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城市地铁轨道工程隔离式减震垫浮置板整体道床施工技术

2016-05-30沈光华

科技与企业 2016年7期
关键词:轨排铺轨轨枕

【摘要】本文介绍了城市地铁轨道工程隔离式减震垫浮置板整体道床施工技术,并结合贵阳地铁1号线轨道工程对隔离式减震垫浮置板整体道床施工的关键技术和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和总结。

【关键词】地铁轨道;隔离式减震垫浮置板;整体道床;技术

1、前言

隔离式减震垫浮置板整体道床是近年来城市地铁的较常设计的道床类型,城市地铁线路一般穿过城市人口密集地区,地铁列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较大的轨道震动噪声,为减少行驶震动噪声给居民带来的生活影响,在轨道设计时,均要考虑降噪措施,隔离式减震垫浮置板整体道床就是其中一种,它相比钢弹簧浮置板整体道床具有“工程造价低、施工较方便、降噪效果好”的技术特点,为研究隔离式减震垫浮置板关键技术和掌握新型施工技术,适应城市地铁轨道施工的高精度、高标准需要,使中铁四局施工的贵阳地铁1号线隔离式减震垫浮置板整体道床作业有序可控、有章可循,需研究工艺、规范管理、指导施工,并统一施工作业技术标准,为施工现场提供详实可靠的操作指南,以满足设计及验标的规定,并满足快速施工确保按期开通的工期需要。现结合工程实际,浅谈施工过程中摸索和体会出来的工艺流程、关键技术和质量控制方法。

2、工程概况

2.1工概况

贵阳市轨道交通1号线轨道工程施工2标始于蛮安区间(DK20+300),终点于小河停车场,线路总长32.565km。标段共设12车站,小河停车场一处。正线、辅助线铺轨长度27.866铺轨km(其中钢弹簧浮置板6.827km,减振垫浮置板0.52km,梯形轨枕0.456km),铺设60kg/m钢轨9号单开道岔21组。小河停车场铺轨含出入场线总计4.699km(碎石道床2.708km,整体道床1.991铺轨km)其中除特殊部位铺设12.5m长60~50kg/m异形轨,共计0.025km;出入场线线铺设60kg/m的钢轨,共计0.847km,,其他均铺设50kg/m钢轨,共计3.827km,铺设50kg/m钢轨7号单开道岔15组,铺设50kg/m钢轨7号5m间距交叉渡线道岔2组。

轨道结构型式有普通整体道床、高架段承轨台式整体道床、双层非线性减振扣件整体道床、P60-9号单开道岔、P60-9号单开减振器道岔、梯形轨枕整体道床、特殊减振用钢弹簧浮置板整体道床、出入段(场)线有砟轨道、车场线有砟轨道、停车场库内整体道床。

2.2主要工程数量

主要工程数量见表2.2

表2.2 隔离式减震垫浮置板整体道床里程段表

2.3主要技术指标

(1)钢轨:采用60kg/m、U75V热轧无螺栓孔新轨,定长度25m;

(2)标准轨距:1435mm;

(3)扣件:采用DZⅢ-2型扣件;

(4)轨枕:区间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短轨枕,强度为C50。一般按1600对/km布置,轨枕应等间距均匀铺设,曲线半径≤400mm或坡度≥20‰地段按1680对/km铺设。轨枕间距等间距布置,结构缝等处轨枕间距可以根据道床板的长度在550~650mm做适当调整,承轨面高出道床面30mm。

(5)道床板宽为2800mm,道床混凝土采用C40,混凝土保护层不小于40mm,道床面高程以轨枕承轨面高出道床面30mm控制。

(6)伸缩缝:道床伸缩缝一般地段每个6.25m(加强地段为5.95m)设置一处20m宽伸缩缝,基底伸缩缝一般地段每隔12.5m(加强地段为11.9m)设置一处20mm宽伸缩缝,伸缩缝采用闭孔聚乙烯泡沫塑料板填塞,聚氨酯密封胶抹面,密封胶与混凝土界面涂刷界面剂;伸缩缝应位于相邻两对轨枕中间,且不得歪斜,伸缩缝设置时可适当调整板长十七与隧道结构缝对齐。

(7)轨底坡:1:40;

(8)超高,曲线超高采用外轨抬高超高值的一半,内轨降低超高值的一半的办法设,曲线超高值应在缓和曲线内递减,无缓和曲线时,在直线段递减。

(9)轨道结构高度:减震垫轨道结构高度为840m;

