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味语言美,岂在无声中

2016-05-27邓仁刚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6年23期
关键词:江水词句孔乙己

邓仁刚

在很多所谓的新课改语文课堂上,能够看到精彩的“表演”, 能够看到花哨的“拓展”,却看不到教师引领着学生对文本词句的反复咀嚼和用心玩味,学生甚至对文本都没有读熟,更谈不上熟悉与体味,朗朗的书声成了“物以稀为贵”。究其根本,是教师对文本的语言“没有感觉”,没有从文本中挖掘出蕴涵思想和情感魅力的词句。这样的语文课,往往给人以“飘忽”和“空洞”之感,何来的“语文味儿”?那么,语文教师应该怎样引导学生去品味语言呢?

一、反复诵读,品味语感

诵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感知语言的有效途径。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吟。如果在诵读的过程中,为师者能引导学生把握好字句的停顿、语速、语调、重音和轻读,学生就会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比如,教学《变色龙》一课时,只要教师引导学生品味好警官奥楚蔑洛夫对同一条狗的称呼的语感,一会儿是“疯狗”,一会儿是“名贵的狗”,一会儿是“下贱的胚子”,一会儿却又变成“娇贵的动物”,学生就会从中感受到文中的主人公对狗咬伤人的处理,对狗称呼的态度完全是受狗的主人的身份主宰的。听说这是寻常人家的狗咬伤人,就摆出貌似公允、秉公处理的架势;而听说是将军家的狗时,则摆出谄上欺下的臭架子。这样,学生在品味语感的过程中,就会认识到文中的主人公是一个趋炎附势、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人物,主人公令人作呕的形象就会跃然纸上,令人回味,令人难忘。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章,集中体现了文字美、意境美、韵律美、表现美。李白的《望天门山》是一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佳作:第一句中的“断”“开”二字,为传神之笔,气势磅礡,山断而江开,江水之力何等浩大;第二句中的“回”字,呈现在人们眼前的不是像“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一泻千里的雄伟景象,而是江水的回旋之美;第三句中最绝妙的字是“出”字,写出了作者“望”中的幻觉,举目远眺,伴随着江水不断地向远处流去,那高高低低的一座座山在江河两岸时隐时现,一个“出”字,就给静止的山岭赋予了动态的美;第四句写壮丽的图景:江面铺满红光,雪白的风帆在红日和江水映照下显得分外美丽,这一句没有“望”字,却有“望”的意境,“望”从何来?望从“孤帆”来,远处船只,只见白帆,不见船身,不见桅杆,那岂不是没有“望”中的“望”吗。学生只有反复地诵读,反复体味文中句子间的停顿、重音、轻读,掌握好语速、语调,才能慢慢品出语感,品出文章的精美之笔。

二、联系中心,品味语句

品味语言,主要是用比较鉴别的方法对文中的主要词句进行揣摩,只有选取精当的语句进行品味,才能点到实处,拨到妙处。比如,《孔乙己》一课中以“笑”字贯通全文,同是一个“笑”字,在不同场合、不同人物中反复出现,其意义也不同。有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都看着他耻笑的“笑”;有孔乙己痛苦,但引起众人欢乐的“哄笑”;有孔乙己教小伙计写茴香豆“茴”字时,而遭到不理睬的“又好笑”;此外,还有小孩子循声而来的天真的“笑”,以及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恳求掌柜不要取笑的“笑”。这些反复出现的“笑”字,只要紧扣故事情节,扣紧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品味,学生就会从中领悟到作者在用词造句和刻画人物方面的奥妙。

再比如,孔乙己买酒时排出四文大钱的“排”字,一个“排”字就把孔乙己在短衣帮面前充有钱、炫耀自己的形象刻画出来了;若把它改为“拿”字,形象性就差了;如果又把它改为“摸”字,则变成了经济拮据的穷相了,不能在短衣帮面前充有钱摆架子了。这样,通过反复品味鉴赏,就能激发学生品味语言的兴趣,从而养成学生品味语言的好习惯。

一代大师叶圣陶也曾有语:“文字是一道桥堍,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抓住语言文字,引领学生用一颗敏感的心去触摸文字,去品味文字,让学生在品读中爱上语文。

猜你喜欢

江水词句孔乙己
春江水暖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长相思·江水东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山歌好比春江水
孔乙己(下)
孔乙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