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花七朵 香溢三湘
——『湖湘楹联七子』流派浅识

2016-05-25彭端祥

对联 2016年7期
关键词:湖湘楹联对联

●彭端祥

惟楚有材;

于斯为盛。

博大精深的湖湘文明,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文精英。在当今风生水起的楹联流派大军中,『七子』已然成为一支劲旅。在此,笔者不揣浅陋,谨对『湖湘楹联七子』的流派情况做粗浅探讨,敬请各位方家批评。

土厚根深的文化底蕴

其一,『七子』是学富五车的中青年才俊。『七子』是近年来崛起于中国联界的实力派联家群体,包括石印文、刘松山、邹宗德、周永红、鲁晓川、傅小松、楚石。七人中,除邹宗德、楚石二人是六零后外,其余五人都是七零后,全都朝气蓬勃,才思敏捷。『七子』大都『得道』较早,石印文是湖南省楹联家协会副主席、益阳市楹联家协会主席,兼擅书法、古文。刘松山是湖南省楹联家协会理事、益阳市楹联家协会副主席,诗联作品曾在全国各类征集中获等级奖一百多次。邹宗德是邵阳市『十大杰出青年』,获中国银行总行『十大杰出青年』提名,是中国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和湖南省楹联家协会副主席,二十五岁起担任邵阳市楹联学会会长,被评为『中国联坛十大新闻人物』,并于二零一四年九月获第二届梁章矩奖。周永红是湖南省楹联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音乐家协会乐团演奏员,联艺精湛,是全国有名的『获奖专业户』。鲁晓川是中国楹联学会会长助理、湖南省楹联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是中国第一位对联学硕士。傅小松是湖南省楹联家协会秘书长,诗联著述等身,其《中国楹联史》填补国内空白,他还是一位科普作家,所创『宇宙三禁律』被写入高校教材《自然科学技术简明教程》。楚石是湖南省楹联家协会副主席、株洲市美术馆馆长、株洲市画院院长、株洲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株洲市楹联家协会副主席,以诗联书画印全能享誉湖湘。『七子』早就相识相知,彼此早就惺惺相惜,故在二零零八年湖南省楹联家协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期间,一经楚石首倡,即得到真诚呼应,于二零零九年正式结盟。一直致力于发展楹联、奖掖人才的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湖南省楹联家协会主席、中南大学教授、著名书法家、首届梁章矩奖获得者余德泉,更是欣喜莫名,十分高兴地担任『七子』活动的学术主持。孟繁锦会长欣然题词:『湖湘推七子,江海涌千波』,大力肯定和推介。

『七子』都是正宗的高等教育出身,且所学专业基本都是中文,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也是与楹联有关的文秘、教学、行政工作,如刘松山、邹宗德、鲁小川、傅小松; 或与楹联有关的艺术工作,如石印文、周永红、楚石。他们大学时努力学习,工作时同样还在拼命读书,并且更专于楹联。

其二,『七子』都是湖湘文化的薪火传人。对于『湖湘』,『七子』都生于斯、学于斯,长期浸淫于湖湘文化之中,湖湘精神深入骨髓,作品更突出体现了儒家文化经世致用的特点。

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湖湘人刚烈、倔劲的性格特质和儒家道德精神的相互渗透融合,实现了人格和精神的升华,积淀出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敢为天下先为主体特征的湖湘文化,形成了对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产生了力主经世致用的王夫之和『睁眼看世界』的魏源等一系列思想家,在近代造就了『湖南人材半国中』、『中兴将相,什九湖湘』、『半部中国近代史由湘人写就』、『无湘不成军』等盛誉。经世致用有着深远的思想内涵。《辞源》解释: 『经世』即治理世事;『致用』即尽其所用。经世致用就是关注社会现实,面对社会矛盾,并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体现了传统知识分子讲求功利、求实务本的思想特点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情怀。影响所及,楹联首当其冲,使湖湘楹联蕴涵了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作品中充满忧国忧民情怀。