(10)杂散电流防护:在每个道床结构段内,每个5m(或小于5m)选一根横向结构钢筋与所交叉的所有纵向结构钢筋焊接,每个道床结构段两端靠近变形缝的第一排结构钢筋必须与交叉的所有纵向结构钢筋焊接;在上、下行线垂直轨道下方,分别选择两个纵向结构钢筋和所有的横向钢筋焊接,从纵向结构钢筋称之为道床排流筋;在结构变形缝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个埋入式连接端子,用于电气连接及测量,杂散电流主收集网钢筋与车站、隧道主体结构钢筋不得有电气连接;

(11)刚度过渡段设置:隔离式减震垫整体道床与普通整体道床衔接处,应考虑刚度过渡段的设置,过渡段设置在减震垫道床范围内,长度为三块道床板,共18.75m(加强地段为17.85m),采用静力地基模量为0.025~0.035N/mm3的减震垫。

(12)排水设计:采用道床两侧水沟为主排水方式,基底中线水沟为辅排水方式;两侧水沟宽300mm,沟深一般为自轨顶面下400mm,基底中线水沟宽250mm,沟深一般为自设计轨顶面下750mm。

3、重难点分析及施工对策

3.1减震垫浮置板整体道床轨底坡控制

正线减震垫浮置板整体道床采用混凝土短轨枕,钢轨轨底坡设置为1/40。城市轨道交通都已小曲线半径为主,如何在轨道施工中保证轨底坡的实现,尤其是小曲线半径段,减少钢轨的伤损,延长钢轨的使用寿命,是本标段的施工重难点。

3.2减震垫浮置板整体道床轨底坡控制措施

(1)提高施工队和现场技术员对加强控制轨底坡质量的意识和重要性,及时下发作业指导书和技术交底,现场技术人员要加强学习;

(2)本标段保证轨底坡的实现,主要是采用在下撑式钢轨支撑架上预设轨底坡来控制钢轨的轨底坡。要优化下撑式钢轨支撑架的加工工艺,增加支撑架横向支撑杆的强度和刚度,保证其在循环施工中不宜发生变形;

(3)加强现场施工中支撑架安装的质量,现场技术人员和带班人员在现场施工时,加强对支撑架安装质量的检查,禁止施工队使用已发生变形的钢轨支撑架,要保证安装的支撑架牢固,支撑架安装与钢轨垂直,不得歪斜,支撑牢靠;

(4)施工队在施工作业中,要提高对钢轨支撑架的保护,禁止使用重物敲打和随意重摔,要加强对成品的保护;及时对已发生变形的钢轨支撑架进行维修,保证其施工寿命。

3.3隔离式减震垫整体道床底板钢筋的下料

隔离式减震垫底板钢筋的尺寸受调线调坡的影响大,当线路上调较大时,基底钢筋的标准尺寸就会偏大,施工时就可能无法正常施工;要对钢筋进行修改,就会造成人工费增加,或者造成钢筋的浪费。

3.4隔离式减震垫整体道床底板钢筋的下料的控制措施

(1)在施工前,工程部要及时收集调线调坡资料,对基地上浮很大,造成隔离式减震垫底板厚度严重偏小,不满足底板厚度时,要求土建单位进行凿除,使底板厚度满足要求;

(2)技术人员要根据调线调坡资料和测量资料,编制技术交底,钢筋尺寸需要调整时,要标明,不得盲目的照搬施工图中的钢筋标准尺寸进行钢筋下料。

4、整体施工方案

隔离式减震垫浮置板整体道床均属于地下线轨道,采用“轨排架轨机铺法”进行整体道床施工。主要施工方法是:

(1)隔离式减震垫底板要进行提前施工,在施工整体道床时,一般提前2天完成55~60m基础垫层混凝土的浇筑,使基础垫层混凝土达到强度,满足施工的延续性。

(2)隔离式减震垫浮置板整体道床底板浇筑完成后,进行底板中心水沟钢丝网和减震垫铺设;

(3)在铺轨基地按轨排表将60kg/m-25m无孔钢轨将短轨枕组装成轨排,将道床钢筋、观察筒等配件用轨道车推送至施工现场;

(4)轨排推送至施工现场后,用地铁专用铺轨车吊运轨排至已完成铺设隔离垫底板(隔离垫上的杂物要清理干净)的施工位置进行铺设,并利用下承式钢轨支撑架架设轨排(支撑架丝杆底部要压铁垫板,防止起道时,丝杆造成减震垫的破坏);

