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苦两乐”铸就“教育名县”

2016-05-30李冠然邓春富闫正宇丁兆丹高维海王偲

北京支部生活 2016年9期
关键词:教育展会宁会宁县

李冠然 邓春富 闫正宇 丁兆丹 高维海 王偲

说起甘肃会宁,“会师圣地”“苦甲天下”全国知名,“中国小杂粮之乡”“中国肉羊之乡”美名远扬。除了这些,还有一样更让会宁人引以为傲的,那就是“高考状元县”的传奇。梅花香自苦寒来,会宁教育成功的背后,是会宁人矢志不移尊师重教创出的“三苦两乐”教育精神。

7月25日下午6点,北京支部生活杂志社“长征·踏歌寻根”报道组结束对宁夏固原市西吉县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将台堡会师地的采访,回到会宁县城。陪同的会宁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委人才办主任陈磊执意要我们克服疲劳,去参观一下会宁教育展。

带着些许的不解,我们来到了位于会宁教育新城的“会宁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在这座普通的办公楼中,我们意外地被教育展中讲述的会宁教育“三苦两乐”精神和故事深深打动了。

走进序厅,报道组对米黄色石墙上的浮雕图案和文字说明产生了浓厚兴趣:“领导苦抓”“社会苦帮”“家长苦供”“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大家一字一句地念着,品味着。讲解员刘彩颖介绍说,这就是会宁“三苦两乐”教育精神,它既是会宁教育精神的结晶,也是会宁人民兴学重教情怀的体现。

“会宁教育展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承建,在整体设计上以黄土高原特有的土黄色为基本色调,意味着会宁教育就是在这样一种既含有苦味又充满希望的环境和氛围中传承和发展着。”刘彩颖为我们娓娓道来。

浏览长长的竹简造型大型石刻《会宁教育大事记》,我们仿佛穿越时空,感知着会宁教育600余年发展历程。自明洪武六年(1373年)会宁建孔庙设学宫开始,30余件大事述说着会宁教育一个个涌推的高潮,让人发自内心地敬佩会宁人对教育的一往情深。

一幅幅历史照片、一组组统计数字、一个个模拟场景,在无声地述说着会宁人的一个共识:“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40分钟的参观,我们对会宁人有了新认识。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中,他们秉承着悠久的文化传承、光荣的革命传统、对幸福生活的强烈追求,在高远广阔的黄土地上,用教育的犁铧,日复一日,耕耘着希望……

“三苦两乐”兴教育

会宁,干旱少雨,地瘠民贫,因穷闻名。境内沟壑纵横、资源匮乏,年平均降水量300—40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1800毫米,“苦甲天下”是对其自然环境的生动概括。然而就在这世代与贫困相伴的一方天地间,坚韧朴实的会宁人民秉承崇文修德、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走出了一条贫困地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办教育的实践之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会宁教育文化,其核心就是“三苦两乐”精神。

布帘为门,糊纸当窗,老师在黄土堆成的讲台上认真地讲解着数学题,学生们穿着打着补丁的旧棉衣,但仍精神饱满地听讲,高高地举起手,准备回答问题。教育展中的一处实景模拟,形象再现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会宁中小学校课堂的情景。

“我们上学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陈磊深有感触地说,“这样的条件已经算是好的了。很多学校连木头桌凳都没有,都是黄土做的。冬天时,几乎每个学生手上都会生冻疮。现在想起来,当时是真的苦,但大家觉得很快乐,因为能够读书。”

“今天的会宁城,有两道美丽的风景你们可以去看看:在会宁的学校里,莘莘学子,晨吟暮读,书声朗朗;教研室的灯光,迎来初升的太阳、伴着学生进入梦乡。”讲解员刘彩颖深情地向我们推荐着。

走进教育展第二单元“教育精神”,一幅名为《心系教育》的油画映入我们的眼帘。作为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教育脱贫一直是主政这方水土的地方领导孜孜以求的目标。新任的县委书记、县长召开的第一次会议必讲教育,走访的第一站必是学校。改革开放以来,会宁历届县委、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发展教育事业的重大决策,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一代代会宁人为教育栉风沐雨、呕心沥血,将教育之火手手相传。