其三,『七子』都是虔诚的联学追梦人。『七子』长期浸淫于『湖湘楹联文化』之中,联学深厚。二零一二年十月五日刘太品先生在岳麓书院讲学——《湖湘楹联及其在对联发展史上的地位》时指出,『湖湘楹联文化』存在着遥遥领先其他地域性楹联文化『一枝独秀』的态势,湖南楹联文化的巅峰也代表了中国对联文化发展史的巅峰。几乎任何一场全国性征联活动,湖南的来稿总能创造两个『最』——来稿数量最多,整体质量最高。多年来的《中国对联作品集》中,湖南省所占的页码总是最多。每年度一百名『中国对联创作奖』的名额,一般省份只有三到五名,而湖南却占到十名以上,最多达十四名。这其中『湖湘楹联七子』所占比重又最重。

严谨务实的创作态度

其一是严守传统规则。要想创作出高质量的作品,就不能离开传统规则。余德泉教授在《湖湘楹联七子作品集》序中指出:七子的楹联作品,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中规中矩,遵循先贤传下来的传统规则。声律方面主要是遵循马蹄韵与朱氏规则。就是兼顾其他一些手法,也都有根有据。这是他们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其二是勤接地气。二零一二年七月十四日以来,『七子』先后深入湖南省新邵县、武冈市古楹联村等地进行调研考察、采访采风,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热烈欢迎。二零一三年以后又深入益阳、株洲、岳阳君山调研采风。

七子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积极精神,给社会留下了深刻印象。《长株潭报》记者青泉说:『楹联七子展示了传统文化的新形象,证明了楹联这种古老的艺术能够与时俱进,也能在年轻人中传承。』

雄豪清新的艺术风格

湖湘对联文化渊源深厚,为七子流派的产生打下了坚实基础,成为『七子流派』开花结果的良好土壤。虽然个性、职业、经历各不相同,但因同处湖湘,从小接受相似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其为人、处事、写联也颇有相似之处。从对联的使用者、观赏者来讲,也与联作者有着相近的审美和价值取向,从而形成了带有湖湘地域特色的作品风格。中国楹联学会叶子彤副会长《对联的艺术风格》著作中认可『对联十品』的说法。按『十品』之说,对联的艺术风格分为雄奇、婉转、工丽、典雅、自然、质朴、真切、浪漫、趣味、新异等十种。七子因勤劳坚韧、诚实内敛、端正平和、刚强稳健的性格共性,作品的艺术风格也颇具共性,并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雄豪其骨。『对联十品』之说,将『雄奇』作为对联艺术风格之首。『雄奇』的对联,立意高远,意境奇特,写作方法上往往借助夸张、排比、层递等手法,表现为气魄宏大,语势突兀,敢于道前人所未道。这种风格,能扩大读者的视野和胸怀,洗尽心中块垒,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催人奋进,显示出阳刚之美。晚唐诗人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也将『雄浑』列为二十四品之首,是二十四品中最重要的一品。他描绘的『雄浑』是,『大用外腓,真体内充。反虚入浑,积健为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匪强,来之无穷』。讲的是一种同乎自然本体的最高之美,也是诗歌创作的最理想境界。『七子』作品,除了整体的时空大、力量大、气魄大之外,还有一种强烈的自豪感,一种对祖国历史、文化、河山的自豪,一种对自我作品和楹联文化的自豪。故『七子』的作品,是『雄浑』、『雄奇』之外的『雄豪』。《联都》网『湖湘楹联七子专栏』门联征集一、二等奖作品这样评价『七子』:

一点灵犀,声名应许传湘楚;

两行文字,风骨何妨绍建安。

笔墨不凡,两行足令三湘誉;

光芒相映,七彩长偕一月明。

井冈山大学中文系李争光教授研究邹宗德楹联的论文《大气轮囷,意蕴奇深》等发表于多家学术刊物。李教授在论文指出,邹宗德的联作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大气,即其所作楹联流露着一股浩荡雄劲之气,虽然题材不同,主题各异,但都大笔淋漓,大气磅礴,气势豪迈,格调高昂。

如题广东清远飞来峡飞来寺:

揽月临江,禅心清远;

