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教学细节管理 提升有效对话水平

2016-05-30王凤云

大东方 2016年9期
关键词:有效对话注重细节管理

摘 要:新的教学理念客观地要求建构一种“对话”的师生关系。为提升师生有效对话水平和技巧,作为校长的我于学校管理中采取了以下措施和方法:一是加强理论培训,准确把握“有效对话”的内涵;二、结合课堂教学,深刻反思师生对话的不良行为;三是运用有效策略,着力提升师生有效对话的水平。为此我指導老师们实施了以下有效对话策略:首先是建构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对话关系;其次是创设激趣、科学、启智的师生对话环境;再次是形成互动、合作、融合的师生对话场景;最后是营造开放、包容、双赢的师生对话空间。总之,有效对话教学是让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走向生活,使学生在课堂上从“无话可说”到“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再到“有话敢说”、“有话会说”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注重;教学;细节管理;提升;有效对话;水平

新课程要求教师具有新的学生观和教学观,要把学生看作是有待发展的个性化主体,是可以点燃的生命火种;教学是师生间通过信息沟通、情感交流和知识传递的主体间互动的活动,是双向的对话和交流活动。正像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在《被压迫者的教育学》中所说的“教学即对话”。新的教学理念要求建构一种“对话”的师生关系。为提升师生有效对话水平和技巧,作为校长的我采取了以下措施和方法:

一、加强理论培训,准确把握师生有效对话的内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对话方面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热情。但是,由于课堂教学有效对话的理念把握不准,对课堂对话有效性认识不清,对课堂有效对话的组织不够得法等原因,使得很多教学对话停留在低效或无效上,进而导致教学效率提高成为一句空话。为解教师之困,我对教师们进行了开展师生有效对话的专题培训,通过培训使广大教师首先明确了课堂教学的师生对话不是日常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简单交流对话,而是地位平等的师生沟通;其次知道了师生对话不是单纯的你问我答的口头言说,而是多维的互动对话;再次更明白了师生对话不是单向的师问生答式的强迫灌压,而是双向的交流与互动,是知识的整合与能力的提升;最后懂得了教学中的师生有效对话就是追求人性化和创造性的对话教学。

二、结合课堂教学,深刻反思师生对话的不良行为

“对话”意味着思维的碰撞和心灵的沟通。因此,对话只有建立在平等、信赖、坦诚的基础之上才能实现彼此之间信息的互为传送和有效生成。然而,科学的审视我们的课堂就不难发现,许多课堂常常表现出来的却是一种虚假的或没有实际意义的交流与互动,如“假象对话”、“无效对话”等。

教学中的“假像对话”或曰“假对话”是指名义上或形式上是对话,并不是真正的对话。常见的“假对话”有停留在“知不知”、“对不对”、“想不想”、“怎么样”之类的毫无启发性提问上的“无目的对话”和被教师牵引着的、被动的、模式化表演的“演绎式对话”。这两种课堂对话使得本来具有交互特性的很有意义的师生双边对话庸俗化为以“教师为中心”的简单提问。

“无效对话”更是毫无必要的形式上的对话。有“放纵式对话”、“替我说式对话”和“一言堂式对话”等形式。在新课程的实践中,有的老师任由学生就一些非常简单的、思维力度很小的问题“踊跃发言”,使对话的内容脱离主旨。这样的“放纵式对话”表面上看整个课堂热热闹闹,而实际上学生思维活动并没有真正展开,无现实意义。“替我说式对话”指老师课上声情并茂地讲解,可一提问学生却答不上来。老师急得东引西导、左右启发,忽见一学生答对,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连连追加问题,直到自己满意为止。这样的对话使学生成了老师对其他学生说教的“传声筒”,至于其他人是否学会和理解却毫不在意。“一言堂式对话”更是根本违反新课改要求的。它是指部分老师把课堂变成少数尖子生表演的舞台,绝大数学生几乎没有说话机会,其实质上就是变相的“教师一言堂”。面对这些非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形式,我引导老师们深刻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免的原则进行改革,实施有效对话。

三、运用有效策略,着力提升师生有效对话的水平

对话不是盲目的、随意的,而是要符合一定规范和要求的。在教学实践中,我指导老师们实施了以下有效对话策略:

1.建构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对话关系

教师和学生是一对具有平等人格、平等地位的教学伙伴。这就要求教师在对话过程中,学会彼此尊重、相互欣赏,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给学生鼓励和赞赏,增强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主动参与,积极活动,敢对话、爱对话、能对话。

2.创设激趣、科学、启智的师生对话环境

没有问题就没有对话,不能激趣的对话是无意义的对话。学习是主动、积极、愉悦的活动,如果学习无趣,那就是低效的。因此,老师就应创设出能激发学生欲望和动机的问题即激趣、科学、启智的对话问题。唯如此,才能启发和促进学生思考,促使思维创新。

3.形成互动、合作、融合的师生对话场景

对话教学强调师生双向互动、合作,强调“教中学”和“学中教”的统一,实现师生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和理念,超越“你”和“我”而成为“我们”,彻底摆脱传统的师、生角色定位,真正实现“教学相长”,达到在互动中实现思想、情感的融合,知识能力的统一。

4.营造开放、包容、双赢的师生对话空间

开放、包容、理解、豁达是成功对话所不可缺少的。师生之间要进行成功的对话就必须双方都敞开心扉和全身心地投入到对话之中,用心去倾听、去感受、去理解、去接受彼此的见解、观点和思想,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最后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互利、双赢的效果。

总之,有效对话教学是让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走向生活,使学生在课堂上从“无话可说”到“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再到“有话敢说”、“有话会说”的有效方法。我们殷切期望“有效对话”这一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能得到很好地运用和体现,并使之成为课堂焕生命活力的真正动力。

参考文獻:

[1]《为什么要提倡对话教学》文森的博客

[2]《对话教学初论》刘庆昌《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第12期.

作者简介:

王凤云(1963年生—),女,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雷店子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省音乐骨干教师,市学科名师,优秀市管专家。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雷店子中学)

猜你喜欢

有效对话注重细节管理
有效对话——让儿童的灵性在课堂上飞扬
怎样上好小学语文课
发现新课改下音乐课的五个“注重”
土建工程材料的细节管理探讨
把握好四个“注重”提高教员实战化教学能力
注重教育培训 保障职工安全
推行细节管理方法 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班主任细节管理之我见
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
有效对话,构建灵动的品德与社会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