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形态与规律的视角探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2016-05-30金蕾郭新熠

决策与信息·中旬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金蕾 郭新熠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延伸,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是各国马克思主义者根据自己国家的基本国情和实际情况出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选择和应用,本文将主要分析马克自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形态、展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的基本规律和逻辑进程,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形成及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规律;形态

引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运用的综合概况,其旨在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应用与其他国家应用的区别,这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发展,从纵向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哲学思想,从横向可以看出中国基本国情的变化以及革命实践、革命个性的延续,这也间接造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不同形态和不同阶段。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形态

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欧洲发展到中国的过程中呈现着不同的形态,这种不同的形态依次为马克思哲学原生形态、此生形态以及再生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便处于再生形态。在西方哲学史上,黑格尔提倡了“理论理念”和“实践理念”这种理念在我国正好得以彰显,理论理念的倡导在于接受存在的世界,并将其作为客观性思想内容,而实践理念的倡导在于摒弃客观世界的片面,依照主观的意愿对客观世界的事件和现象进行改造。如此,便引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本形态。

学术形态和实践形态相比较,学术形态的哲学性质更加明显,而实践形态却更加隐晦,前者作为理性,后者更加侧重于大众化以及通俗化。从某种程度而言,前者是通过概念思辨和逻辑推理进行构建的,后者却是对哲学原理和精神状态作出实践运用得来的,相比较而言,后者更具备思想原则和思想方法。在学术论上,前者更偏向于学术,而后者更偏向于政治,就其价值而言,前者具备理念创新和学术价值,但后者却具备智慧的实际运用。二者之间的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前者为后者提供了很大的理论依据,后者对前者进行了思辨和证实。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规律

2.1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规律含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蕴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规律,只有通过深入探究才能将其揭露出来,并通过理论进行运用。哲学作为一个国家的升华,其本质依然是事物的发展,这种发展是规律形成的必然条件。马克思主义这些中国化也是对中国化进程中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以及中国内在本质进行的联系。“各个基本环节之间的内在关系則是世界联系和发展的本质即规律性”(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给我们提供了辩证中国化进程的哲学规律。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际进程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进程是个别规律,其主要源于中国特色的特点环境中,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引导,结合基本国情和国家实际情况,并融入实际问题解决过程中产生的经验而形成的发展。

2.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的主要内容

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范围十分全面,其集中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念和实际运用成果。通过历代领导者进行融合和挖掘,其主要内容表现在四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基本国情相结合,立足于中国实际情况;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相结合,展现出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的特色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接轨,通过实践和研究实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于党政领导人、基本哲学家以及群众的智慧等的创造以及融合。

2.3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的推进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推进有助于国家的发展,鉴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特殊,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实践构建在理论之上,才能促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和再认知的情况下完成中国化进程。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时,可以从赋予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特色、保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环节进行推进。

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进程

3.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形态和进程规律的联系

纵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革命和领导期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从五四运动到1927年,1927年至1949年,从1949年到1978年,从1978年至今。这几个环节中的中国化进程规律均不相同,其主要是其基本国情不同。其第一个阶段的进程主要是选择,第二个阶段主要是辩证唯物主义,第三个环节主要是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体系,第四个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四个环节和三种形态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的主要概况。

3.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形态和进程规律的相互影响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四个阶段和三种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时期的表现形式,虽然其表形式不同,但在每个时期人们都是自认为虔诚的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其在不同时期都有一个典型的特点,构建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明显的中国化特色。在第二种形态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脱离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此过程表现了唯道德主义和唯物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形态和进程规律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二者之间存在相关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4、结语

通过全文可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个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重要产物,其引导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进程。尤其是我国当前面临的新形势,经济全球化和多样化,只有在错中复杂的环境中找到马克思主义哲学进程规律方可构建中国风格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哲学体系。

参考文献

[1]何萍.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视角看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2015,01:04-12.

[2]安启念.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_规律和形态[J].中国人们大学学报.2005,03:56-62.

作者简介

金蕾(19840312),女,汉,河南商丘,硕士研究生,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

猜你喜欢

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推进策略解析
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模式探索
五大发展理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研究
刍议汉字设计的形态语义学
战斗精神的五个要素
建筑设计基础教育中“体”与“空间”形态的自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