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适应新课程标准的素养

2016-05-27杨玉君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6年23期
关键词:教书匠教育家多媒体教学

杨玉君

首先,要有敬业精神,这是教语文的前提。

一是要热爱教育事业。我们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是极其光荣的事业。现在说科教兴国,实际古代圣明之君,也把教育作为立国之本。《礼记》上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教师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优秀的教师能塑造高尚的灵魂。要教育学生,必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要热爱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尊重自己所教的每一位学生。不管是优秀学生一般学生还是暂时落后的学生。这就是博爱而不是偏爱。

二是要忠诚于教育事业。这里主要想说说身教胜于言教。教师为人师表,自己应该表里如一,成为学生做人治学立业的楷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应该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要让学生求真,教师首先就应该是真人。要让学生支援灾区,我们自己就不能一毛不拔。

三是能奉献于教育事业。有人说教语文更是良心活。换句话来说,就是要有强烈的责任心。这话有一定道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决定了教语文不仅要授业,更要传道;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不管是不是班主任,都要操思想教育纪律教育道德教育的心。业精于勤,在一定意义上说,教语文是很辛苦的。当然吃苦要讲效果。好钢用在刀刃上。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勤得其所,要避免无效劳动。

其次,要有扎实的语文教学功底。

有人说,不当教书匠,要当教育家。其雄心壮志可敬可佩。不过,由教书匠到教育家。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不当教书匠,怎能成教育家。应该是先当教书匠,再成教育家。能当教书匠,就是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

第三,要形成自己的科学教育理念。

教书要有“我”,不能老是搬用别人的。不能只是借鉴别人的现成的仅管是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而不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学了百家之长而不走自己的路。采来花粉而不酿蜜。有没有主见,是自己的想法,有没有自己的成熟的科学的教育理念,这是教书匠和教育家的区别。现在网络信息时代,在网上搜索出一套套的教案是非常方便的。我们不能只图省心,只图方便。照搬那些现成资料而不去独立思考,融会贯通。让别人的方案代替自己的头脑。要时刻有“我”,在形成自己的理念的基础上不断更关教育理念。

第四,大力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

通过多媒体教学增大教学容量。现在是网络时代,是21世纪。语文教学要紧跟时代步伐,如网络教学也就应运而生。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也和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不同了。八十年代,计算机只能在省城里见到,现在学校大都安装了多媒体教室。很多学生家里已安装了宽带上网的ADSL。这给我们语文教学提供更多彩的舞台。我们语文教学得到了强大的辅助。我们应该“善假于物”。让语文课更生动,更有效,更有趣味,让语文课成为学生最欢迎的学科。但是多媒体教学也不能走入误区。多媒体教育毕竟只是CAI即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实践任务均不可取代。多媒体教学设备再先进,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不能代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五,要有合作意识。老带新,新促老,共同提高。

在这里对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同志说几句话。刚工作的前四五年能吃苦中苦。这是因为教语文比教其它学科更难以速成。培养一位成熟的数学教师也许得三年,培养一个成熟的语文教师可能要四五年。年轻同志应该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应该广泛听课。这样在教学中避免重复老教师所走过的弯路。

集体备课的过程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但是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应该有自己的教学优势,有自己的工作特长。不能也没有必要把课上成一个模式。备课只能大体统一,语文教学是中学教学的基础学科。浇灌这块语文沃土需要我们全体高中语文教师队伍协同作战。让我们全体语文教师携手共进,为发展我校语文教育做出应有贡献。

猜你喜欢

教书匠教育家多媒体教学
父亲宁可的“教书匠”情怀
颜回之乐
广西民办高校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①
《琴童》顾问阵容
终身做个“教书匠”
“教书匠”——郭勇与他的书法之路
县官和教书匠
阅读教育家
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浅谈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