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大同司马金龙漆画屏风与宁夏固原漆棺艺术的比较

2016-05-30杨国丽

大东方 2016年9期
关键词:艺术形式工艺美术

摘 要:中国是世界上产漆、用漆最多的国家,漆画具有悠久的历史。今天我们研究魏晋南北朝的漆画艺术,分析那个时代的绘画题材、绘画手法和表现形式,目的在于寻求现当代漆画艺术的创新思路。本论文通过对山西大同司马金龙漆画屏风和宁夏固原北魏漆棺画的比较,来进一步挖掘现当代漆艺人创新现代漆画艺术语言的思维,对研究当下漆画艺术形式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北魏漆画;艺术形式;工艺美术;固原漆棺

一、漆画艺术研究现状和目的

中国漆画是在我国悠久的传统漆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工艺美术和绘画的双重属性,是绘画和工艺相结合的边缘学科。由于漆画使用了不同于其他画种的工具和材料,运用了不同于其他画种的技法,产生了其他画种所不能代替的艺术特色,因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并且中国还形成四大名漆产地:扬州漆画,北京漆画,福建漆画,重庆漆画。它们百花竞放,各有特色,漆画艺术在现今呈现一片繁荣景象,所以研究探索现当代漆画艺术语言成为现代漆艺人的着重点。

今天我们研究魏晋南北朝漆画艺术,分析那个时代的绘画题材、绘画手法和表现形式,来探索今天漆画艺术的创新方向。本论文对北魏时期大同和宁夏两地漆画艺术的比较研究,目的在于寻求现当代漆画艺术的创新思路。

二、大同司马金龙漆画屏风和固原北魏漆棺画简介

山西大同古城至今已经历了两千四百多年的春秋,公元4世纪末,拓跋鲜卑族建立了北魏王朝。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北魏王朝由塞北一个小王国迅速发展成为一统北方的封建大国。北魏王朝创造了灿烂的北魏文化,使先秦以来的塞外重镇——平城,成为一代名都。因此,大同成为民族融合的大平台,在促进中华民族大融合上功绩卓著。上世纪60年代,在山西大同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漆画屏风,是北魏时期的木板漆画,较完整的有五块,每块漆画木板高约80厘米,宽约20厘米,厚约2.5厘米。这是一组人物故事彩绘漆屏风,内容采自汉刘向《列女传》,主要宣传帝王、忠臣、孝子、烈女的故事,前后两面均有绘画。

宁夏固原古城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是古代丝绸之路东段北道上的重镇,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古人形象地评价其地理位置说:“左控五原,右带兰会,黄流绕北,崆峒阻南,据八郡之肩背,绾三镇之要膂”。自古就是关中通往塞外西域的咽喉要道上的关隘和军事重镇。20世纪80年代,在宁夏固原县东郊发现了一座北魏夫妻合葬墓,男性棺具上绘有漆画。漆棺上绘有宴饮、孝子故事、游猎等场面。棺盖上绘有“东王父”和“西王母”,前档部分描绘墓主人生前生活场面;漆棺右侧为孝子蔡顺的故事,左侧为郭巨和舜的故事;漆棺下层所绘制的是狩猎图。

三、大同司马漆画屏风和固原漆棺画艺术的比较

第一,从种类上,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是漆画屏风,屏风多用作房屋内客厅装饰,或起遮挡作用,人们在上面绘制图案使屏风具有观赏性;固原漆棺画是绘制在男墓主的棺具上,描绘内容反应着北魏时期的男主人统治阶级思想。

第二,从构图方式上,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漆画屏风,木板的两面皆有绘画,四周边也有图案。每块屏风均被分为上下四副图,每副图都描绘着一个完整的故事。如第一组屏风的第一层六个人物,是帝舜恪守孝道的故事;第二层三个人物是周氏三母;第三层两个人物,是鲁师春姜及春姜女像;第四层是班婕妤辞成帝同辇的故事。

