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船山的德业观与崇德广业之旨趣

2016-05-25王泽应

船山学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船山崇德大业

王泽应

船山批判继承了中华哲学和伦理文化德业并论的价值传统,并从知能同功和天地人合论的角度阐释了自己的德业观,深刻揭示了《易传》“崇德广业”的人文精神,矫正了宋儒“重内圣轻外王”的偏弊,极大地发展了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凸显了“知能同功而成德业”的价值机理。

船山在《周易外传·系辞上传》中指出:“夫天下之大用二,知、能是也;而成乎体,则德业相因而一。”他结合天地人的关系来论知能和德业,认为“知者天事也,能者地事也,知能者人事也。”知的作用是由天开始的,天虽然不能自知,然而自有其运行变化的道理,亦如《易传》所说“乾知大始” 。能的功效是由地来显著的,地虽然不能兴起,然而万物生于其上,表现出能的作用,亦如《易传》所说“坤作成物”。天以健德来显示自身的机理,地以顺德来成就万物的功能,人秉承天地的精华,在师天法地中合知能于一体,以乾健的精神用知,以坤顺的精神用能,知能并进,不离一阴一阳之道,故能合健顺以成善,成就一番与天地参的宏大德业。

船山“知能同功而成德业”命题的提出,既具有道德本体论和道德认识论的意义,也具有人生价值论和道德价值论的丰富蕴含,揭示了人之德业的建构离不开“知能同功”,亦需要“崇德广业”的精神修养。德主要指一种伦理精神和道德人格的培育与建构,是人效法天之乾德与地之顺德的自我德性建构,表现为“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之伦理精神和品质的内在培育与拱立。人有了这种德性的建构就可以得以无愧地立于天地之间,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由是而显。业是人将天地之德的推扩、贯彻而达致的功效和成就的事业。大德必有大业。“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人能够不断地体道之精神,日新不已,便能成就一种盛德;不断地尽性践行以藏道之富有,便能成就一种大业。

德业的成就离不开“崇德广业”的精神建构和行为努力。崇德就是敬重、崇尚道德并乐意践行,拳拳服膺,日进于高明。广业就是“立焉而固,行焉而顺”,亦即有一种体天尽器、切于事理的敬业精业精神,使自己的潜能获致充分的实现,达到理想的效果。“崇德广业”是君子人生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蕴含着“德业并建”或“德功并称”的伦理意义。

当代中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需要我们弘扬船山“知能同功而成德业”的思想,并把“崇德广业”作为一种基本的人生价值追求,在“尽器”与“践行”(“知,至于尽器;能,至于践行,德盛矣哉!”)中培育日新之盛德和富有之大业!endprint

猜你喜欢

船山崇德大业
丰收节来了!
磊编的减肥大业
民国时期《船山学报》办刊宗旨发覆
一石三鸟
儒家“崇德”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奸夫耍诈,一石三鸟
和谐文化与船山学研讨会暨2008年船山学社理事会综述
新时期船山文学研究之得失及其展望
试论《左传》中的孔子言行
“气”与船山心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