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铜陵博物馆铜文化内涵的几点思考

2016-05-24周阳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6年5期
关键词:酒器青铜

周阳

【摘 要】现代博物馆的功能性除了社会教育之外,越来越体现出其别具一格的地方特色。铜陵博物馆新馆是以青铜为主陈列的展览,与铜陵本地底蕴深厚的铜文化息息相关。本文试以若干馆藏青铜文物为切入点,展开对铜陵铜文化内涵的思考,以期将贯穿古今的铜文化加以弘扬并传承,更好地服务于博物馆的传播与发展。

【关键词】铜文化 古铜都 青铜 酒器 饕餮纹

众所周知,铜陵是一个久负盛名的古铜都,矿冶历史始于商周、盛于汉唐,数千年延绵不断。作为青铜故里,铜陵的铜文化内涵非常丰富。笔者系铜陵博物馆讲解员,现试以馆内几件珍贵馆藏文物为切入点,浅谈关于铜文化内涵的几点思考,以供广大文物爱好者交流品鉴。不足之处恳请不吝指正。

铜陵因铜得名,以铜兴市。根据考古发掘和史料证实,我们的祖先早在夏代的中晚期就已经在铜陵及周边地区开始了铜的开采、冶炼和铸造。从夏商周,到秦汉、唐宋元明清,一直延续至今。在将近4000年的文明史中,铜陵区域铜的开采、冶炼、铸造历史从未间断。铜陵博物馆坐落于铜陵市西湖新区湿地公园东南面,占地面积90亩,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以铜文化为展览主题。馆藏文物5000余件,其中青铜器近300件。铜陵博物馆的建筑外观由华南理工设计院设计,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团队相同。整个博物馆的外形由圆弧形建筑和方块形建筑构成(见图1),蕴含了三层含义:其一为“天圆地方”。先秦时期“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传承至今,已被建筑学广泛吸纳。例如诸多徽派建筑中可见方形的院子里有圆形的水池,也是天圆地方的寓意。其二为“器与范”。右边方块形建筑寓意古代铸造青铜器所用的“范”,即模子,它代表了规范与法治。而左边圆弧形建筑寓意用范所制作出来的器物,它代表着道德与文明。所以器与范的结合,也体现了青铜文明礼制与法治相统一。其三为“以史为鉴”。左边圆弧形建筑是由3000平方米的菱形青铜板拼装而成的铜幕墙,用铜量50吨,是国内目前最大的圆形铜建筑。它的原型为春秋时期的一件水器——龙耳鸟纹鉴。由于当时铜镜尚未盛行,古人用鉴盛水,“照容貌,正衣冠”,起到镜子的作用,故有成语“以史为鉴”,即以历史为镜子。这样的设计反映出铜陵博物馆以铜为镜,映照出铜陵3000多年青铜文明的发展进程。

铜陵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为商代早期的一组酒器——饕餮纹爵、饕餮纹斝(见图2、图3)。这一组酒器是1983年12月出土于铜陵市西湖镇,是本市乃至整个皖南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青铜器皿,距今已有3500多年。爵是古代的酒杯,斝相当于分酒器。斝的上部有两个柱帽,中间可插一张过滤网,用以过滤酒渣。因古代的酒为果酒和米酒,酿造得不够精细,饮用之前需以此过滤。过滤之后倾倒进爵中饮用,故而该组酒器为配套使用。爵的腹部及斝的颈、腹部皆有明显的饕餮纹饰。该纹饰为先秦时期青铜器皿上的典型纹饰。乍看威严凌厉,具有震慑力和神秘之美,实则是古代贵族身份与地位的象征。细观饕餮纹爵,上部有一个菌形柱帽,右部有流,说明是从右部饮用的。饮用之时,菌形柱帽刚好可以抵住鼻梁,起到防止暴饮过量的作用,说明古人已有饮酒适量的概念。爵和斝的外表皆呈铁锈色,与铜陵铜矿石含铁量高的现象相吻合,说明此二器不仅为铜陵所出土,更是在铜陵本地铸造。试想,早在3500多年前,铜陵这里就已经可以铸造出如此精美的青铜制品。而铜的冶炼铸造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充分反映出铜陵此地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古铜都。