(5)轨排架设完成后、进行轨道粗调,绑扎道床钢筋、然后将轨排精确到位,并检查轨道状态,确认符合要求后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送至下料口,通过漏斗输送到混凝土平板运输车上,然后利用轨道车推送平板车至工作面附近,利用地铁铺轨车吊运至工作面进行整体道床混凝土浇筑,道床两侧水沟混凝土分二次浇筑。

马蹄形隧道隔离式减振垫道床结构断面

5、隔离式减震垫浮置板整体道床施工工艺

5.1工艺流程图

隔离式减震垫整体道床施工工艺流程详见下图5.1.1所示。

5.2施工工序

5.2.1走行轨铺设

地铁铺轨车是洞内轨排、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吊运必备施工设备。根据隔离式减振垫道床的具体情况,走行轨选用24kg/m钢轨,两走行轨中心距3.9m,走行轨支承点间距为1.2m,最大不超过1.4m。走行轨接头处增设支承点,走行轨铺设在特制的可调式钢套管支墩上,钢支墩设置在隔离式减振垫道床范围外隧道基底上,每只钢支墩采用4个M10膨胀螺丝固定。地铁铺轨车走行轨一般应超前隔离式减振垫道床基础回填地段75m为宜。

图5.1.1 隔离式减振垫浮置板减振轨道施工工艺流程图

5.2.2基底施工

5.2.2.1作业面验收、检查

提前对隔离式减振垫道床施工区段的结构底板进行高程和渗漏水等检查,并及时处理发现的各种问题,同时做好签认和记录备查。

5.2.2.2作业面基底清理

基底混凝土施工前,对作业面基底进行凿毛清理,凿毛深度为5-10mm,凿毛间距30左右。清除各种杂物后清洗底面,并做到施工段内无积水、无杂物、无淤泥等。

5.2.2.3基底施工

基底混凝土根据设计图施工,纵、横向钢筋为HRB400级Ф12螺纹钢筋,架立筋采用HRB400级Ф10螺纹钢筋,采用C40混凝土,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小于40mm。基底顶面高程用弦线进行控制,收平抹面后混凝土面进行复测,允许偏差应控制在±5mm范围内,表面平整度控制在5mm/m。

基底混凝土浇注一次成型,且要振捣密实,振捣棒要快插慢提,应以混凝土面不继续下沉、表面开始泛浆且无气泡溢出为准,严禁横拖振捣棒。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应随时观测水沟模板,防止模板横向移动或者上浮。

马蹄形隧道基础面保持平整,曲线超高在道床板进行实现,排水沟采用中心暗沟,宽度为250mm,沟深一般为自设计轨顶面下750mm。

5.2.2.4基底检查、验收

为了保证橡胶减振垫的使用效果,基底垫层严格按照整体道床抹面的相关标准进行施工与验收,表面平整,不能有异常突出块或陷坑,边角部分的斜角处理要平缓,整个施工过程中由橡胶减振垫产品生产厂方派出工程师实行全程配合,确保工程进度的一次完成性。

基底垫层施工完毕后,对基底进行表面平整度、标高和宽度检查、验收,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后,进行道床施工。

5.2.2.5铺设中心水沟盖板

基底混凝土浇筑并检查验收符合要求后,进行铺设中心水沟盖板。盖板采用 Ф12HRB400级螺纹钢筋与350mm宽钢丝筛网制作,Ф12HRB400级螺纹钢筋布置间距为150~200mm,长度不小于350mm;钢丝筛网钢丝直径不小于2mm,网格间距30~40mm,钢丝网宽350mm,钢丝筛网布设在螺纹钢筋上方,并采用扎丝绑扎。

5.2.3 铺设橡胶减振垫

铺设橡胶减振垫之前,必须保证基础垫层清扫干净,混凝土基础上没有尖角或不平整。

橡胶减振垫铺设分为两步:

(1)切割合理长度的橡胶减振垫条,整齐合理的铺设在基础垫层基础及挡墙上。检查减振垫条之间缝隙是否合理(缝隙的宽度小于等于10mm);

(2)用专用搭接条连接橡胶减振垫条的缝隙。

在遇到截面改变或过渡、检查坑、隔离墙、凹槽等特殊结构铺设情况时,橡胶减振垫被切割成相应的形状。用毛刷将橡胶减振垫边缘和搭接条部分清理干净,然后用三排铆钉固定减振垫。

