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热运行调节与热网平衡的探讨

2016-05-30牛建清

科技尚品 2016年3期
关键词:调节

牛建清

摘 要:当冬季来临时由于天气的寒冷,采取一定的供暖措施很关键,当前我国各地区大都采取的是集中供暖模式,但由于不同区域采暖方式、采暖结构的差异使得区域内供热效能不高。因此,探讨供热运行调节与热网平衡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对供热运行调节与热网平衡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供热运行;调节;热网平衡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可知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我国建筑采暖能耗远远高于其他国家,这无形中也造成了资源的无故浪费。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像建筑墙体隔热效果不显著或者供热系统技术落后等。现针对供热运行调节与热网平衡控制方面对供热节能装置进行分析。

1 供热节能

1.1 供热量的降低

供热节能装置的热负荷会根据室外温度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改变,总供热与总需求基本相吻合。若实际供热小于总需求则会影响供热效果,给当地居民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实际供热远大于总需求时又会造成能源的过度浪费,这两种行为都是不可取的。在实际供热中应根据供热区域的供热半径热惰性状况,对热网系统进行有效调节,确保供需关系处于动态平衡中,为住户提供竭诚的服务。

1.2 热量分配均衡

热量分配均衡即就是要求热网系统在进行调节中要确保所输送到各用户的热量均匀,使得各家各户都能享受到集中供暖所带来的好处,若热网失衡会使得分配到各家的熱量不均匀,造成热量过度浪费或者热量不足等不良现象。影响热网节能的最为根本的问题在于热网是否处于动态平衡状态。通过深入研究发现使用室内散热器恒温控制阀可实现热量的均衡分布,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无故浪费,为人们创设温暖、舒适的居住环境。

2 供热调节

2.1 质调节

在热水网中质调节是最为常用的一种调节方式,它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水流量的循环流动从而有效调节供水温度。质调节的优点在于水利工程稳定而且可实现自动化的调节方式,但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例如耗电量较大而且近端用户室内温度差不协调等。

2.2 量调节

量调节的方式是指通过改变循环水的流量大小来实现调节的方式,供水的温度一定,它只能够在热水网、汽热网等初级热网系统中使用。由于它对控制热网平衡的作用不明显,所以在国内应用的例子不多。二级热网之所以不能采用两调节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二级热网本身就存在一定缺陷,很难实现热网平衡;另一方面是当室外温度升高的时候,网路水流量就会快速地蒸发,会导致室内的供暖系统出现竖向热力失去调节的现象。但是热调节也具有节约能源以及电量的优点,另外,量调节还可以降低热网系统两末端之间在调节时产生的时间差,因为热网流量是通过热网两端的压力差改变而在管道中发生改变的,再加之水不能压缩改变,流通的速度也很快,从而实现及时调节的目的。

2.3 间歇调节

间歇调节可以应用于蒸汽热网,也能应用于热水热网系统中,它在调节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通常是缩短供热的时长而不需要调节热网上的循环水量和调节水温,间歇调节协助别的运行调节方式一起作用,相互配合进行调节,它的使用时间一般是在初期或者末期,室外温度较高的时候。比较普遍的调节有供暖初期或者供暖末期,只有一台锅炉提供热量时采取间断运行的方式,有很多锅炉提供热量的时候,让循环水泵一直运行,在特定的时间段内缩减锅炉的运行台数,也就是循环水泵不改变而增加锅炉的台数。全天持续供暖的运行方式一般在寒冷时期效果更为显著。

2.4 质量并调

质量并调的含义是依据室外的温度,通过调节循环流量以及调节供水的温度实现供热系统的运行。一般而言,一个完整的供热系统在一定的室外温度之中,依据供热系统的特征,要相应地设置与之对应的循环流量及适宜的温度,来保证最大的供热效果。因此,将循环流量及供水温度进行最适当的结合才能实现供热系统最好的效果。它的作用是既能使供热质量高效化,又能够起到节约的目的,从而使热能和电能的损耗程度达到最低。

3 热网平衡控制技术的应用

控制阀是分几个环节来实现平衡热网流量的,这种控制阀叫做双功能自力式流量控制阀。在第一个环节中,在热网中开启所有的基本阀门的锁闭设备,基本阀门依照自力式流量控制阀的运行方式自动平衡热网流量,也就是说,先设置手动本阀的调节门,待产生的压力差后会自动调整自动孔板门的张开程度,从而使热网用户之间不存在耦合,只调节一次就能充分显示自力式流量控制阀独特之处,达到平衡热网流量的目的。下一个环节是等到热网流量平衡之后,将之前打开的本阀装置又重新关上,产生的压力差控制流量的变化,从而达到调节流量的目的,这一功能可实现热网用户流量与采暖负荷成一定的比例变化,不仅能够实现质量并调所追求的节约能源,而且能够攻克热网以前只能采取手动调节阀控制流量这一缺陷,同时也能够让热网上自力式流量控制阀在平衡流量的运行时既能按照质的调节方式又能按照量的调节方式实现综合调节,充分发挥节能的优势。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有效解决供热中水平热力失调以及纵向热力失调现象,可增强供暖的成效性,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的无故浪费。所以在供热运行中可根据热网的等级采取最佳的调节模式,从而提高热网运行效率,使居民享受到真正的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孙立涛,赵有德.集中供热热网运行的初调节法与运行调节方式的关系[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5):40-41.

[2]苏伟东.集中计量供热系统换热站的运行调节[J].科技风,2014,(6):152-153.

[3]徐书朋,贾玉清.某集中供热系统运行调节方式分析[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57-59.

(作者单位:河北建投任丘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猜你喜欢

调节
方便调节的课桌
基于代谢调节的抗血管衰老新策略
可调节喷射泵的运行特性及水力调节思路
2016年奔驰E260L主驾驶座椅不能调节
家族企业创新:前因、调节与结果
调节与储备——读书有感
一种变冲压速度二级调节控制系统
肠道微生物与茶及茶多酚的相互作用在调节肥胖及并发症中的作用
可调节、可替换的takumi钢笔
CIC2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