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地基桩基础处理方法及特点探讨

2016-05-23冯永刚

建材发展导向 2016年3期
关键词:碱液桩基础压实

冯永刚

摘 要:建筑工程地基桩基处理方法在工程应用研究中受到了广泛的讨论。文章针对几种常见的地基桩基处理方法:换填料层法、压实法、碱液法和打桩法做了简要的概述和特点分析,概括出了不同方法的不同特点。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处理

对建筑工程而言,地基桩的处理是一个工程建筑质量的最基本、最关键的先决条件,在质量得到保障后,再考虑工程造价的成本缩减、工程工期的缩短等问题。因此,地基桩基础的处理方法需要实事求是,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好地形、土质等条件的局限性以及使用范围等。土质条件得到了改善,地基的承载力自然就提高了。以下介绍四种最典型的具体处理方法。

1 换填料层法的处理方法及特点

有些建筑工程的地基底面存在部分或全部软土层,这种地基底面对建筑很不利,会在后续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因此需要将这些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软土层处理掉,同时填充上强度大,透水效果好且耐腐蚀性好,不易压缩的优质材料,如工业废料,廉价且可以为环保作出贡献;还有砂卵石、灰土和素土等天然石材效果都很好,将这层填层压实后就可成为坚强的持力层了。

这种换填料层的方法的特点是这些好的填层材料可以防止建筑物的沉降,提高基桩的承载力。同时高密度透水性能良好的材料可以防止天然黄土层被地下水浸泡,加速软土层的排水从而凝固,克服了一些建筑材料的冻胀,也可避免膨胀土的膨胀。当然,要是黄土容易湿陷实在不好加固处理,则还是换为素土、灰土等。这种方法还有一个很好地优点,就是对环境几乎不造成任何污染,大气、水质、噪声及地面泥浆等污染几乎没有,仅有少许影响不大的振动感。

2 压实法的处理方法及特点

压实法是指通过碾压的方式,将各种大颗粒和小颗粒的材料填充物,充分混合压实在一起。这是因为孔隙率过高时造成空间的浪费和地基桩承载力降低。因此,当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土质填充混合物物的孔隙率较大时,就可以通过充分混合碾压来降低其孔隙率,加大填充物的密度,这样,建筑的地基桩含水率和密实度都可满足建筑施工标准的要求。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碾压的质量被影响的因素很多,施工起来步骤也繁琐复杂。在对建筑工程的地基施加压力时,其地基压实度受填充物材料的种类,材料的透水性,分层施压的层数、厚度、次数和方法等影响。当然,碾压机的功能和种类也影响着压实度。不过,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使用范围广泛,也能克服工地土质松软的缺点,其实更为适用在疏松土质。在公路,机场、铁路,以及近水区的堤坝和码头等地的地基建筑施工,都适用压实法。

3 碱液法的处理方法及特点

碱液法是指将氢氧化钠溶液注入到地基中,通过碱液与黄土里的各种物质产生一定的化学反应,产生胶结物来牢固地凝结土颗粒,特别是在易湿陷的黄土地基,凝固效果更加显著。地基得到加固,土质强度也增加了。施工的时候,必须测量好灌注孔之间的水平距离,孔径在60~100mm之间,孔中先铺垫一层小砂石直到灌浆管划好的标高线。配制好碱液浓度,控制好碱液温度,灌注的时候安排好灌注速度和顺序等。

此种方法的特点是不适用于长期被酸性污水浸泡的地区,且最好使用于加固深度不需要很深的地区。碱液法需要的施工机具设备比较简单,施工的步骤也容易实施,所需的材料价格便宜且易得,浆料硬化速度快,得到的土质材料强度高。

4 打桩法的处理方法及特点

打桩法又分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和粉体喷射搅拌法。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是提高土地承载力较好的方法,将碎石块,粉煤灰等材料,通过水泥充分混合搅拌而形成粘结度、强度和硬度都很高的桩。同时,将一定厚度的基础垫层铺接在桩顶上,以保证负重的均衡度,桩和基础一起承重,形成复合地基。这种打桩法适用在表面土层黏性很强的地区,把桩打到最下面的硬土层为止;也适用于砂土和粉土、素土等疏松行土质条件的建筑地基。对于可液化的特殊地基,应采取碎石桩多桩分布,增多承受力点。这种石桩又叫端承桩。它的特点是应用灵活性较高,可以根据当地经验或者实际试验后确定是否适用,因为不同的地基做出来的水泥煤灰石桩的承载特性具体要求不同。当然,因其受力和变形特性良好,不易变形、稳定,施工方法简单易于实施,也满足一定的承载力要求,广为建筑工程采用,社会和经济效益都很好。

粉体喷射搅拌法与碱液法原理相似,都是利用材料的混合产生一系列化学、物理反应,达到使土质性状得以改善和加固等目的。将原位土和生石灰粉、性能良好的颗粒状加固材料水泥用在软土地基里进行搅拌混合。凝固后的地基强度和承载力也得到了改进。这种方法优点显而易见:加固水泥材料易获取且价格经济实惠。粉喷桩技术发展的越来越好,它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地基、路基的填土率;建筑施工后的下沉程度也减弱了,软土地基的强度和硬实度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5 结语

众所周知,基础的施工其实是一个资金极其密集的行业,挖土、填土、打桩以及地基的处理等等,工程量一动则金额巨大。虽然我国的建筑工程基桩基础的处理技术越来越纯熟,研究也日益深入,实践性的工程众多,通过不断试验进行技术的创新和改进,保证了工程的质量。所有的工程项目施工目的都一样,在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量节约施工成本,缩短工程工期,降低各种材料和施工的造价,从而达到最终的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马艳华.建筑工程地基桩基础处理方法及特点探讨[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22):176.

[2] 李展翘,徐兴业.建筑工程地基桩基础处理方法及特点探讨[J].民营科技,2015(02):140.

[3] 权晓雷.试析建筑工程地基桩基础处理方法[J].江西建材,2015(13): 84-89.endprint

猜你喜欢

碱液桩基础压实
液化气深度脱硫系统对液化气脱后硫含量的影响
抓落实要“放权赋能”——要压实责任,不要“层层加码”
氯乙烯合成废碱液的循环利用研究
桩基础古今之用
CFG桩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探讨
振动压实法在水稳配合比设计中的应用
一场直面问题、压实担子的大考
盐水工序碱液输送系统泄漏原因及解决措施
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对鄂尔多斯长8储层的影响
液化气脱硫醇装置提高碱液利用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