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动物相伴的日子

2016-05-30陈宁

北京支部生活 2016年9期
关键词:斑头雁北京动物园服务队

陈宁

9月2日是个星期五,记者来到北京动物园,虽然已经开学,但是带着小朋友来这里参观的游客依旧络绎不绝。86公顷的动物园里,花草藤木环绕着山石,河泉流淌其间,为炎炎夏日中的小动物们平添了一份凉意。憨态可掬的大熊猫、白面红唇的滇金丝猴、笨重的苏卡达象龟……都成为了众多游客的焦点。

和悠闲的游客相比,园内有一群身着蓝色服装的人格外忙碌,“照相时请关上闪光灯好吗?” “请不要再给动物投喂碳酸饮料和水果了,它们消化不了。”仲夏时节,动物园的志愿者一直在维护秩序,不一会儿就满头大汗。

热爱动物是志愿服务的初衷

动物园服务管理科科长、党员杜洋告诉记者,北京动物园中有近500种动物,每年都吸引着800多万人次的游客参观,管理运营成本很大。同时,动物虽然给游客带来了欢乐,但它们也会因部分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受到伤害——不少动物都被闪光灯晃得患上白内障;大猩猩胖胖由于总喝游客递来的碳酸饮料骨质疏松瘫痪;斑马误食投喂来的塑料袋致死……

為了给园区管理、游客游园提供帮助,2004年5月,北京动物园党委倡议,向社会公开招募志愿者。“当时公众都特别积极,初次报名的就有1000余人。但最终动物园只选取了100人左右成为志愿者。”杜洋说,“对动物有充沛的爱心、为人耐心细致,都是我们的重要筛选标准。”通过层层测试,动物园成立了一支80%以上都是在职人员的志愿服务队,并要求志愿者以1年为志愿服务周期,志愿者第2年如果仍有服务意愿,动物园管理科审核合格后,与他们续签。

凭着对动物的热爱,服务队中,不少志愿者已经在这里服务了近10年,北京大学的退休教师牟菲就是其中的一员。虽然已经年过7旬,但牟菲只要来到动物园,就会在馆区站上一整天——给孩子们解说、陪动物们聊聊天、劝阻游客的不文明行为。

动物都是有灵性的,久而久之,这些真正热爱动物的志愿者,赢得了小动物们的信任。西西是水禽湖西畔鸟苑里一只珍贵的雌犀鸟,每隔一星期,饲养员就会投喂一次它最爱的小老鼠。这天,西西看到牟菲来了,竟把自己都舍不得吃的小老鼠反刍出来,伸出大长喙,从笼舍网眼中费力地递给了牟老师!黏糊糊一团,游客看了都觉得很恶心,牟菲却没有迟疑,伸手接过后假装一口吞进肚子,还满足地笑笑,随即又把那一团递还给西西。一人一鸟,你推我让一番,西西才最终吃下这只老鼠。

“我亲眼看到了这感人一幕,当时我觉得自己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一群人,就立即申请加入了服务队。”志愿服务队的老师孙捷告诉记者,很多人都是受到了志愿者的感召加入这支队伍的。

发挥优势 优化游客体验

“小朋友们,你们猜猜这些猴子里,哪只是猴王呀?”“最强壮的那只?不对,只有正面下山的猴子才是这群猴子的猴王。” 杨树伟退休前是一名语文老师,他的互动式讲解生动有趣,总能吸引许多小朋友。

除了维护日常秩序,随着志愿者对动物习性、特点的熟悉,动物园开始有意识地拓展、培养这支队伍参与到对游客的科普教育等环节。2012年起,每年年初,动物园都会组建2、3个热门游览区的讲解队伍。因为常年和游客交流,志愿者们最了解游客的认知特点,动物园鼓励这些志愿者,在专业版本的基础上丰富解说词。现在,志愿者们将全部解说词都细化为了“科普”“成人”和“儿童”3个版本。

谈话间,杜洋拿出了皇城根小学老师寄给北京动物园的一封信,信中老师写道,“真诚地感谢动物园的志愿者们,他们的讲解深深吸引了孩子们,潜移默化地告诉孩子们要怎样保护小动物。”

语文老师完善解说词、广告设计师设计毛绒道具草图、工程师进行志愿计时系统维护……因为志愿者来自各行各业,动物园充分挖掘他们的专业优势,既调动了大家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又让他们成为优化游客体验的生力军。“现在,每年动物园都会自筹一部分经费,作为开拓志愿者们服务的专项资金。10年间我们大概筹集到了10余万元,全部用于志愿服务,也正是这样,才让游客们在动物园有了更好的体验。”

全面培养 让志愿者之路更稳健

起飞、落地、进食……随着志愿者周克宁的哨声和指挥棒,斑头雁们排成一列,有序地听从指令。这一切,让对斑头雁有一定了解的游客啧啧称奇。原来,斑头雁非常害怕陌生人,总是栖息在水禽谷里不肯上岸,常常让来动物园参观的游客失望而归。2012年,动物园决定人工孵化斑头雁,并对这些斑头雁开展行为训练。

服务队中有许多喜爱斑头雁的志愿者,能否让他们参与到这个课题呢?杜洋说,“这样一支志愿者团队,是动物园宝贵的资源,党委要求我们要想办法全面培养志愿者,让他们把今后的志愿服务之路走得更长远、稳健。”

2012年7月起,包括周克宁在内的10名志愿者,加入了这个40天的行为训练。很快,他们就学得有模有样——挥着红黄相间的指挥棒,让斑头雁从孩子们的手中衔过动物园里专门准备的食物那一刻,周克宁感到非常自豪。“这不仅是代表我自己,更是整个志愿者团队专业素养的一种体现。”

现在,这7只经过行为训练的斑头雁被送到了北京植物园,成为了那里的“明星”。后来,不仅仅是行为训练,还有难度更高的野化训练、科普宣传、课题研究……许多日常研究、管理中,都不乏志愿者身影。虽然只提供饮用水、简单的工作餐,没有任何物质奖励,但为了动物福利,151名参与服务的志愿者仍然克服种种困难,和工作人员一起守护着这些可爱的小动物。

告别时,记者看到了紫蓝金刚鹦鹉“蓝蓝”的圈舍栏杆上有着一个指示牌,不时有游客驻足观看。这是动物园为纪念志愿者们自发捐款认养10年小动物而专门定制的,它从另一个侧面彰显着这支志愿者团队的公益精神。

猜你喜欢

斑头雁北京动物园服务队
斑头雁:看我如何翻越高山
斑头雁:看我如何翻越高山
江苏省射阳县的“书法拥军志愿服务队”
北京动物园的特别记忆
斑头雁进风洞
北京动物园恢复开园140余种动物室外迎客
北京动物园大鲵展示环境丰容设计
自愿服务队忙到点上了!
春运路上的“花甲服务队”
站在岩石上的斑头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