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年修复清代名桥

2016-05-30晨曦

特别健康·上半月 2016年9期
关键词:常宁修桥峪口

晨曦

23年前,常宁洲从工作多年的文物系统退休,回到了西安市郊的西湖村安度晚年。

西湖村位于長安区子午峪口,常宁洲在这里出生、长大。然而,当他退休后首次走到村外的子午峪口头道桥时,被眼前的破败景象震惊了。作为一个资深文物工作者,他深知这座清代名桥所承载的历史。常宁洲家乡所在的子午峪口,是古代著名的子午道入口。子午道又称子午栈道,汉唐时期,子午栈道是京城长安通往汉中、巴蜀及西南其他地区的一条重要通道。唐朝诗人岑参有诗云:“深林迷昏旦,栈道凌空虚。”诗中所说的“栈道”,就是子午栈道。

常宁洲心里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那就是在他有生之年,使破败的头道桥恢复原貌,让这座充满历史气息的百年名桥重获新生。他依据历史资料,绘制出了头道桥的修缮草图,还向专家请教,和周围村庄一些对建桥有经验的村民论证修改,终于在1995年6月确定了修复古桥的方案。

有了图纸,常宁洲开始四处筹备修桥用的石料。头道桥是座双层拱形石桥,修复石桥需要大量的方形石料。经过反复计算,常宁洲确定,修复这座石桥至少需要1600块方形石料。这么多的石料去哪儿弄呢?

为了解决方形石料这一问题,常宁洲遍访周边山里的建筑材料厂。这些厂子大都提供砂石等原料,而那些方形石料需要人工执铁钎、抡大锤雕琢,现在民间几乎已经找不到这样的石匠。

1996年春节期间,常宁洲去二十多公里外的一个亲戚家做客,赫然发现,亲戚家院门的门槛就是一块一米多长的方形石料,正是他修复古桥所需要的那种规格。

亲戚说,这种方形石料很早之前农村人用它来做门墩,要找这么多方形的石料可得费大功夫啊!

常宁洲说服亲戚把那块石门槛拆下来给他,第二天一早,他就雇了一位有车的村民载着他走家串户收购石头门墩。

十多年过去了,常宁洲走遍周边的市县,又把收购范围扩展到渭南等地。每次外出收购石门墩,常宁洲都要经历两三天甚至一周。为了节省经费,他有时还住宿在当地村民家里。历经近二十年奔波,自费10万元,常宁洲终于收齐了修桥要用的1600块方形石料。乡亲们被他的痴心感动了,都称常宁洲是“当代愚公”。

2014年春节过后,常宁洲已经83岁,身体状况大不如前,他越发感觉到修桥的紧迫性。然而,修桥是个浩大的工程,仅靠他豁出一条老命,是无论如何达不到目的的。他奔走于区里、街道之间,向有关部门提出修缮头道桥的建议。2014年10月,常宁洲的建议得到了街道办的大力支持。街道办决定修复头道桥,并请常宁洲负责材料和施工。

2015年5月3日,一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响过,常宁洲期盼、筹划了二十多年的头道桥修复工程终于开工了。从此,常宁洲每天都泡在工地上,督导和检查施工进度。五个多月后,子午峪口被损毁的头道桥,终于以典型的中国古式双层石拱桥模样重现在世人面前。

如今,每逢周末、节假日,来参观这座百年名桥的游客都络绎不绝,常宁洲非常开心。他觉得,自己在有生之年能把老祖宗的东西保留和传承下去,为社会发一点光和热,这是无比自豪和幸福的事情。

猜你喜欢

常宁修桥峪口
张常宁和吴冠希:体坛神仙眷侣
中海石油化学拟挂牌出售大峪口股权
张常宁:一步一个“小目标”
常宁:弘扬工运精神,打造发展高地
常宁:弘扬工运精神,打造发展高地
马悦然:“修桥”的“中国女婿”走了
峪口禽业的“中国芯”
——掀起中国肉鸡市场风云
唐家湾的桥
义务修桥的老人高崇彦
煤峪口矿西三井筒提升中心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