为了防止灰尘及杂物从旁边缝隙落入已铺设好的橡胶减振垫下,减振垫铺设就位后,上卷部分顶面先用土工布进行包裹并用橡胶密封条进行密封,道床浇筑前密封条顶面采用泡沫板临时封顶,道床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剔除,采用聚氨酯密封胶填塞。

5.2.4整体道床施工

(1) 拼装轨排

在铺轨基地内设置轨排拼装台位。轨排在拼装台上组装,拼装时按轨排表表所列的钢轨长度、轨距、轨枕间距、扣件类型、接头相错量及短轨枕位置进行组装,最后采用轨距拉杆进行连接构成排,其施工工序为:摆放轨枕→摆放枕上橡胶垫板、铁垫板、轨下橡胶垫板→摆放钢轨→方正钢轨→安装轨距拉杆→调整轨枕间距→安装轨距块、弹条→调整轨距→摆放接头夹板。

图5.2.4-1组装轨排施工工艺流程图

①摆放轨枕

A.在轨排拼装台位组装轨枕。其组装的顺序为:摆放轨枕→安装铁垫板下橡胶垫板→安装铁垫板→上连接螺栓→安装平垫圈及弹簧垫圈→带螺母并拧紧。

B.按照配轨表布置的25m钢轨轨枕根数,摆放轨枕。

C.根据组装台位上标注的间距线粗调轨枕间距。

②摆放钢轨

A.摆放枕上橡胶垫板、铁垫板、轨下橡胶垫板。

B.在轨排拼装台位摆放钢轨。

C.道尺在使用前需校正,其精度允许误差为0~0.5mm。

③调整轨枕间距

A.用白油漆在钢轨轨腰内侧(曲线在外股钢轨轨腰内侧)标注轨枕位置。

B.方正轨枕。

C.轨枕应与线路中轴线垂直。

D.短轨枕间距及偏差允许误差为±10mm。

④散并紧固扣件

A.轨距块按钢轨内侧9号轨距块,外侧10号轨距块进行安装。

B.Ⅲ型弹条应上紧。

(2) 轨排的运输

轨排在铺轨基地用龙门吊吊放在平板车上,利用轨道车推送至道床混凝土已施工完毕且强度达到70%设计强度的地段,再用两台地铁铺轨车卸至待铺位置。

施工注意事项:

①装车时轨排间应放置垫木,且后铺轨排先装车,先铺轨排后装车。

②由于线路纵坡大,轨排与平板间要绑扎牢固。

③轨道车走行时速不大于5km,且前后派专人防护。

④停车时及时放入铁靴,防止平板车滑行。

⑤两台地铁铺轨车共同作业时,要专人指挥,口令统一、司机操作熟练,配合默契。

(4)架立轨排并调整

采用上承式钢轨支承架(见图6.3.4-2)。钢轨支撑架布设间距为2.5m~3.0m之间,采用钢结构制作。

钢轨支承架布置位置详(见图6.3.4-3)。

图6.3.4-2 上承式钢轨支承架安装示意图

图5.2.4-3 钢轨支承架平面位置位置图

①轨排铺设

地铁铺轨车将轨排吊运至安装位置,用鱼尾板和螺栓与已定位的轨排连接,旋出轨排两端立柱支撑在基础垫层上,放松吊钩,轨排初步就位。架设钢轨支承架应注意:

A、为避免钢轨低接头,接头处支承架间距应适当加密;

B、钢轨支承架如与预留管沟有矛盾时,必须调整支承架位置;

C、钢轨架设时,在钢轨支架立柱位置减振垫开孔,将钢轨支架立柱直接底板垫层接触,混凝土浇筑前做好密封措施;

D、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钢轨支架拆除时应避免杂物进入立柱孔内,拆除后应立即将立柱孔进行封堵;为避免混凝土进入减振垫下部,封堵前先采用海绵或土工布将底部填充50mm厚,然后采用混凝土进行灌注。

② 初步调整轨道位置

A.按照测量数据用直角道尺和万能道尺,并辅以目测调整钢轨的标高、轨距、水平及方向,其精度不超过±10mm;

B.调整轨枕位置

a.当轨枕位置与轨道横穿设备发生矛盾时,调整相邻几根轨枕间距避让。

B.结构缝等处轨枕间距可以根据道床板的长度在550mm~650mm间做适当调整。

③精确调整轨道位置

轨道精调采用精调小车进行调整,测量人员利用轨道基础控制网使用精调小车对轨道的标高和方向进行进度调整,轨道精调要反复进行多次,是轨道调整精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4) 整体道床钢筋网铺设