“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在会宁,让孩子读书是每个家庭第一位的事。无数会宁家长倾其所有也要让孩子读书的坚持让人动容。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庄村的李思聪宁肯自己忍饥挨饿,也要供3个儿子上学,一条救济的黄棉裤补了又补、缝了又缝,大哥穿了二弟穿,二弟穿了三弟穿。最终,3个儿子不负父望,全部金榜题名。在会宁的康家河,一位单身母亲省吃俭用、辛勤劳作供出了4名大学生。这些鲜活的事例在会宁不胜枚举。“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陪读,借贷,苦乐相伴。在会宁,千万个不同条件的家庭演绎着千辛万苦供子女上学的相同故事。

除了父母,亲朋互助,邻里互帮,在孩子上学的问题上似乎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展览中的一个视频片段,再现了上个世纪“人民教育人民办”年代,会宁农民积极投工献料集资办学的感人场景:在会宁县河畔镇,许多农民把自家的农活丢在一边,奋战在建校第一线;村里几乎所有的人家把家里的桌子、凳子等,能拿出来的都拿出来了,甚至是盖新房娶媳妇的椽檩。更感人的是一位老村长,他硬是把自己的寿材献了出来,“娃儿们能上学,就算死了,我也瞑目了”。

会宁人执著办教育的精神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据不完全统计,近20年来,各种社会团体、仁人志士及全县干部群众为会宁教育捐款捐物累计达2亿多元,援建学校90多所,资助学生11万多人次。

会宁教育精神是对贫穷命运的不屈与抗争,是对文明向上的执著追求,其核心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不向命运低头,这一精神的要义是教育为先、学校为尊、教师为荣、学生为本、社会重教。从1986年,时任会宁县县委书记赵国义在甘肃省委办学兴教座谈会上,首次提出了领导苦抓、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三苦精神”,再到今天的“三苦两乐”教育精神,会宁教育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加丰富、更具时代特征。

2016年,会宁县高考二本上线3725人,上线率37.2%;重点上线1210人,上线率12%,10名学生被北大、清华录取。如今,教育已经成为会宁一张靓丽的名片。

打造西北“教育名县”

会宁是闻名遐迩的“高考状元县”。2004年全国“两会”期间, 温家宝总理在参加甘肃代表团讨论时曾说:“会宁虽然条件艰苦,教育却抓得好,是高考状元县,培养了很多大学生,我的秘书也是会宁人。”

教育,为会宁架起了一座桥,一座跨向幸福生活的金桥!教育,给会宁创造了一笔财富,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恢复高考以来,从会宁的“七川八塬九道梁”上走出了10万多名大学生,5500多名硕士,1100多名博士。如今在五湖四海、各行各业,都有会宁学子的身影。他们一方面在不同行业和不同岗位上为国家、为社会贡献着力量,另一方面,他们不忘养育自己的这片黄土地,以各种方式关心支援着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同时,会宁教育还为当地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适用技术人才,为推动会宁“三农”工作,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和經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尊师重教的累累硕果已经成为会宁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会宁县90%的人口为农业人口,是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重点县。尽管穷,但一个村子办好一所学校,解决了农民经商、就业、子女上学难的问题,让家长腾出心思来致富谋发展。

新世纪以来,会宁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西北教育名县的响亮口号,提出“坚持教育走科学发展的路子、学校走内涵发展的路子、教师走专业发展的路子、学生走全面发展的路子,构建教育事业保障体制体系和均衡发展体系,办负责的教育和人民满意的教育”。在电视专题片《会宁教育迎着太阳走》中,结束语振奋人心:“让会宁孩子赢在人生的起跑线上,让会宁教育永远迎着太阳走。”

猜你喜欢

教育展会宁会宁县
图说
Phase matched scanning optical parametric chirped pulse amplification based on pump beam deflection∗
“开心农场”进校园——会宁县小学劳动教育见闻
更正启事
我在会宁等你
2018中国国际教育展,展什么?
Forecast of 2017 China Education Expo教育展 展什么
浅谈会宁林业发展与惠民富民问题
会宁沿黄灌区苹果产业发展持续升温
会宁县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