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6-05-30陈晖

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易地贫困县贫困村

陈晖

【核心提示】 今年5月23日—25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来川调研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期间,对我省脱贫攻坚工作给予了“目标设计得好、标准掌握得好、干部选派得好、政策制定得好”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2016年是四川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开局之年,也是全省首批贫困县退出的决胜之年。8月19日,记者从全省“三农”和脱贫攻坚宣传工作座谈会上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已下达中央和省级各类资金670亿元;中央和省級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下达到位38.33亿元。上半年共减贫57万人,年度计划退出的贫困村中有1135个村的贫困发生率下降至3%以下。今年全省5个贫困县、2350个贫困村、105万贫困人口脱贫摘帽目标预计能够如期实现。

确保2020年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今年6月22日,省委书记王东明在全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就住房安全、医疗救助和教育扶贫、低保兜底、就业增收、发展村集体经济、资金支持、金融扶贫等作了精准周密的部署。王东明强调,各级各部门都要主动担当担责,创造性开展工作,把驻村帮扶机制等一系列部署要求落实好。党政主要领导要既挂帅又出征,进一步增添措施、抓好落实,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会后,4位省领导分赴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秦巴山区和乌蒙山区,召开“四大片区”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围绕“四大片区”脱贫攻坚,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于2015年12月下发了《关于做好2016—2020年定点扶贫工作的通知》,全省249个单位参加到“四大片区”的定点扶贫工作中。2016年,针对彝区“十项扶贫工程”,全省计划投入93.27亿元,实施46个大项88个小项建设任务,彝家新寨250个村全面启动建设;针对藏区“六项民生工程计划”,计划投入资金60.9亿元,较去年增加约8亿元;秦巴山区、乌蒙山区连片扶贫攻坚正持续推进,巴山新居、乌蒙新村等建设项目也在有序实施。

“推进脱贫攻坚,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必不可少。”目前,全省从上到下都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并抽调人员成立脱贫办。省直部门普遍成立了领导小组,88个贫困县扶贫移民机构总体实现单设。全省已完成了对88个贫困县党政主要领导的考核评估,对35名县委书记和22名县长进行了调整。全省从上到下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层层签订了《脱贫攻坚责任书》,将年度脱贫任务逐项分解到县到村。这些都为打赢这场攻坚战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保障。泸定县委书记陈廷全坦言:“一旦立下了‘军令状,作为县委书记就没了退路,只能义无反顾冲上去。”

攻坚拔寨,重在精准

省委、省政府坚持从四川实际出发,作出“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生态扶贫和移民搬迁安置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灾后重建帮扶一批”的安排,把解决群众最急需、最现实的问题摆在突出位置,一个一个加以解决。

贫困群众要实现持续增收,培育支柱产业是关键。全省编制完成11501个贫困村的产业脱贫规划,在每个贫困村设立产业扶持周转金,着力推进贫困群众产业就业增收。同时,启动创建12个省级旅游扶贫示范区、50个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设立返乡创业贷款分险基金和开展创业担保贷款支持自主创业,探索实行土地流转租金保底、财政资金量化入股分红,多种途径帮助全省176.73万人就业增收,其中74.96万人实现转移就业。省经信委安排了6540万元支持66个贫困县产业园区建设。农业厅分片分产业培训贫困农牧民63.2万人次。宜宾、广元、遂宁等地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完善市场营销、利益链接机制,促进贫困群众增收。

“树挪死,人挪活,搬迁过上好生活。”我省出台了易地扶贫搬迁《金融资金管理办法》《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和有关支持政策。省级融资平台建立,全省已下达易地扶贫搬迁相关资金187.6亿元。截至6月底,144个项目县已开工建设的有54个,已开工建设住房1.6万套。其中,国土资源厅协调指导巴中市创新落实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实现节余指标在省内跨市流转,将通过交易得来的资金13.28亿元全部用于脱贫攻坚,覆盖61个贫困村,帮助16797位贫困农户建设新居、整理土地、发展致富产业,其做法和成效被誉为“土地新政的巴中模式”,受到国务院副总理汪洋的表扬;巴中市充分利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500个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村全部启动,建成71个安置点,启动7872套,占年度目标任务的72%,截至7月底,开工率居全省第一。

全省农村低保标准低限从去年2280元/年提高到2880元/年,并明确了今年5个计划摘帽县和105万脱贫人口中的兜底对象年内实现“两线合一”。上半年,民政厅、财政厅、省扶贫移民局等部门已筹措下达补助资金1.19亿元。德阳市、泸州市率先实现“两线合一”。

“巩固脱贫成效,不让贫困群众因病致贫返贫。”这是掷地有声的誓言,也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全省加快完善分级诊疗制度,专项提高大病保险保费筹资标准,充分运用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综合政策,加快实现县域内就诊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个人医疗费用支出控制在10%以内。省卫生计生委牵头研究制定了医疗保障和救助《实施方案》。泸州市在叙永县率先探索实施了贫困人口全民预防保健覆盖面、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医疗扶贫附加保险受益面、医疗救助面的“四个100%”模式。

阶段性问题不容忽视

四川省脱贫攻坚上半年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省扶贫移民局分析表明,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也还存在一些阶段性问题。

产业扶贫发展机制需进一步健全。各地扶贫产业布局有同质化倾向,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完善,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的基础不够牢固。

易地扶贫搬迁进度需进一步加快。易地扶贫搬迁任务重、时间紧,各地对政策学习不够深入、理解不够到位、执行尚有偏差,实施进度普遍较慢。

市场主体作用需进一步发挥。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等各类市场经营主体参与脱贫的深度不够、平台不多,对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带动力还不强。贫困群众不同程度存在“等靠要”思想,主动融入市场的主角意识不强,自觉投身脱贫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

金融扶贫政策需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和贫困村、贫困户运用金融政策的主动性不够,金融扶贫到村到户的精准度有待提高,贫困地区金融服务有待完善,扶贫小额信贷推行力度需要加大。

扶贫资金项目监管需进一步加强。各地不同程度存在使用扶贫资金、实施脱贫项目不够精准的问题,个别地方扶贫资金的拨付和使用进度较慢。

贫困户技能培训需进一步强化。贫困户文化素质普遍不高,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农业实用技术和就业技能培训需要增强针对性、有效性。

插花贫困问题需进一步关注。各地将精力和财力更多地投入贫困村,非贫困村“插花”贫困户的帮扶力量和帮扶措施落实还不够到位。

综上所述,下半年全省脱贫攻坚还需进一步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大力度促进度,确保脱贫攻坚政策举措落细落小、落实落地,从而全面实现年度脱贫摘帽目标,打赢脱贫攻坚开局之战。

责编:冯雅可

猜你喜欢

易地贫困县贫困村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山西省58个贫困县产品将陆续走进84所高校
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陕西易地扶贫搬迁报告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山西已实现41个贫困县脱贫“摘帽”
153个:全国153个贫困县已摘帽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四大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