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2016-05-30胡燕珍

大东方 2016年9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学效率课堂教学

胡燕珍

摘 要:新课标下语文教学改革搞得轰轰烈烈,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方法也更丰富多彩,但万变不离其宗,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始终是检验语文课堂质量的根本标准之一。实效性是语文课堂教学的落脚石,也是检验语文课堂教学的试金石。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重要渠道。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本文根据新课标倡导的教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并结合学校的教学现状,以及个人一直以来对课堂教学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反思,进行深刻分析和总结。力图为新课标的有效实施,摸索出一条有效的途径。个人认为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制定正确而又明确的课堂教学目的,并且运用多样而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性,利用信息资源服务于教学。课程实施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就是课堂教学,在新课标的理念下如何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共同关心的课题。

关键词:课堂教学;课程改革;教学效率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改革搞得轰轰烈烈,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方法也更丰富多彩,但万变不离其宗,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始终是检验语文课堂质量的根本标准之一。没有实效,语文教学就没有地位,实效性是语文课堂教学的落脚石,也是检验语文课堂教学的试金石。那么,怎样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笔者根据新课标倡导的教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并结合学校的教学现状,以及个人近十年的教学实践提出自己粗浅的教学看法。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

学科专业水平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块基石,是教师文化素养的一项重要标志,体现教师对课程内容体系非常深刻的理解,对学科的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的准确把握。但这些远不是能力要求的全部,现代的科学技术为教师的教学手段的优化,提供了技术的支撑,随着多媒体教学平台的普及,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为现代物理教学一种最重要的教学手段,信息技术的整合与运用成为评价教师自身文化素养的又一重要的标志,现代教学手段的掌握和使用能力,也成为教师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重要内容。从学科的特点来看,语文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语文思想的形成,语文知识的掌握,要体现“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原则,照本宣科、题海战术的应试教育,必将语文教学导入歧途,现在中考出题的特点,就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大量的题目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现实生活中,通过语文知识得到满意的解释。因此,作为语文教师,除了加强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提高理论功底外,要注意跟踪现代科学发展的前沿,尽可能做到博览群书,注意生活经验的积淀,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常教常新,创设语文情景才能生动有趣。

二、制定正确而又明确的课堂教学目的

课堂教学总该围绕一定的目的,有的放矢,才能有一定的收效,若没有目的,课堂教学的安排一定会杂乱无章,因此,目的的正确性和明确性应是上好一堂课的基本前提。

可說到目的,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就不像数学等学科那样有明确的概念,定理,公式,一堂课教授某个知识点,非常明白可行。语文新课标中规定了十项总目标,又分列了各阶段的目标,我们如何把它落实入课堂,让看起来广泛的目标做起来切实可行呢。我想,除了熟悉各阶段目标以便自己宏观调控之外,更重要的还是要把握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落实“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等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途径。我们可以在具体句段的基础上,结合单元要求,课前提示,课后练习参考资料等来落实。我们还可以在课前找些学生,了解他们对于文本,对于课文所要表现的内容情感等方面有何要求,希望能在课堂上解决哪些问题,以便让自己的课真正起到作用。另外,还可以和备课组探讨来确立目标。

三、多样而恰当的教学方法的运用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中选择的教学方法,要做到因人而异,因内容而异。因人而异,就是因教师个体教学技能的差异,扬已之长,因学生年龄特点,智力发展阶段,恰当选择教学方法,这种通过对教学过程重视,来提高学生的人文意识,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要以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知识经验及情绪状态为前提,以能否满足学生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所接受为前提。教师把精力用在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上。

四、改变课堂模式,激发学生主动性

激发学生主动性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根本保证。虽然实行了新教程,可能大多数教师还是新教程,老教法。可能还是灌输式教学。可能还是教得多学得少,可能还是讲得多读得少。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的语文水平不是靠教师教出来讲出来,靠试题练出来的,而是靠学生讀出来写出来,靠学生实践体悟出来的。只有通过自身实践感悟,才能有效地积累语文知识,培养良好的能力习惯,形成健康的思想情感。所以,改变课堂结构,变被动为主动,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互动,变师道尊严为民主合作,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最重要因素。

五、利用信息资源服务于教学

随着学校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信息技术与资源的使用,学校基本安装了多媒体教学平台,现代的教学手段得到了改善,但由于自身能力的约束,未能充分发挥现代教学设备的优势,甚至有时仅仅是一种摆设。

丰富教学内容,开阔知识视野,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在创建问题情景时使用的素材或角度要新颖,能引人入胜,能总揽全课,能顺其自然地突现问题要点,能引发学生对问题深层次的思考能使学生受到启迪和教育,所有这一切,教师都可以通过网络设备,实现信息的整合来达到。

总之,制定合理的目的,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加强师生合作,变封闭的单向平面教学为开放的,双向的,立体的信息传递过程,这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我们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涉足新领域,提高新能力,具有较高的自身修养和文学修养,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才能把课上得有魅力,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效率,才能真正适应新的教学形势。

(作者单位:南昌市青山湖区上海路小学)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教学效率课堂教学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培养乐学情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探究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