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角度作文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016-05-27孙光明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6年23期
关键词:火苗多角度火柴

孙光明

一、进一步明确“角度”在作文的方法与技巧中的地位

作文的方法与技巧,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一角度。恢恢乎游刃有余,就因为他选准了进刀的角度。从什么角度入手,决定了文章的观点和材料,也决定了文章的立意和技法。角度一变,审题立意,布局谋篇都跟着变,有人把写作的角度形象地比喻成一根“魔杖”,似乎不无道理。例如,《谈生与死》这样一个文题,一个学生不是直接谈对待生死的态度,而是以《假如我在生死关头》为题,谈自己对生死的正确选择;一个学生不正面讲生死的不同意义,而是以《我的死》为题,谈自己如何追求有意义的死。这两篇习作,由于角度选择的好,因此读后新颖别致,不同凡俗。

二、进一步明确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类型,是搞好多角度作文的前提

(1)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类型有:求异型思维、发散型思维、想象型思维。求异型思维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的主要思维方式。“文章最忌随人后”,怎样才能使文章不“随人后”呢?我们可以从“反弹琵琶”中得到启示。所谓“反弹琵琶”,就是看到一种现象后,立刻想到它的反面,这叫做“反思”或“逆向思维”。逆向思维也是求异型思维。求异型思维往往有益于创造发明。例如,电能生磁,就是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很早就发现的。但是,磁能不能生电呢?很久没有人想过。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首先想到这个问题,经过研究,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设计了世界上第一架感应发电机。求异性思维在文学作品中的例子也不少。如峻青的《秋色赋》和欧阳修的《秋声赋》情调迥异;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词是把陆游的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2)发散性思维的特点,就是从一个中心点放开,向外扩散,去寻找要解决问题的全部可能。例如,现代文学史上一部《白毛女》,点燃了多少劳动者仇恨的怒火,激发了多少奴隶奋起反抗的热情。这个剧本就是三易其意而成的。开始,有人把这个故事理解成神怪故事,后来又作为“破除迷信”的来写,最后经过集思广益,剧作者才选取提炼了这样的立意:“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使立意不断深化。这里就是运用了“转向”性思维的发散特点。

三、多角度作文技巧训练是培养 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

一般命题作文,往往受规定命题的约束,学生的思维往往被引到某一点上,这就制约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因此,在作文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学会多角度的思考问题,使学生能充分表现其各自思维的独特性,使其创造性思维在作文中得到发展的机会。例如一位老师让学生做过这样的多角度作文:老师一手拿火柴盒,一手取一根火柴,将火柴擦亮,直至火柴燃烧完毕。然后启发学生讨论,你想到了什么?由学生发表自己的认识。经过讨论,产生了以下绝然不同的观点:

1.点燃的火苗:小小的火柴的光亮,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一点火苗是值得珍惜的。

2.火柴的燃烧:火柴虽小,也很平常,但其燃烧的意义却不小,火柴梗做出了无私的奉献。它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给人以光明和温暖。

3.火苗的产生:火苗是各种条件互相依存的产物,火苗不是孤立的现象,必须认识客观事物间的关系,包括对自身价值的认识。

接着要求学生根据已获得的认识,(1、2、3),就其某一点,展开联想扩展开去,联系生活实际,写成议论文。例如:1.火苗的作用,可由此联想到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王愿坚的小说《七根火柴》。也可以联系到现实生活中怎样爱护人的积极因素,就此展开议论。2.火柴燃烧这一现象,则可以广泛联系自身无所求,只求做奉献的社会现象。3.火苗的产生,可以联系如何提高如何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学会全面观察事物的方法,从而解决对复杂社会现象的认识问题。

这样进行多角度作文的技巧训练,就能促进学生在训练中不断思考,思路纵横驰骋,创造性思维在实践中得到培养。

猜你喜欢

火苗多角度火柴
多角度描写,让人物“活”起来
糟糕!小火苗不见啦!
红枫林
红枫林
草原
多角度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一道圆锥曲线问题的多角度思考
火柴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