整体道床钢筋网采取在铺轨基地下料、加工,隧道内绑扎焊接成型的作业方式,纵向钢筋按两相邻伸缩缝长度配料。钢筋通过轨道平板车利用轨道车推运至施工现场,再由地铁铺轨车运至铺设地段,适量分散布置后,人工抬运钢筋散布在道床底板上。人工绑扎固定,调整钢筋网格间距。

整体道床钢筋网施工时,纵向钢筋搭接处必须焊接,采用双面焊时搭接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6倍,采用单面焊时搭接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焊缝高度不小于6mm。在每条线路垂直钢轨下方,分别选2根纵向结构钢筋与所有的横向钢筋焊接;在每个道床结构块内,每隔5m(或小于5m)选1根横向钢筋(上下层均选择一根,且上下层钢筋搭接处也需焊接)与所交叉的所有纵向钢筋焊接;每个道床块两端分别设置一个埋入式连接端子,用于电气连接及测量。钢筋绑扎工序流程图6.3.4-4所示。

(5)灌筑道床混凝土

①施工工序

再次检查和调整轨道→灌注混凝土(试件取样)→振捣混凝土→监视和调整轨道→混凝土养生→拆模→清理道床。

②施工方法

A、检查内容

检查线路中线、钢轨位置、方向、水平、标高、轨距是否符合要求;检查模板、杂散电流钢筋网、预埋件及管沟是否稳定牢固;检查防迷流钢筋网规格、尺寸、安装位置、焊接质量、导电要求等是否符合设计规定。

B、灌注及捣固混凝土

a、混凝土应分层、水平、分台阶灌注,浇注层厚度为插入式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浇注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其间隔时间应符合有关规定。

b、浇注混凝土时,应注意防止混凝土的分层离析,混凝土由料斗、漏斗内卸出进行浇注时,其自由倾落度一般不宜超过2m。应由专人监视、检查。当发现轨面尺寸(轨距、水平、高低、方向)超限、模板、支承架、防迷流钢筋网片、预埋件、预埋管、沟、孔、洞有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注,并应在已浇注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

c、混凝土灌注因故中断应设垂直挡板,下一次灌注需在24小时之后,连续两次捣固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原则上道床板混凝土浇筑需按照板块一次浇筑成型。

d、在施工缝处继续浇注混凝土时,已浇注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应小于2.5Mpa,同时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浇注混凝土前应清除垃圾水泥薄膜,表面上松动砂石和软弱混凝土层,还应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一般不宜少于24h。残留在混凝土表面的积水应清除。从施工缝处开始继续浇注混凝土时,要注意直接靠近缝边下料。机械振捣前宜向施工缝处逐渐推进,并距80-100cm处停止振捣,但应加强对施工缝接缝的捣实工作,使其紧密结合。

e、应加强轨枕底部及周围混凝土的捣实,使道床与轨枕结合良好。

f、道床混凝土初凝前,表面需抹面平整,排水坡度符合设计要求,水沟纵坡和线路坡度一致并平顺。

g、抹面平整度允许误差为±2mm,标高允许误差+5mm、-10mm。抹面时及时清理钢轨、轨枕、扣件等表面的灰浆。

③试件取样

混凝土抗压试件留置组数,同一配合比每灌注100m(不足者也按100m计),应取两组试件,一组在标准条件下养生,另一组与道床同条件下养生,其试件抗压强度评定,应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执行。

④混凝土养护

在自然气温条件下(高于-5℃)即用麻袋、草帘覆盖并及时浇水养护,以保持混凝土具有足够湿润状态(浇水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混凝土强度达到70%时道床上方可载重。

(7)竣工整理

①清刷钢轨和扣件:用铁铲或钢刷清刷洒在钢轨和扣件上的混凝土。

②道床整修工作完成后,对道床进行彻底清扫,并用水清洗,达到美观整洁。

5.2.5 施工注意事项

(1)道床施工时应满足一般整体道床施工的基本要求,按GB50299-1999(2003年版)《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整体道床轨道标准及设计相关要求进行施工和验收。

(2)施工前应收集隧道竣工平面、高程控制测量、中线测量和横断面测量的测绘成果资料,依据调线调坡图开展施工。

(3)减振垫铺设前,应确保基底面平顺、干净、整洁且无杂质。

(4)基底中心水沟上方铺设基底中心水沟盖板,盖板钢丝筛网及下方钢筋与水沟两侧基底面之间搭接宽度每侧不小于50mm。

(5)减振垫铺设时应按调线调坡后的线路平面图定线,并在厂家指导下进行施工。

(6)减振垫铺设分三步进行:

