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古代文化与现代企业新时代观念的融合

2016-05-30边语涵张世超白歌

大东方 2016年9期
关键词:儒家思想现代企业融合

边语涵 张世超 白歌

摘 要: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今天仍然是發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道德基础,也是建设中华和谐家园的重要支撑。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企业要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就必须有立足本民族的思维及行动模式的特点、面向全球性文化空间的中国管理理论作指导。本文重点分析我国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古代文化与企业新时代观念相融合。

关键词:儒家思想;现代企业;融合

现代企业的管理观念源于西方,植根于西方文化,然而,其中许多基本哲理和观念其实都与中国古代文化有着至深的渊源和高度的融合。中国优秀古代文化深厚的底蕴,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食粮,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古代文化更是悠久繁多,其内容包括文学、哲学思想、经济、科技等等。按照朝代细致划分,如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等。

诸子百家的大量思想,如儒家孔子提倡礼乐仁义,天下归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提倡的德治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些思想在现代企管理的新观念中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汲取古代文化中“仁”的精髓,坚持以人为本

在儒家思想中,“仁”是五常中最为核心的部分,这是孔子为政思想的最大特点,也是它最大优点,就在于它不是把人仅仅看成对象,而是把人的成长当做主要目标。孔子的为政主张都是围绕着提高人的素质和使人们有安定和谐的生活。这是一种不同于其他所有管理思想的,真正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儒家的仁爱思想对于增进员工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的感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以及日本的一些企业以“和为贵”、“和气生财”作为重要的经营准则,并且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强调对人的关心、爱护和尊重,讲求具有人情味的管理。

要建设优秀的企业新时代观念,必须注重以人为本。把儒学思想加入到企业管理中,就要改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不只以完成生产任务和盈利为目的,而是把人的成长也列入管理的目标。企業要想达到管理本质的“治人”,关键在于“得人”,在方式上要选择“人治”,由此可见我们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是指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包括思想道德品格的提高和业务,技术知识能力的提高。企业要想长久的发展优化管理体制是关键,而管理的本质在于如何有效的对人进行管理,关键在于如何获得人心和人的支持,而在实施时则应注重以人为本。

那么要运用古代文化中“仁”的思想,推进企业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企业领导人应该首先学习优秀的古代文化,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和修养。企业领导人的行为举止、理想信念,甚至是性格,在一定程度上都会成为员工效仿的对象。因此,应当注重提高企业领导人的文化水平和对古代文化的认识,才能更好的影响员工,进而增加企业全体成员的凝聚力。以“仁”思想为基础,营造人尽其才的文化氛围。提到人尽其才,公司领导人在用人方面也应做到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才能得人心,得人心才会长久。得不到企业员工的真心配合,再科学的管理方法也将变得毫无用处。因此,构建现代企业新时代的观念,就要融合古代文化中优秀的部分,营造以人为本氛围才能得民心,尽其才,促进企业整体实力的提升。

二、诚实守信是企业生存的基石

孔子曾有云:“人而无信,不知可也”。孟子则把“信”视为儒家基本伦理规范之一,诚信在传统儒家思想中被视为立身立政之本和进德修业之本,因此,企业是否诚信经营一直以来也受到了社会高度的重视。诚实守信一直以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它不仅是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也是企业的道德基础。“诚”是企业聚心之魂,“信”是企业立足之本,诚信理念是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之一。

诚信是我国传统的商业道德。晋商之所以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商帮,靠的就是“诚信”的经营理念,海尔将诚信作为企业的黄金品牌,松下公司也是把“赢得人们的信任”作为企业的价值观。晋商首先讲的是做人,而后才是做商。做人要“言而有信”,一个人的可靠程度和可信任程度是人品的核心部分。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于员工的诚信问题非常重视,使用多种办法对员工的诚信加以考核。比如:建立职工诚信档案、出台诚信管理办法、准则、规范等等,因此,作为一名员工,对自己的行为要自觉的加以约束,“不因恶小而为之”,不要因为一次漫不经心的“违规”而改变自己的整个前程。

诚信缺失问题是当今社会上的许多企业都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企业经过多年的艰苦经营发展,但却因为一朝诚信缺失,致使企业品牌一夜倒塌。“三鹿奶粉”事件便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可见,只有诚实守信,重约守信,才能维护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才能增值企业的无形资产,保证企业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的古代管理思想博大精深,在此只能列举一二。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意识到,古代人的智慧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现代企业的管理思想来自于西方,西方的管理思想有其科学性,对我们有一定的帮助,现代中国企业的管理应该将中国古代文化同西方管理思想相融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改革创新,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企业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王东华.浅谈现代企业文化建设[J].现代经济信息,2009.

[2]孙祖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弘扬[J].才智,2009.

[3]黎红雷.儒家管理哲学.[J].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4]何燕江.孔子.[J].中信出版社.2010.

[5]王仲尧.《周易》、《孙子兵法》中的管理思想及现代意义.[M].1999年第1期.

作者简介:

边语涵(1996—),女,辽宁辽阳人,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文学院,2014级本科生,汉语言文学;

*张世超,通讯作者(1983—),男,吉林省吉林市人,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汉语言文学博士;

白歌(1994—)女,辽宁辽阳人,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文学院,2014级本科生,汉语言文学。

基金项目:本文是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大学生创新项目《中国古代文化对现代企业的积极影响》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文学院)

猜你喜欢

儒家思想现代企业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儒家思想与书法
浅谈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从“三吏”“三别”看儒家思想在杜诗中的渗透
儒家思想与学佛感悟
略论儒家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