而固原北魏漆棺画的棺盖从顶部向下贯通着金色的长河,呈“s”形。左侧描绘身穿汉式长衣,头戴高帽,袖手盘膝而坐的男子,描绘的是“东王父”,身后左右各一名侍女;右侧同样打扮的女子为“西王母”。整个右侧漆棺板上描绘着孝子故事,每个场景都采用了三角状火焰纹饰,整个棺板被划分为几个部分,有序而不凌乱。左侧棺板描述的是郭巨和舜的故事,将画面以连环画的方式排列下来,故事情节具有连续性。

第三,从人物服饰上,司马金龙漆画屏风中的帝舜二妃,涂山启幕,周氏三母,班婕妤,均绘出矜庄之容,而又衣带当风。风起处,见出款款而行的雍容。衣服前边垂挂着饰物,边缘处斜出云枚之角,再配上随风飘扬的衣带,尽显婀娜多姿;而宁夏固原北魏漆棺画孝子故事图中的人物都是长脸、圆目、脚蹬乌靴、身穿夹领及窄袖长袍。男子带着高高的帽子冠,女子则高籫,是典型的鲜卑人形象。固原北魏漆棺画舜的形象与司马金龙墓中出土的舜的形象有所不同,在司马金龙墓漆屏中的舜戴着高冠、腰腹薄带,身旁两位侍从;而固原北魏漆棺画舜两次裸体形象,貌似顽童。

第四,从题材上,司马金龙墓漆画屏风的绘画题材主要是孝子烈女、历史故事,有的带有榜题;而固原北魏漆棺不仅有孝子烈女题材,漆棺下层还绘制狩猎图,狩猎的场面虽已经过度破损了,但从残留的部分还可以看出画面上形象生动的狩猎场面。

第五,从纹饰上,司马金龙墓漆画屏风每个版面分上下四副图,每副图没有间隔纹饰,仅以绘画边缘线作为分割点,较简洁;宁夏固原北魏漆棺画采用了忍冬纹和联珠纹样两种纹饰。从纹饰上进行划分,忍冬纹分为单层和环形组合两种纹饰,在北魏时较为流行。漆棺侧板画面上采用的是聯珠纹圆环,主要用于装饰对称画面。每两个联珠圆环之间都是中间加饰联珠纹,以圆环为连接点,给人以华丽之感。

四、研究北魏時期大同和固原两地漆艺发展对现代漆艺探索的意义

纵观司马金龙漆屏风和固原漆棺画的绘画内容,都展现了汉以来的忠孝思想,反映着北魏统治者也认同需要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汉族士人的知识、经验来治国安邦,也呈现了北魏时期的社会意识形态和风俗面貌,对研究北魏时期的鲜卑文化和中原汉文化都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在21世纪,我们仍把漆艺停留在材料技法上,或固守历史故事等传统题材,远离现实生活,会与现代人的思想感情脱节,会缺乏漆画艺术家的个性创造,那么漆画就不可能成为绘画,只能是工艺装饰而已。希望通过探索山西大同司马金龙漆画屏风和宁夏固原北魏漆棺画的比较,能够对我们进一步创新现代漆画艺术语言形式和题材有重要启发作用。漆画之所以能够立足于画坛,关键在于它有当下独特的美学品格,这个独特的美学品格来自现代漆艺人艺术思维。我相信,经过一代又一代漆画艺术家的不懈努力,漆画艺术将成为艺术画坛上的一支强流。

作者简介:

杨国丽(1993.02—),女,聊城大学美术学院2016级研究生,专业为美术学,研究方向为西方绘画研究。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艺术形式工艺美术
当代金属雕塑创作的艺术形式特征分析
浅析我国公共艺术艺术形式的发展与趋势
童话改编动画电影的模式演进
浅析形式美在装饰画中的重要性
潮汕民间美术文化艺术形式举隅
现代中国歌剧表演的艺术形式与价值体现
中职工艺美术专业实践教学探讨
工艺美术的原生性与再生性解析
兰州刻葫芦的历史渊源及其三大家族艺术成就探析
西北游牧文化对春秋青铜带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