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学大提琴把位定位训练方法及训练原则

2016-05-30纪懿轩

大东方 2016年9期
关键词:大提琴训练定位

纪懿轩

摘 要:本文针对大提琴初學者把位概念形成所需的训练方法及训练原则展开论述。通过两个步骤的大小把位的相关定位训练与两种把位定位训练的交叉使用,使得初学大提琴的学生可以在较短时间之内突破对于左手把位概念的陌生感,同时从最初就建立起较为完整而良好音准概念体系。

关键词:大提琴;把位;定位;训练

弦乐器的初期教学是一项很难的工作,尤其是对于大提琴而言,例如,传统的教学最初需要接触的第一把位,在学习者无法自然观察到的头左侧,很多初学者为了能够借助视觉的帮助来提高按音的准确性(其实对于音准没有什么帮助,反而影响耳朵对于音准判断能力的提高),形成了“嗅”指板的毛病。

对于弦乐器初期教学,以往专家学者就已经提出了将“大提琴把位键盘化”的理论并付诸实施,然而其中必然存在一个不可调和的问题,即“键盘化”仅仅是音准概念的“键盘化”,而绝非把位概念的“键盘化”,这是由弦乐器与键盘乐器设计之初的律制型制直接相关的。弦乐器从低把位到高把位,每个把位中手指的指距关系都在按比例缩小,所以将每个把位指距概念确立、即定位,是完成每一次把位转换的基础,也就是说首要是把位手型及手型内指距概念的固定。

一、定位训练方法

第一步:第一把位小把位定位训练

我们以最基本的第一把位为例。1、2、3、4四根手指分别对应C、G、D、A四根弦进行网格状定位训练。例如用1指横向分别与四根弦做定位练习,空弦C音连接1指D音,空弦G音连接1指A音,空弦D音连接1指E音,空弦A音连接1指B音,所有空弦与1指相连的音都是大二度音程关系。然后2指横向分别与四根弦做定位练习,所有空弦与2指相连的音都是小三度音程关系。以此类推,所有空弦与3指相连的音都是大三度关系,所有空弦与4指相连的音都是纯四度关系。这从实质上建立了指距与音程的联系,促进了学习者内心音准观念的发展完善。

第二步:第一把位大把位定位训练

我们仍以第一把位为例。依然是四根手指分别对应四根弦进行网格状定位训练,1指的练习方法与第一步中相同,不同点是从2指开始体现的。大提琴的大把位是通过扩大1、2指间的距离实现的,所以首先是1指定位的准确,才可以谈任何把位。大把位的定位以1指为基础(应固定不变),2指横向分别与四根弦做定位练习,空弦C音连接2指E音,空弦G音连接2指B音,空弦D音连接2指升F音,空弦A音连接2指升C音,所有空弦与2指相连的音都是大三度音程关系。然后3指横向分别与四根弦做定位练习,所有空弦与3指相连的音都是纯四度音程关系。以此类推,所有空弦与4指相连的音都是增四度关系。需要注意的是,此时大把位的2指音与小把位3指音、大把位的3指音与小把位的4指音与空弦形成的音程关系相同,而指距关系与用指却完全不同。所以,一定要将大把位从1指到4指所占据五个指位点(1、2指之间空出一个指位点)的手型必须固定。

第三步(可选):第四把位小把位定位训练

这一步骤之所以作为可选项,主要是针对大提琴传统教学方式而言的。传统教学方式通常仍是以第一把位作为学琴的初始阶段。而我们选取第四把位作为初期学习更加符合人体自然的状态,同时也可以使初学者一定程度上借助视觉(实际上仅为心理因素,还是应该严格以听觉来判断定位的音准)来完成把位的定位过程。

第四把位的定位训练首先应明确找到C、G、D、A四根弦在第四把位的四个泛音位置,以这四个泛音位置为准、确定1指位置,之后整个手型依照小把位手型来确定1指对应A音,2指对应降B音,3指对应B音,4指对应C音。我们根据第一、二步骤形成的模式,以下列方式进行定位连接训练:1.C弦第四把位泛音定位1指A音;2.将C弦第四把位泛音位按实,定位1指A音;3.在1指A音不抬起的前提下,定位2指降B音;4.在1指A音不抬起的前提下,定位3指B音;5.在1指A音不抬起的前提下,定位4指C音。

其余三根弦以此类推,同时还应该补充下行从4指C音回到1指A音的训练。还需要提示的就是,要告诉初学者第四把位内的指距实际上已经比第一把位内的指距缩小了。

二、训练原则:对比、联系与交叉

对比与联系的原则是适用于所有与学习有关的事物的好方法,在大提琴把位感觉建立的前两个步骤的定位训练中也有所体现。

首先,对比原则:大提琴大、小把位最主要的区别源于在两种把位中1指与2指间指距的不同,这是通过对比原则发现的最显而易见的差异。初学者在两个步骤的定位训练之前,在意识中已明确了大、小把位间转换所必须完成的手型收缩与扩张动作,为音准的实现奠定了良性的前期准备。

其次,联系的原则更加明确——就是指距与音准实际音响间的关系。

那么,如何利用这些好方法使前面所说的两个步骤更加完善、进一步夯实把位训练的基础呢?毕竟除了那些专门为学习者创作的相关把位的定位练习曲以外,更多的作品都会需要大小把位的不断转换。其实方法也很简单,我们继续往下谈。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两个步骤交叉实施就可以了。

第一个交叉:横向与纵向交叉。我们前面提到要进行网格状定位训练,而网格必然具备横经竖纬。

举例说明,小把位在1指横向分别与四根弦连接后,再纵向进行定位。即C弦空弦连接1指D音,连接2指降E音,连接3指E音,连接4指F音。其余弦以此类推。

大把位同样在1指横向分别与四根弦连接后,再纵向进行定位。即C弦空弦连接1指D音,连接2指E音,连接3指F音,连接4指升F音。其余弦以此类推。

第二个交叉:小把位定位与大把位定位交叉。就是将上述两种把位的定位练习混合使用,在1指横向分别与四根弦连接后,再纵向进行定位。即,

(1)C弦空弦连接1指D音;

(2)连接2指降E音(小把位),再连接2指E音(大把位);

(3)连接3指E音(小把位),再连接3指F音(大把位);

(4)连接4指F音(小把位),再连接4指升F音(大把位)。

其余弦以此类推。充分锻炼手型在大、小把位的扩张与收缩间不断转换的灵敏度与准确度。

最后必须注意,所有练习中的1指定位的准确性和各个保留指定位的准确性。

以上所述的方法通过了笔者的长期实践,具有很好的效果。

另外,此方法 也适用于某些靠胶布定位把位的孩子,在刚刚去除胶布的阶段进行训练,以达到把位定位与音准的协调统一。甚至,上述的方法还可以按照相应的规律框架进一步扩展至其它弦乐器的把位定位训练中。

基础训练永远是基础,绝不可偏废和忽略。希望此文能够为从事弦乐教学,尤其是大提琴教學的广大同仁们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威海))

猜你喜欢

大提琴训练定位
大提琴演奏的悲剧审美表达——以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为例
大提琴的沉静之美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浅谈大提琴演奏中的肢体语言
找准定位 砥砺前行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
青年择业要有准确定位
动手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