倚天立壁,古寺飞来。

本来寺庙环境十分幽静沉寂,何有大气可言,而邹宗德在联中用了『揽月』、『倚天』、『飞来』等词语,顿时大气浑浩,不同凡响。

如纪念谭嗣同诞辰一百三十周年联:

变法有功,回天无力,且留豪气丹心,千秋凭吊;

山河依旧,岁月已非,但看乡村城廓,万物昭苏。

此联写的虽是重大题材,但斯人已逝,变法未成,令人悲哀。为将此情化为大气,邹用笔着眼谭氏的豪情丹心,以及今日欣欣向荣之景况,便大气磅礴了。

他题北京延庆龙庆峡联亦很大气:峙滟预之奇,蕴漓川之秀,仙境九重龙庆峡;

萃江南之水,绕塞北之山,玉池千朵碧莲花。

此联尽用比喻状之,而所用之喻,皆从大处着眼,大气浩然; 滟预、 漓川、 仙境、 江南水、塞北山,雄矣大哉; 而『仙境九重龙庆峡』与『玉池千朵碧莲花』,也宏大雄丽,特别大气。

如他题华山山麓牌楼联:

万丈山峰随足下;

一梯石径逐天高。

短段十四字,不可移易地写尽了华山之美、之险、之雄,也集中体现了楹联创作的稳、工、贴、切、新、奇的精品路径,没有楹联创作的高超艺术,没有对登山活动的精深体会,没有对祖国河山的强烈热爱和自豪,很难写出这种震撼人心的大美之作!

对石印文,有人赠联:联界射雕手,

书坛飞虎军。

且看石印文赞长沙联:

少屈贾辞章安得人文古郡,无毛刘韬略不成强盛中华,稔知衣钵传承,奇材自昔推三楚;论山川雄秀岂唯岳色湘声,看区域腾飞又领莲城株市,若道资源环境,惠政如今重两型。

此联以立意高远深邃、大气雄浑而扣人心扉。长沙是著名的山、水、洲、城古邑,有两千多年历史。岳麓山、湘江水、橘子洲与长沙城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十年来,长沙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古城面貌焕然一新。全联虽没有歌山颂水之文字,但却从大人物、大事件上落笔,高屋建瓴,使人从字里行间深切感觉到长沙的古老、厚重、壮美、新锐,并引为自豪和向往,这便是立意上的大手笔。

鲁晓川文质彬彬,谦谦君子。但写起对联来,同样铁板铜琶。

如他题长沙县朱家老屋古井联:往来云过眼;今古月交心。

写一眼古井,独辟蹊径,十字之中,无一字不关乎古井,更将人世变幻、岁月沧桑之慨寄于其中,让人联想其『富贵于我如浮云』之超脱与『举杯邀明月』、『相期邈云汉』之执着。

如他为岳麓山北极轩题联:烘云调岳色;摘斗舀江声。

此联题于岳麓山北面最高处——北极峰。『摘斗』二字切合『北极峰』之名,自然天成。而尤妙者,一『烘』一『调』,一『摘』一『舀』,不但将登临所见之景、所闻之声和盘托出,更将登临绝顶之逸兴纵情抒写。

如他题二零一四年长沙市七中高考考点联:

谁能拔抑塞磊落之奇才,百载立黉庠,正合诸君圆梦想;

士当以天下国家为己任,一襟盈浩气,自然寸管挟风雷。

此联立意高远,想象阔大,寄托宏深。又如他为长沙第一师范国学会题联:贯古今道;与天地参。

每比简到四字,而意蕴无尽。人云:佳兴忽来,诗能下酒。鲁晓川之联作,亦能助人佳兴,浮一大白。

又如楚石题株洲响石亭联:月冷穿云,为天下读书人高悬明烛;石鸣惊野,愿世间开拓者再鼓雄风。

响石亭在石峰山之南,相传舜帝南巡途经石峰山时,挂在白龙驹颈下的响铃突然跌落,土地公公就将响铃收下,压在巨石之下。如今游人踏上巨石,就会听到清脆的铃声。寥寥数字,境界阔大,撑天拄地,涵古纳今!

