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郭宝荣教授治疗女性更年期脱发经验举隅

2016-05-24杨洋赵泉霖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临床经验

杨洋+赵泉霖

【摘要】历代医家对脱发的病因病机有着各自不同的认识,如血虚致脱、血热脱发等,并提出补益气血、清热养阴、祛风除湿等相应治法。近年来脱发逐渐成为许多更年期女性的一大困扰,然对更年期脱发历代文献却并没有系统的认识。本文通过总结郭宝荣教授临床实践过程中治疗女性更年期脱发的典型病案,以飨同道。

【关键词】脱发;女性更年期;肝肾阴虚;滋阴养血;临床经验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8-0032-01

郭宝荣教授在治疗糖尿病等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方面有独到见解。笔者选取郭宝荣教授以滋阴养血法治疗更年期女性脱发的病案,以飨同道。

1中西医认识

现代医学认为脱发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其中脂溢性脱发和斑秃的发病率最高。脂溢性脱发的临床表现多为头发油腻、伴瘙痒和头屑,前额及头顶的头发逐渐稀疏变细,继而形成高额。斑秃,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的非瘢痕性脱发,可发生于各年龄层人群,以青壮年多见。临床表现多为局限性的斑片状圆形或椭圆形的脱发,少数患者病情较严重,可出现全秃、普秃或匍行性脱发等。

中医关于脱发的记载已久,最早可见于《黄帝内经》,称之为毛拔、发落、发坠。隋代《诸病源候论》中认为:“若血盛则荣于须发,故须发美,若血气衰弱,经脉衰竭,不能荣润,故须发脱落”。此外,元代张从正的《儒门事亲》云:“人年少发早落或屑者,此血热太过也” [1]。

2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脱发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历代医家对此也各有见解。秦汉至隋朝时期,对脱发病因病机已有初步认识。当时医家大多认为脱发的主要病因是自身体虚及风邪侵袭,主要病机为肝肾不足,气血虚衰;唐至明朝时期,主要从血论治,运用补益气血、清热养阴、祛风除湿等方法治疗脱发;清朝至新中国成立之前,各医家在总结完善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对脱发的病因有了新的认识,开始从瘀血论治脱发;近年来对于脱发的认识更是百家争鸣,治疗方法也南北各异[2]。

郭宝荣教授认为脱发的治疗应从血论治,“发为精血之余” 一语出自明代张景岳《类经》,文中指出:“ 肾属水,肾藏精,骨藏髓,精翻同类,故肾合骨,发为精血之余,精髓充满,其发必荣,故荣在发。”头发的营养主要来源于血,血气充盛则头发茂密色黑而有光泽;肝血不足以及肾气虚则头发变为苍白、易于脱落[3]。《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云:“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女性在更年期前后肾气渐衰,天癸渐竭,冲任二脉虚衰。气能生血,气为血液化生的动力。精气不足则血液失去生化之源,可致血虚。女性更年期前后诸证的大多病因都是以肾虚为本,肾阴不足,又因肝肾同源故血虚而发失濡养。郭宝荣教授认为女性在更年期脱发的主要病机为肝肾阴虚,气血不足。在此理论基础上郭宝荣教授结合临床经验提出了以补益肝肾、滋阴养血法治疗女性更年期脱发。组方:生地12g,熟地12g,当归15g,白芍15g,川芎12g,制首乌12g,云苓12g,薏苡仁15g,百合15g,合欢花9g,醋鳖甲12g,炙甘草6g,侧柏叶12g,墨旱莲12g。

3病案举例

患者宋某,女,50岁。2015年6月10日于郭宝荣教授门诊初诊,脱发1年余,加重1周。近一年来面色晦暗,两颧骨处出现少量黄褐色斑点,头发干枯无光间有白发,脱发数量增多,洗头时尤甚,伴头皮瘙痒及少量头屑。停经半年余,午后多有烘热汗出,伴心烦急躁易怒等表现。纳可眠差,入睡困难。小便色黄,大便1~2日一行,质黏腻。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

辨证:更年期脱发,证属肝肾阴虚型。

治则:滋阴清热,养血生发。

处方:脱发方(生地12g,熟地12g,当归15g,白芍15g,川芎12g,制首乌12g,云苓12g,薏苡仁15g,百合15g,合欢花9g,醋鳖甲12g,炙甘草6g,侧柏叶12g,墨旱莲12g)加炒酸枣仁30g,夜交藤12g,杜仲12g,徐长卿12g,土茯苓15g,浮小麦30g,地骨皮12g。服上药7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并嘱患者正视更年期特殊的身心变化,注意调畅情志,适度运动,起居有节,多食豆类、牛奶、新鲜蔬果等,少食油腻、肥甘,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并坚持温水洗头,保持头部清洁。服上方7日后复诊,患者自述脱发数量减少,多汗症状减轻,仍感眠差多梦,且眠浅易醒,醒后难再入睡等。上方去甘草、徐长卿加煅牡蛎24g,余不变,继服7剂后再诊,患者脱发明显好转,睡眠质量改善,郭宝荣教授嘱患者注意调节情绪,保持身心愉悦,上方加郁金9g,玫瑰花9g,再予7剂。随诊半年未再复发。

按语:脱发方由四物汤加减而成,方中生熟地、醋鳖甲、盐杜仲入肝肾经,滋阴养血,补肾填精以滋先天;茯苓、薏苡仁、炙甘草则可补脾和中,培补后天之本;当归、川芎乃辛香行气之品,通经活血之用甚佳;制首乌归肝肾经,除可补益精血外还有乌发的功用。白芍,性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具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功用。侧柏叶苦涩性寒,善清热凉血,也可生发乌发,《本草纲目》云其主治“头发不生”[4];旱莲草,性味甘酸寒,归肝肾经,滋阴益肾、凉血止血。《本草从新》记载该药具“止血、固齿,功善益血凉血”作用。诸药配伍,共奏滋阴清热,养血凉血之功。

总之,郭宝荣教授在滋阴养血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灵活加减,若皮肤瘙痒,加入土茯苓、徐长卿等;若伴失眠者,加用炒酸枣仁、夜交藤、煅牡蛎等;若潮热多汗则加浮小麦、地骨皮等,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标本兼治。

参考文献

[1]占永久,詹业顺,张晓杰.“止血”治脱发——“发为血之余”之理论发挥[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5):1524-1527.

[2]赵洁,张宇明,荆月藜,等.中医治疗脱发的历史沿革[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9(1):8-10、19.

[3]李宗林,尹思源,张茂平.从“发为精血之余”辨治脱发[J].新中医,2009,41(1):102-103.

[4]陈兴芬,单承莺,马世宏,等.侧柏叶化学成分、生理活性及防脱发功能研究进展[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0,29(3):1-5.

(收稿日期:2016.03.02)

猜你喜欢

临床经验
孙志广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经验
张淑芬辨治血瘀型崩漏的临床经验
厉健运用少腹逐瘀汤治疗慢性盆腔痛的临床经验
曹奕治疗丹毒临床经验
张艳治疗胸痹临床经验
张介眉治疗冠心病临床经验
闵晓俊教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肝损害临床经验
温补法治疗痞满临床经验
蒙医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经验
伍光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