青铜展厅是铜陵博物馆的主陈列,展厅内青铜器皿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除了镇馆之宝,另有几件同属国家一级藏品的青铜文物同样具有很高的文物及史学价值,从外观到内核也都十分值得考究。如西周时期的双柱爵杯,该爵亦为酒杯,年代晚于饕餮纹爵,造型上类似却有不同。杯口上方两个凸起的柱,喝酒时对着眉心,有暗示的作用。柱,亦为“停住”,同样是古人饮酒适量的观念体现。柱帽上的纹饰,学术上称之为“漩涡纹”,而今被起了一个非常文雅的名字:祥云纹饰。故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纹饰可以说也是这种千年古文化的一种传承。该爵的造型是仿生的,杯体下部的三足细长而尖,像鸟的爪子;杯口前部的口沿尖细,像鸟的喙;杯口后部的流,像鸟的尾巴;杯体底部为卵形,与很多平底的酒杯不同。所以整件器形像一只鸟。鸟是商代的图腾,其表现在商末和西周初期的“带纹期”饕餮逐渐让位于凤鸟,成为主题纹饰。凤鸟的造型表现出一种静中见动、神秘莫测的内在潜力,有随时向外发展的一种力量,从美学角度看各部位都有不同的运动线条。此器中,鸟的足、嘴、尾、身等一应俱全,除足稍有写实感外,整体上凸显了神秘化的装饰趣味。凤鸟造型的青铜器皿,独具时代特征,也更富艺术的魅力。

龙柄盉是西周时期的调酒器,造型清新活泼,一改当时中原青铜器雄浑凝重的风格(见图4)。上部盆形敞口,颈部为一周变形窃曲纹,下部鬲形三袋足,曲柄仰起,顶端为龙首。龙首呈回顾状,似回头看杯中所酿美酒,可谓匠心独运。一说,龙在古代为天子,天子回头看意为告诫大臣们在饮酒作乐时也不要忘记国家社稷;另一说,龙为水神,杯口亦有律动的水波纹与其呼应,可证为水器。

从饕餮纹爵、饕餮纹斝,到双柱爵杯、龙柄盉等,这些酒器无一不与我国悠久的酒文化、饮食文化密切相联。而铜陵作为商周时期铜原料产地,通过“金道锡行”,使铜、锡这些铸造青铜器所必需的原料以北上入贡或交易的方式输送到了中原地区,并由此创造了“吃喝”的文化,开启了“吃喝”的文明。

而今的铜文化是深深根植于每一个铜陵人心中的文化烙印,从《丰收门》到《起舞》,从《四喜铜娃》到罗家村大炼渣,从城市雕塑到建筑纹饰,到处都是铜元素,点点滴滴皆是铜文化。城市中央、大街小巷、社区公园,随处可见铜雕塑,这些满蘸铜文化、饱含铜特色的城市雕塑已然成为铜陵整个城市的形象符号,更是铜陵历史文化、现代产业、精神风貌的有形载体。铜陵人民上班放学、遛弯逛街,走到哪都能感受到古铜都铜文化的浓厚氛围。正如铜都精神所述,勤劳智慧的铜陵人民从古至今都秉承着“古朴厚重,熔旧铸新,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优良传统,不断推进和诠释着青铜文明的发展进程。铜陵是1956年依矿建市,至今已近花甲之年。回顾60年的发展蜕变,铜陵从未停下前进和创新的步伐。然而上溯到商周时期,铜陵此地的历史早在3500多年前的青铜器皿上就已悄然叙写。尽管地名几经更改,千余年来这里一直是长江流域著名的产铜区,更是历朝历代的造币中心。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在此地汉设铜官,我国历史上第一任冶金部长在这里诞生。新中国成立之初,1953年5月1日,新中国的第一炉铜水、第一块铜锭在这里诞生。古老而年轻的铜陵正以蓬勃之姿,继往开来之势,不断散发出青铜文化的魅力气息,印证着中国古今之铜都的美誉。

铜陵博物馆正是吸纳并呈现铜陵铜文化的窗口,其主体建筑恢宏大气,内部展陈丰富多彩。铜陵博物馆新馆自2014年12月底落成开馆以来,至今已接待中外游客40余万人次,参观者普遍对铜陵博物馆给予了较高评价。目前馆内对外开放的五个展厅,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了铜陵本土的铜文化内涵。陶瓷厅清新淡雅,木雕厅古色古香,青铜厅古朴厚重,铜工艺赏心悦目。2016年1月4日,枞阳县划归铜陵市管辖。为加强枞阳与铜陵的历史文化交流,铜陵博物馆特别推出了“枞阳历史与文化特展”,充分展现枞阳地区从先秦时期到明清时期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未来,铜陵博物馆将立足本地实际,突出铜文化特色,申报中国铜博物馆,打造全国唯一的以铜为主题特色的展览陈列,以期更好地传承并发扬铜陵贯穿古今的铜文化。

(作者单位:铜陵市博物馆)

猜你喜欢

酒器青铜
生僻字里识青铜
留情多在酒杯间
青铜之光
青铜史 [外一首]
查酒驾
《说文解字》中的酒器文化
青铜古鼎
B4RM4N智能调酒器
快速醒酒器
元代磁州窑的“梨花白”酒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