报道,也能传播比较生活化社会化的故事。要用更加适合网络传播的方式。比如新华社最近做的多语种“四个全面”说唱版全媒体报道,线上发布后引起国外很大关注,美联社、法新社都做了报道,一些外国媒体还来购买。

7.嵌入日常新闻,细水长流。发生在国内的许多“小事情”,其实都是治国理政新实践的生动体现。河北晋州是一个没有多少新闻资源的地级市,但它发生的变化,一个个的细节,正是中央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反映。因此我们最近做了《从一个中原小城看中国的“全面小康决胜”》的报道。还有一篇稿件叫《刷出来的乡村版“阿里巴巴”——中国最大刷墙公司“村村乐”的革命之路》,其实讲的就是创新发展、包容发展等理念。这些基层故事有一定的新闻性,比较接地气,写得好的话有让人产生读下去的欲望,并具有说服力。不一定要在每篇文章中把“治国理政新实践”这几个字讲出来。

8.從体制、机制、方式、方法等方面,推出更多的创新手段。比如,最近,在国务院新闻办的主持下,我们把传播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做到了对象国,在第一线,面对面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的主流媒体交流,向他们的负责人介绍情况,举办座谈会、对话会、展览会等活动,创造性地积极利用对方的平台,也起到了较好效果,减少了杂音噪音,增加了正面声音。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

1.事实说话。我们往往容易概念先行,这方面有偷懒的习惯。要报道事实,就需要踏实而深入地进行采访。另外,也要客观平衡,要讲存在的问题。比如仅仅说经济的光明面,而不讲困难,也不能让人信服。

2.话语转换。这方面还需要提升新闻专业化的水准。今日俄罗斯、半岛电视台都很注意这方面的养成。我们往往比较粗糙,即便一些从国外回来做对外传播的人,不久就变成对内腔调了。要加强研究,看看人家怎么说。这可以帮助我们减少自说自话。

3.忌运动式。一哄而上,集群轰炸,无限拔高,都容易引起反感。对外传播,特别要注意平等交流和细水长流。

猜你喜欢

理政治国新理念
排列问题中的顺序处理
巍治国艺术作品欣赏
图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怎么学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新理念实干 高质量作为
现代调解的新理念与新思维
国外兴起长寿新理念
신시대
“四个全面”:党治国理政的哲学遵循
新理念下再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