二是清新其风。任何艺术作品的成功,首先在于构思新颖。『七子』之联,十分突出地表现了这一点。『对联十品』有『新异』之说。对联同其它文学体裁一样,有着不断创新的问题,新异风格主要表现为内容新,写作手法与众不同。对联的创新,一是要从其它文学品类中吸纳新的构思、修饰手法;二是随着汉语词语的发展,对联在用词和音调的使用上要有所更新。新异,就是领异标新也。

韶光随水逝;山色逐春来。

这是邹宗德参观韶山时的题联,此联一反只务歌颂的老话,也跳脱出一般的景物描写,并未着眼于人物的历史评价,而是别出心裁地进行时代画卷的勾勒。『韶光随水逝』,这一句下得何等警挺! 谁能够想到,谁又能有这样的艺术胆识,从时间的角度写出这样险怪惊人的一笔,刚读到这一句,简直叫人担惊受怕。而『山色逐春来』,却又别出心裁地挽狂澜于既倒,将全联振起,并推向一个极致。如此超奇的艺术构思,实在令人叫绝。

又如题邵阳市江北防洪堤安澜阁联:楼阁本寻常,看诸形胜,自出现了先忧后乐,孤鹜长天,芳草晴川,疏钟渔火,才将今古游人忙煞;昭陵添壮丽,登此层霄,但领会得召伯遗风,秋田韵味,魏源思想,蔡锷精神,可令贤愚眼界放开。

邹宗德摆脱寻常的构思,欲扬先抑地说此『楼阁本寻常』,然后虚笔一转,赋予其很高的历史文化蕴涵。这种构思空灵飘逸、雅致超奇,比一般即景实写要高明很多! 而下联又脚踏实地予以充实,将地域文化色彩肆意描述,使思想内涵达到一个新高峰。

楹联是超短诗,若寻常用笔,也不为难,但要在短短的篇幅中不落俗套地艺术构思,却是难之又难。所以当今楹联作品虽多之又多,构思新颖者却少之又少。风景联要做到立意新很不容易,因为风景是客观的,要新颖地寄托其主观意蕴,需要非常超人的眼力和高深的学养。邹宗德往往能别开生面,独出新意。

如题南昌滕王阁联:孤鹜长天,遂教一夜成名,名楼接踵,有道是: 江山也要文人捧;落霞初日,曾历千秋若故,故事如烟,无限焉: 岁月仍随赣水来。

滕王阁乃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王勃为之写了《滕王阁序》而名声鹊起。此后题联,或写其风光之美,或赞王勃序文之优。如:

我辈复登临,目极湖山千里而外;奇文共欣赏,人在水天一色之中。

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骛,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

这些联皆是从上述两个方面着笔的。诚然,滕王阁确是赖王勃之文才出名,名楼之地风景也美,题联者对此两个问题都不能回避,关键是要写出新意。邹联劈头就提出了王勃名句『孤骛长天』,可谓画龙点睛,接着马上点出『遂使一夜成名』双关语意,即作者王勃和滕王阁都赖此序文而马上成名,可谓一箭双雕。名楼胜迹,序文高妙,皆点了出来,如此两句就抓住了名楼要点。而『一夜成名』颇具新意,接着『有道是: 江山也要文人捧』就新意十分了!江山美是客观景致,而『文人捧』才是人文景观,道出了江山名楼美的关键所在。下联写此楼历史的兴废,但并不是今不如昔的伤嗟,而是『岁月仍随赣水来』,使精神为之一振,情调为之高昂。

楹联之高下,首以意胜。立意新奇,别出机杼的楹联,往往更能吸引读者的眼球,震撼读者的心灵。石印文深谙此道,在立意上做足了功夫。

如题陕西宝鸡姜子牙钓鱼台山门联:濯足近十里磻溪,云气烟霞,竟依古柏苍然老;

