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基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2016-05-30傅翔

时代汽车 2016年7期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

傅翔

摘 要:现代学徒制是企业和学校共同推进的一项育人新模式,本文阐述了学校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改革为纽带,以学校、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校企共同构建“校企交替,岗位轮训”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汽车营销与服务

1 背景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体制下,学校教育多以理论为主,学生虽然掌握了专业理论知识,但是实践经验不足,校企文化的差异导致毕业生不能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同时,在顶岗实习中企业往往重使用轻培养,存在被企业当成廉价劳动力,频繁跳槽等问题,这些矛盾制约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2014年 8月 25日,教育部以教职成 [2014]9号印发《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整体部署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促进我国人力资源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为响应教育部的号召,我校于 2015年 6月确定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为第一批校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于 2016年 6月成功申报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先后尝试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班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拥有丰富的校企合作资源和经验,良好的合作基础,企业的深度参与能够保证现代学徒制工作方案的顺利推进。学校与武汉星隆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武汉建银华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友芝友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三家综合实力较强、多次合作的企业签订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协议书,学校领导和集团总裁、人力资源部总监、汽车团队共同成立了现代学徒制项目指导委员会,企业部门负责人、学校老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成立了现代学徒制项目工作委员会。学校、企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共建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体系,共同加强过程管理,完善相关制度,创新教学管理运行机制。

2 现代学徒制的含义

“现代学徒制”是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它是一种交替式学习和培训,一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一部分时间在企业生产,是企业和学校共同推进的一项育人模式。它强调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能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改革。

3 我校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实行“校企交替,岗位轮训”的人才培养模式,约 1/3的时间在学校完成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约 2/3的时间在企业进行岗位轮训。

经过与合作企业深入沟通,确定出汽车营销与服务五大核心岗位,即:销售顾问、配件管理、服务顾问、保险定损、和售后维修。

第一学年学生以在学校学习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为主,期间引入企业文化宣讲,走入企业体验企业环境,参与企业展销、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企业认同感,为后续轮岗实训做准备。从一年级暑期开始,依据五大核心岗位所需知识和技能,实施“校企交替,岗位轮训”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学校完成对接岗位的专业核心课程,然后由企业师傅带徒弟依次完成销售顾问、配件管理、服务顾问、保险定损、售后维修五轮岗位实训,由分项基础技能培养向综合技能发展,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轮岗实训过程中,除进行技能训练外,全程贯穿安全规范、职业道德、质量意识等培训,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每完成一轮岗位实训,由校企双方对学生进行阶段性技能考核,同时由企业对学生在轮训期间综合素养提升进行全面测评。五个核心岗位轮训结束后,校企双方依据学生在各岗位的训练效果和学生的职业规划,对岗位进行一次分化,协助每个学生确定具体的岗位发展方向,针对具体岗位进行专项技能强化训练并进行专岗实习,为学生后续专业岗位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以汽车营销与服务五大核心岗位为切入点,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对具体岗位的工作过程进行分析,确定岗位职业能力并分阶段推进的校内支撑课程体系和企业轮岗实践培养体系。通过第一阶段校内培养、企业嵌入,第二阶段校企交替、岗位轮训,

“校企交替,岗位轮训”人才培养模式结构图

第三阶段明确岗位、专岗强化的培养,是学生能融入企业,成为企业真正的员工。

4 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1)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学校与企业签订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合作协议,明确校企双方职责、分工,推进校企紧密合作、协同育人。完善校企联合招生、分段育人、多方参与评价的双主体育人机制。探索人才培养成本分担机制,统筹利用好校内实训场所和企业实习岗位等教学资源,形成企业与学校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的长效机制。

(2)推进招生招工一体化。完善学院招生录取和企业用工一体化的招生招工制度,按照双向选择原则,学徒、学校和企业签订三方协议,确定各方职责和权益,学校与合作企业联合开展学校课程和企业课程以及岗位轮训。

(3)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同制定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拟定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岗位标准、培养管理办法等。校企共同建设基于工作内容、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基于岗位工作内容、企业职业资格标准的企业课程体系。实施企业班组化管理模式, 1个师傅带 2个徒弟,组成学习小组,确保学生熟练掌握每个轮训岗位所需的技能。

(4)建设校企互聘共用的师资队伍。完善双导师制,建立健全双导师的选拔、培养、考核、激励制度,形成校企互聘共用的管理

机制。合作企业要选拔优秀技术技能人才担任师傅,明确师傅的责任和待遇。

(5)完善体现现代学徒制特点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制订学徒管理办法,根据教学需要,科学安排学徒岗位、分配工作任务,保证学徒合理报酬。落实学徒的责任保险、工伤保险,确保人身安全。建立学校、企业和学生家长经常性的学生实习信息通报制度。

(6)建立多方参与的考核评价机制。创新考核评价制度,制订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标准,将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师傅评价、企业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积极构建第三方评价机制,由行业、企业和中介机构对学徒轮训岗位群进行技能达标考核。建立定期检查、反馈等形式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5 现代学徒制预期的成效

(1)学生: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学生能熟练掌握销售顾问、配件管理、服务顾问、保险定损、售后维修等岗位基本技能,并在某一个工种达到中级工水平;毕业时可直接签订劳动合同,享受企业正式员工的待遇,并能成为其他同级学生的师傅。

(2)基地:形成可行的现代学徒制工作方案,可辐射、开发其他汽车品牌,给其他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就业机会,享受现代学徒制试点成果。

(3)“双导师”师资队伍:通过加大校外实习基地的兼职教师引进,以及加强自有

时代汽车 www.cnautotime.com

专职教师的外部培训,构建一支“双导师”现代学徒制师资队伍,专业教师取得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比例将达到 60%以上,培养 3名以上满足现代学徒制教学的企业导师。

(4)职业资格: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学生毕业时政府主管部门“双证书”率达 100%,企业内部认证的初、中级职业资格证书获得率达到 100%以上,汽车品牌国际认可证书。

(5)课程开发:构建完善的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课程体系,和企业共同开发 2门现代学徒制职业岗位课程 -汽车销售实务、汽车检测技术。

(6)职业技能竞赛: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学生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竞赛和行业、企业组织的技能比赛,并取得一定成绩。

(7)共建实训室:学校、企业共同建设汽车配件展示和教学实训室。

6 总结

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经过 3年实践,探索建立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校企双主体育人、教师师傅双导师教学的长效机制,完善学徒培养的教学文件、管理制度及相关标准,推进专兼结合、校企互聘互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学校、企业、行业和社会中介机构参与的评价机制,切实提升学生岗位技能,缩短学生职业岗位适应时间。健全现代学徒制的支持政策,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和合理报酬,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企业和学校双主体育人的现代学徒制。

参考文献:

[1]王媛媛,彭军. 现代学徒制:传承与超越 [J].江苏教育研究,2014(5).

[2]赵鹏飞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实践与认识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7).

[3]谢俊华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职教论坛, 2013(16).

[4]陈宏图 我国高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现代企业教育, 2013(3).

猜你喜欢

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现代学徒制在经管专业的实践应用与探索
利益相关者视域下有色金属行业现代学徒制长效推广机制的构建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