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院制建设下高校入党积极分子培养问题探析

2016-05-30王建慧宋文敬

决策与信息·中旬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入党积极分子党建工作培养

王建慧 宋文敬

【摘要】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基层党支部在积极分子选拔、早期培养、入党动机、教育管理、考察中存在一些不足,结合住宿书院这一新的学生管理模式,可以更好、更直接的贴近学生,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这对于基层党组织加强对积极分子的选拨、教育、管理也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关键词】党建工作;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住宿书院制

一、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必要性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意见》指出:切实加强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早期培养教育。要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早发现、早教育、早培养,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基本素质好、入党积极性高的优秀团员、学生骨干吸收到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中来。加强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经常性培养教育工作,强化入党积极分子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

由此可见,高校的学生党建工作历来受到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一项主要内容,吸收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进入党的队伍,对于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为党培养后备人才、加强党的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

二、高校基层党组织在积极分子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入党动机考查不够深入细致

入党动机是一个人要求入党最基本的出发点,决定着一个人入党过程的思想和行为。在党员发展工作中,考查申请人入党动机是保证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战斗力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高校在发展学生党员过程中,往往比较注重学习成绩或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侧重于对学生当前的考查,对入党后是否还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考查不够。在对入党积极分子入党动机进行考查时工作不够深入细致,就难以做到严把入口关,以致有些入党动机不端正的学生进入了党组织。

2、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形式单一

当前各高校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只注重党课的培训。党校每年制定培养计划和党课开课计划,并按计划组织积极分子上党课,进行理论学习。集中学习结束后,组织测试,合格者颁发党课结业证书。有的高校在集中开设党课的基础上,为积极分子布置课后学习和讨论任务,要求学生课后完成,但疏于监督和管理,效果不明显。有的高校除了组织学生参加党课外,只是定期收取积极分子思想汇报。有的高校实行党员联系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制度,即一名党员联系培养 5名左右入党积极分子,但由于相互接触时间少、缺少动力机制等因素,又疏于考核,因而常常变得形式化,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事实上,入党积极分子期间是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最佳时期,是培养其能力的关键时期,却因培养形式过于单一,时间过于短暂,教育模式过于形式,未能真正达到教育培养的目的。

3、入党积极分子教育管理有待进一步持续化

很多学生从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结业后,就认为任务完成了,忽略了再学习,尤其是缺乏理论知识、政治修养的继续提升,造成有些入党积极分子在发展大会后党组织谈话时明显表现出对政治理论及党务知识的陌生。因此,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方面缺乏连续性,不能仅看重培训班的集中教育,更应在入党前跟踪关注,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重重考察和层层教育,真正使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做到“严格甄选,全程把关”,进一步加强入党积极分子教育管理工作的持续性。

三、结合住宿书院制,创新高校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模式

近年来,部分高校十分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积极探索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进行“住宿书院制”管理改革,实行“书院”办公进公寓,教育管理进公寓,贴近学生,贴心服务,取得了一些成效。高校学生公寓既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学生交流思想,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阵地。因此,结合住宿书院制,把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一步延伸和深入到学生公寓,积极创新高校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新模式。

1、营造住宿书院党团学习环境,加强党的理论知识学习

在各学生公寓设立党团活动室、党团阅览室、先锋模范走廊等党团活动阵地,悬挂党旗、入党誓词、党员权利义务、发展党员程序、党员学习制度等,定期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党章、党史,组织专题学习会,观看红色電影,加强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同时,在各学生公寓设立若干党小组,每一组由2名学生党员、8名入党积极分子组成,组织党小组学习,定期发放学习手册,书写学习心得体会,营造浓厚的住宿书院学习氛围,增强党的理论知识修养。

2、创新入党积极分子分子教育培养新模式,充分调动入党积极分子积极性

随着高校住宿书院制建设的开展,负责学生管理的团委、基层党组织以及辅导员老师入驻学生公寓办公,使得师生之间的交流机会增多,支部书记、积极分子培养人可以经常性的走入积极分子的宿舍,利用课余时间了解积极分子的生活学习,更好地加强对积极分子的培养。基层党组织通过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深入了解,各公寓楼层可设立宿舍导生制度,也就是从入党积极分子中选拔优秀学生担任宿舍导生,负责带动宿舍同学营造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开展“入党积极分子示范宿舍”、“入党积极分子文明之家”、“公寓监督服务岗”、“楼层安全巡视岗”、“入党积极分子服务日”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建设良好的宿舍文化。宿舍导生制度的建立,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入党积极分子的积极性,为广大入党积极分子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改善积极分子培养形式单一的状况,也有利于促进他们在与同学的相处中不断地端正入党动机、真正理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使他们在实践过程中受教育、长才干、强党性。

3、以新媒体为载体,充分发挥网络载体的多效育人功能

随着我国新媒体的应用与发展,高校基础党组织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手段拓展党建工作的空间,不断强化校园网络建设和手机平台建设,使其成为弘扬主旋律的重要阵地。高校各住宿书院基层党组织可以按照“内容新颖、知识性强、互动性强、寓教于乐、图文并茂、多媒体化”的指导思想,充分利用校内网络资源的优势,一方面建立网上党校,开设网站专题,丰富学习内容。入党积极分子在学生公寓可以随时随地自主学习,使得其培养教育不再依赖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各基层党组织可以注册微信公众号,党小组可以建立微信群、QQ群、手机飞信群等网络阵地,针对青年学生的成长特点,发布紧扣时代脉搏、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喜闻乐见的栏目和内容,宣传积极、健康的思想理论和先进的科学文化, 把网络的优势和政治理论学习、校园文化建设、对内对外宣传等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网络增强政治理论学习和党员组织生活的效果,从而吸引学生,引领学生,发挥新媒体的多效育人功能。

高校入党积极分子经常性培养教育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高校党建工作者,应该努力研究新形势下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和教育的工作的特点,因势利导,重视住宿书院党建工作,把握高校学生公寓的特点,不断结合公寓中的实际情况,探索适合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公寓的新模式,切实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主动性, 从而构建住宿书院育人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刘莉,尚娟芳.浅议新时期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与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39期,259-260页.

[2]匡晋梅.新形势下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和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8期,第181-182页.

[3]吕浣葳.新形势下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和教育工作研究[J].科教文汇2012年第10期,173-173页.

[4]彭浩,赖日辉.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公寓的思考与模式探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7期,81-82页.

[5]许子健.独立学院学生公寓楼层党小组的实践探索[J].经济视角旬刊,2012年04期,151-153页.

课题项目

河北大学第三批党建创新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5DJYB03)。

猜你喜欢

入党积极分子党建工作培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新时期供电企业党建工作发展策略分析
浅析新形势下加强高速公路企业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浅论企业文化建设中加强党建工作的措施及其创新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大学生寝室片区化管理研究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现状及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