从头看千年钓客,江山名利,谁比先生获得多。

姜子牙磻溪垂钓家喻户晓,如单从史实着笔,容易落入俗套,难以出彩。石印文另辟蹊径,从沽名钓誉的角度切入,使对联有了全新视点。传说姜子牙钓鱼用直钩,愿者上钩。分明是故弄玄虚,借机炒作,待价而沽。所谓『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姜太公堪称鼻祖。对联上幅从视角上落笔,将思绪拉回到三千多年前的渭水之滨磻溪,云气烟霞,清溪古柏,风雨沧桑,古意苍茫。下幅从景点跳出,越千年从头细想,不问而问,古往今来为人臣者,能生前拜相、死后封神、赐土荫侯、妻荣子贵、青史留名的,没几个能比得上姜太公。这样一副对联,如悬挂在钓鱼台山门,尤能使人眼前一亮。

刘松山曾有两联题滕王阁,亦清新雅致:

高阁耸江流,帝子何寻,任凭过客常称主;

大名垂宇宙,才人无憾,更有知音每和诗。

滕王阁因一序成名,在此雄伟建筑中,包含了年少轻狂的飞扬,以及沧桑历史的感慨。首句取势,然后由帝子句发问,上联收句由古及今,将『逝者不可追』的感叹与『新人换旧人』的期盼融合在一起。下联则从诗文才名入手,使联语更加丰润。

且看其第二联:帝子才人,乾坤俯仰皆过客;吴头楚尾,今古江山一倚栏。

此联大开大阖,意气飞扬。千古风流,在作者笔下似都不值一提,下联收句尤有飞宕之气。纵观全联,这种乾坤在握、雄视古今的豪情,也正与滕王阁相仿。

再看刘松山题西樵山钟楼:朝夕叩而鸣,七二峰峦皆有答;清疏闻则悟,万千尘梦了无痕。

此联立意可称一『奇』,钟声有问,群峰作答确实大手笔。下联更言闻声悟道,发人深省。此联清丽干脆,起句用『而』、『则』顿开,正仿佛钟鸣之声。

刘松山题小乔墓:

一抔黄土掩沧桑,冬去春来,风雨不销芳草色;

千古高名归寂寞,天荒地老,江山应识美人心。

周郎与小乔,才子佳人,一大美谈。然周郎早逝,小乔守墓,又平添一段悲凉。刘松山之联起笔便有萧瑟之风,下联着墨接『芳草』二字,春花秋月,不过一抔黄土,作者的感慨并不仅仅在此停留,而用『江山应识美人心』收结,格调顿高,沉郁中亦有才子之清俊,正与小乔墓相吻合。

刘松山题沭阳虞姬公园:辟地成园,添来百顷湖光,韵事不随流水去;闻香寻梦,读取十分画意,好花常伴美人开。

傅小松题岳阳君山茶楼联:

且携青草湖中月;

来饮君山岛上茶。

此联是一副流水对,一气呵成,寥寥十四字,既讲究了对联所需要『雅』(文字典雅)、『工』(对仗工整)、『切』(切地、 切景),又具有意境美和形象美。

傅小松题君山联:有花间词派文章,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亦草莽英雄世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雅切范仲淹《岳阳楼记》和南宋钟相杨幺在此起义之事,旧句新用,信手拈来,韵味天然。

三是警策其神。追求警句是『七子』楹联的又一大特点。陆机在《文赋》中说: 『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强调诗文中佳句、警句的重要性。对联是语言艺术的集中展示,其意义蕴含和艺术技巧更需通过警句来展示。『七子』联语,往往警句迭出,使对联艺术风华绝俗。佳言、警句可分三种,一是美好情趣或美妙意境的高超展示。二是表现一种理趣,含有深厚的哲理性。三是两者皆有之。

第一种在邹宗德的联中很多,如:

一园月色和茶煮;

万古泉声带韵流。

(题长沙白沙古井公园茶艺馆)

名茶雪煮香穿石;

大麓云飘醉入壶。

(题岳麓山穿石坡临水阁)

江头明月孤舟伴;

河畔清风细柳梳。

(赠刘江河先生)

何等雅致优美!

