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中的视觉表述研究

2016-05-30王爱华王晓珍

大东方 2016年9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载体受众

王爱华 王晓珍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当今社会进入了一个新媒体时代。新媒体不仅消解了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更是消解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了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等等各式各样的边界,打破了空间的界限,也打破了空间带来的时间障碍。新媒体与受众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同时,它的交互性与跨时空的優势也更加凸显,而这些与新媒体的“可视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视觉作为人类接触世界,审视世界,并与世界相对的一扇窗户,带给人类最为直观的精彩感受,同样视觉表述作为新媒体当中最为直观的表述形式,在新媒体尤其是以数字媒体为主导的新媒体世界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我们無法想象一个只有枯燥文字的黑白文字世界,更不用说一个没有任何视觉元素,空荡乏味的空间中生存。要了解新媒体中视觉语言的表述,不得不从视觉语言历史以及其产生的背景说起。任何事物的产生与发展都是有其自身的规律的,视觉表述的发展历史也是如此,知古可以辨今,我们可以从视觉语言的历史发展中寻找到其变迁原因,变迁表现,以及未来趋势。

完整的视觉语言表述的历史,一定程度上而言,是该从人类开始记录自己的思想开始叙述的,而真是的视觉传达设计,或是平面设计是从400多年前开始发展起来的,但由于本文所研究的对象是新媒体中的视觉语言表述,所以不再赘述太遥远的历史,直接从数字化的历史说起。 而数字化的历史几乎是同电脑的兴起同时刻发生的,电脑的产生与发展带给了视觉传达一场大革命,美国的苹果公司于1984年推出能够用于平面设计的第一代马金托什电脑(Macintosh),其中包括了许多专用于平面设计的软件,从此许多平面设计家立即放弃了剪刀,尺子,胶水,转而投入了电脑制作当中。随着科技技术的进步,电子数字化产品的更新换代的速度超越了当时人们的想象,与此同时在技术的不断革新之下,视觉传达平面设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拥有了越来越大的创作空间,许多构思,三维的世界,甚至可以说,平面设计的真正革命化时代是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的,并且依旧在发展成熟的过程中。新媒体的时代是个新的起点,而视觉语言在新媒体的时代必将大放光彩。

一、视觉表述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应用

在数字化新媒体的时代下,视觉传达的运用可谓是随时随地都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例如每年春晚华丽的舞台效果设计,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舞台设计从以往的简单形式发展至如今整个舞台都伴随着一种3D华丽的效果。

再比如现代社会的必需品之一,手机,如今的手机不仅仅是单纯的用来沟通的“对讲机”一样的通讯工具,它还担当着重要的“第五媒体”的责任,是新媒体当中最为重要的载体之一,而另外一个载体则是电脑。而手机与电脑之所以成为新媒体的两大重要载体,一定程度上依赖与数字化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承担着新媒体当中最为直接与主要的视觉表述载体,无论是新型互动式广告,还是亦幻亦真的舞台3D设计,亦或是我们烦不甚烦的网页广告,甚至是通过手机微信聊天的信息图片语言传播,更不用说与网络相关的各个门户网站,视频网站,交互网站,这一切都是依赖着数字化网络为载体进行着其表演与传播。

由此我们也可见,在新媒体时代下,由于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我们在数字化时代得到了十分多的便利,而这些便利也提供给新的视觉语言的表述一个更为广阔,相对不受限制的平台,这也让视觉语言的表述在新媒体的时代下更为广泛,也让新媒体时代一定意义上真正成为了以视觉为主导的时代。

二、 视觉表述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变迁表现以及原因

传统媒体中的视觉语言体系总体经过近四百年的发展已然趋于成熟完善,而数字媒体时代的到来,终于打破了传统媒体二维次元的壁垒,为人类生活带来了新的改变。

传统媒体由于是技术以及传播载体的限制,其视觉语言的表述主体主要在报纸、杂志、电视上,这些载体当中,平面媒体的视觉元素几乎都是单调的片面静态的图片,电视媒体虽能有效的结合视听元素以及动态表现,但其共同的缺点则是,单调的像受众灌输,而不是与受众互动,主体就是媒体本身,是一点对多面的形式。

数字媒体最大的不同就是视觉表述是十分具有特色,从静态化、平面化,开始逐步向动态化、综合化方向,从二维的平面化延伸至三维的立体的和空间化设计、从单一的媒体跨越至多媒体,从传统的印刷设计产品更多转化到虚拟信息形象的传达。打破了传统媒体的诸多框架与限制,并给予传统媒体新的形式与生命力,从传统媒体中革新出新的形式。更重要的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中视觉表述的主体是截然不同的。科技的进步使得媒体的传播不再是单向传输,而是双向互动,让受众充分的参与进来,使得表述的主体不再只是媒体的独角戏,而是媒体与受众的对唱,让受众也成为表述的主体,自媒体时代带给社会的最大改变与冲击,就是人人都是媒体,人人都有发言权。

同样新媒体时代的视觉表述客体的内容更是丰富多彩的,首先在形式上,新媒体不再囿于传统媒体的诸多限制,不必担心版面不够,更不必担心视觉冲击力被诸多元素所干扰,甚至不必担心没有传播载体,有时候,有一个手机就足够了,新媒体文化的便捷与对空间的节约,也是新媒体较于传统媒体而言,最有优势的一点。

由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国际性的传播媒体及各种信息的大爆炸,原来一成不变的单调设计方式受到了人们多元化需求的冲击。求新、求变的新生代人群从思想上为这一时期的设计发展提供了未曾有过的选项。尤其是在对于设计责任的重视程度方面的调整,造成了在传统设计基础上的各种新设计的萌发。同时,由于物质上的极大丰富,消费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们对于精神方面的需求也发生了转变。年轻人不再只固守以往的理想与标准,期望改变世界的面貌,而网络世界为他们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无处不在的商业文化,大量涌现的廉价消费品,日益刺激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形成了巨大的超级消费市场。人们对于视觉传达设计的态度已经不再是基本功能、属性上的满足,而更多地希望能够日新月异,更加个性化,更加关注自我心理层面上的需求。

三、视觉表述主客体的变迁可能引发的问题

数字媒体的时代特征之下,人人追求刺激,追求新奇,人人都争当媒体,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混乱,产生各种各样不同的语言,甚至会有一些不堪的因素,而追求视觉语言的刺激更会造成大众甚至是一些设计师,刻意制造反动血腥暴力色情的视觉因素来追求点击率,吸引大众眼球,若不加强管理,这种混乱将造成不可想象的危害。

另外视觉表述主体的变迁除了会导致一些混乱行为之外,还会造成新媒体中非视觉表述内容被忽视,如在网络文化的冲击之下,受众逐渐开始单纯追求图片,视频等带来的一时的视觉快感,慢慢的忽略了深层次的文化的精华,造成整个社会的浮躁气息,这也是数字媒体时代带来的最大弊病之一这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作者单位:山东建筑大学)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载体受众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TiO_2包覆Al_2O_3载体的制备及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