①减振垫的切割

减振垫按照现场量测的铺设宽度进行切割,要求切割完的减振垫边角平直,以保证铺设后整体美观。

②减振垫的铺设

减振垫铺设采用横铺方式(垂直于线路方向铺设),减振垫间衔接的缝隙宽度小于等于10mm, 采用专用搭接条覆盖减振垫缝隙,然后用三排铆钉固定减振垫。

③减振垫的密封

减振垫铺设就位后,上卷部分顶面先用土工布进行包裹并用橡胶密封条进行密封,道床浇筑前密封条顶面采用泡沫板临时封顶,道床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剔除,采用聚氨酯密封胶填塞。

(7)减振垫铺设完成后,轨排的吊装和道床板的浇筑应注意保护减振垫,不得损坏。

(8)钢轨架设时,在钢轨支架立柱位置减振垫开孔,将钢轨支架立柱直接与结构底板接触,混凝土浇筑前做好密封措施;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钢轨支架拆除时应避免杂物进入立柱孔内,拆除后应立即将立柱孔进行封堵;为避免混凝土进入减振垫下部,封堵前先采用海绵或土工布将底部填充50mm厚,然后采用混凝土进行灌注。

(9)道床板混凝土浇筑需按照板块一次浇筑成型,道床板施工时应加强混凝土的捣实,以提高板的密实度,尽量避免道床板开裂。

(10)每块道床内的检查孔下部减振垫需进行开孔处理,施工中可根据现场情况采取先开或后开孔的方式;当采用先开孔,开孔直径应小于检查孔直径,混凝土浇筑前应固定好检查孔并采取有效的密封措施,严禁出现漏浆现象。

(11)道床板施工后,应及时养护并进行成品保护。

(12)减振垫浮置板道床起始、终止点基底排水沟两端及所有检查孔在施工完毕后应立即用土工布、海绵或纱布塞死,防止灰尘及杂物(被水带入)进入减振垫下部,引起淤积,影响减振效果。填充措施应在线路开通使用前、道床表面完成最后清洁、排水系统设施投入使用后方可撤除,并在减振垫道床上游端基底中心水沟入口处增设钢格栅,防止运营期间杂物进入水沟内。

(13)施工时,注意减振垫道床与非减振垫道床之间的排水过渡,确保排水通畅。

5.2.6 质量标准

(1)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并应无蜂窝、麻面和漏振。表面应清洁,平整度允许偏差为3mm,变形缝直顺,在全长范围内允许偏差为10mm。

(2)外露轨枕或短轨枕的棱角应完整无损伤,预埋件位置正确。

(3)轨道的钢轨和道岔,其扣件、接头夹板螺栓应拧紧并涂油。

(4)轨道方向:直线段用10m弦量,允许偏差为2mm;曲线段用20m弦量正失,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5)其他允许偏差见下表

6、结束语

本文结合贵阳地铁1号线轨道施工实际,在技术条件不成熟、规范不完善、验收细则不严谨、试验检测标准不确定的情况下,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隔离式减震垫浮置板整体道床施工方案,总结了隔离式减震垫浮置板整体道床的施工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要点,对资源的科学配置和机械的合理匹配以及有限的工作面内流水施工的组织进行了研究和验证,以规模化的先进的工装设备和科学的新型的机具保证了隔离式减震垫浮置板整体道床施工的高精度和高效率,对同类工程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文不到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各位专家和同行多提宝贵意见!

参考文献

[1]《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

[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04-2008

[3]《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2009)

[4]《铁路轨道设计规范》(TB10082-2005)

[5]《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99-1999(2003版))

[6]《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3-2003)

[7]《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

[8]《铁路轨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TB10302-2003)

作者简介

沈光华(1975,12-),男,安徽合肥,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学历,工程师。

猜你喜欢

轨排铺轨轨枕
装配式可调间距的X形抗滑动轨枕研究
中老铁路全线铺轨完成 年内开通运营
中老铁路铺轨顺利到达景寨隧道 铺轨进度超95%
磁浮轨排铺设装备-轨排轨道梁耦合动力学分析
基于MIDAS/Civil地铁铺轨门吊结构设计及研究
磁浮交通轨排耦合自激振动分析及自适应控制方法
中低速磁浮立柱式地段“支座法”轨排架设技术
高速铁路铺轨工程技术探讨
有砟轨道桥梁上轮轨式架桥机工具轨排关键技术研究
轨枕外观及修补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