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50例中的应用

2016-05-24贺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综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贺伟

【摘要】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患者6min步行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可有效提升疗效,促进疾病康复,,具有普及的价值。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综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1.6+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8-0122-01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脏类疾病的终末期阶段病症[1]。当下国内形势明显呈现老龄化趋势,因此,罹患慢性心衰的人群不断扩大,每年因该病死亡的人数不断增加[2]。本次研究中,

笔者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结果证明这样的护理方式可优化治疗效果,详情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本院就医的100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2007年我国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标准,左室增大、左室收缩末期容量增加及LVEF≤40%;有基础心脏病的病史、症状及体征;有或无呼吸困难、乏力和液体潴留(水肿)等,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症[1]。对照组:男、女性患者各为28例、22例;年龄介于44.6~66.3岁,平均年龄(50.2±6.2)岁;平均病程(12.4±5.3)年;其中冠心病患者19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20例,扩张性心肌病转折11例。观察组:男、女性患者各为29例、21例;年龄介于45.1~67.5岁,,平均年龄(48.3±8.5)岁;平均病程(13.7±4.7)年;其中冠心病患者2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18例,扩张性心肌病转折1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给患者分别发放健康教育手册,积极回答患者以及家属的与疾病相关的内容,对患者进行生活和护理指导。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如下:

1.2.1心理干预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症较为复杂,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会造成较大的影响,治疗所需的费用较高,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这就导致患者容易出现抑郁、焦虑和烦躁的情绪,部分患者还会对治疗产生消极的态度,因此,护理人员要及时安抚患者,帮助他们缓解忧虑,使他们能燃起与疾病战斗的信心,同时,护士需经常鼓励患者,多讲解成功的病例激励患者治疗。对待患者提出的问题,应用亲切、和蔼的态度耐心的回答。

1.2.2健康教育护士应多收集心衰资料,并主动为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给家属介绍一些简易的日常护理方法,使患者对慢性心力衰竭有一定的认识,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如何防治慢性心力衰竭,督促患者配合治疗和护理;定期组织患者参加健康知识讲座。

1.2.3日常护理干预患者需要禁烟、禁酒;饮食要有规律,保持少食多餐的进食方式。选择低糖、低脂的食物,多食用富含粗纤维的食物,例如:水果和蔬菜,避免便秘发生。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病房的通风、整洁和舒适,给予患者一个安静的恢复环境。根据病情调整患者的体位和床头高度。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有氧运动,每周保持在3~6次,运动强度以轻微疲乏、出汗和气喘为宜。

1.3观察指标护理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前后6min步行情况。

依从性评价标准:全面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的为完全依从;基本能配合医生进行治疗的患者为一般依从,不配合医生用药或不愿意主动服药的患者属于不依从情况[3]。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汇总并作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χ 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6min步行情况比较观察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2。

3讨论

慢性心衰是多类心脏病的晚期阶段,导致人体心脏器官的射血功能衰退,同时,令左心室出现充盈情况。慢性心衰患者的心排血量降低,肾脏血流量也在不断地减少,由此导致患者心肌的收缩能力不断增强[4]。心力衰竭患者的炎性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水平都因为病症的发展而升高,导致患者的心室纤维化和心室扩张现象出现,最后使心脏泵功能衰竭日益明显。常规的护理已不再适用于临床,而是需要综合护理干预配合治疗,帮助患者生理、心理等方面状况得到一定的改善。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在心功能评价和治疗依从性方面均和对照组呈现明显差异,由此可知,该护理方法有效可行。

综上所述,临床应用综合性护理对策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提升疗效,缩短病程,为患者争取更好的预后,具有普及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7年我国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S].

[2]林凯思.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状态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 护士进修杂志,2013,14:1298-1299.

[3]张净,方伟,王燕.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负性情绪、自我管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14,34:95-98.

[4]冯静.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影响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14,01:53-54.

(收稿日期:2016.02.17)

猜你喜欢

慢性心力衰竭综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产后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探析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