邹宗德联表现理趣的如:

故事如烟,烟树几重藏白马;

巅峰有我,我心万丈仰青天。

(题白马山联)

润泽肌肤清肺腑;

洗冲思想长精神。

(题魏源温泉联)

思连天地风云意;

礼尚古今道德心。

(赠曾思礼处长联)

天有善缘须会意;

兵无常势可通神。

(赠贾天兵部长联)

许与三尺镔铁;

可磨一剑锋芒。

(赠许可处长联)

这些警句或表现一种为人处事的守则,或表现一种深厚的事理,反映出一种客观规律,进入了哲理深思的高层次。有的既是美句又是警句,既表现一种情趣美境,又深蕴一种理趣,如:

万里蓝天凭翼展;

一泓碧水映飞鸿。

(赠易展鸿行长)

雨后新看抽节笋;

庭前旧识垒泥身。

(偶题)

这样的句子既写出了大自然的美景美境,又深蕴理趣,情趣毕露,十分别致。

对联创作有警句,表明作者的创作已进入较高层次,不仅要有深厚的学养和艺术功底,而且要有不凡的才艺和深厚的生活体验。

且看楚石题浔阳楼联:

我本楚狂人,对九派江流,浊酒几杯谁在眼;今为江上客,踏三吴浪至,清风满袖最开怀。

浔阳楼位于江西九江市区长江之滨。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宋江醉酒题反诗、李逵劫法场等故事,使该楼名噪天下。楚石此联含义丰美,既写实又写虚,警示人最开怀是清风满袖!

刘松山题吉安市阳明书院门厅联:

其功其德其言,千古几人如壁立?

有学有思有得,四时万物自心生。

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联语意思是『有学有思』,必有『所得』。有何所得,就是『四时万物自心生』的哲理,其言其德其功巍然壁立,千古以来除王阳明外,几人能够? 『学贵得于心』、心能『生万物』,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之一。

石印文题吉安市阳明书院五贤祠联同样很有理趣:

善恶由心,门前我抱齐贤志;

后先相踵,江右谁矜破贼才。

首句切王门心学,皆言善恶由心,此种人生境界可令人顿起见贤思齐之慨。下句言阳明师徒同尊,相与媲美; 其破贼之才,江右无人可匹。王阳明有名言曰: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王阳明与四大弟子既能破山中贼,又能破心中贼。有五贤在此,江右还有谁敢自夸破贼之才啊! 『踵』虽为动词,但与『心』都属人体之物,可视为借对。

『七子』之联,寄兴则高雅,抒情则隽逸,写趣则灵动。清丽雅致,旷达闲适,令人置身一种美的氛围,周身细胞都浸润在轻松舒适里。

如邹宗德题邵阳县石脚村水口亭:

四围黛色澄湖底;

一涧清风入座中。

山光水色,涧韵清风,使人远离尘嚣,忘机出俗,境静雅来,心净闲生,堕入一种洗心涤虑的宁谧之中。

又如他题湖南新邵白云岩进山牌坊联:

揽胜悟禅机,但观岩上千秋月;

归程清足迹,犹带山间一片云。

『白云樵隐』是邵阳八景之一,自唐即为佛教圣地。风景灵秀,寺阁巍峨。『揽胜悟禅』,自是顺理成章之事。晨钟暮鼓,佛参万劫禅犹远; 黄卷青灯,道悟十年境亦佳。毕竟人生苦短,物欲横流,能悟多深皆以为佳。

当代是楹联文化发展的最繁荣时期。楹联文化的发展,是时代进步的产物,伟大时代,必能促使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楹联『七子』是近年来在湖湘大地上崛起的有广泛群众基础和影响力的楹联作家群。他们青春,他们严谨,他们雄豪,他们拼搏。在波澜壮阔的楹联大繁荣之际,『湖湘楹联七子』必能『浮舟沧海,立马昆仑』!

(721004陕西省宝鸡市宏文路218号西部工人时报社美术摄影部 赵丽颖)

猜你喜欢

湖湘楹联对联
我是湖湘儿女
孔府的年节楹联
咏“湖湘教师写作夏令营”
对联知识小问答
我与楹联缘不浅
自对在对联中的作用
我怎样教写对联
『对联』一词的出处有了新发现
楹联简史三字经(八)
楹联简史三字经(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