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液压整体提升技术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2016-05-23叶建法吴玉彪

建材发展导向 2016年3期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施工

叶建法 吴玉彪

摘 要:在建筑工程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背景下,钢结构工程吊装技术也有了新的发展,液压技术由于其本身具有施工时间短、施工效率高及施工成本低等一系列优势,在当前的超高层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关键词:液压整体提升技术;超高层;建筑施工

液压整体提升技术利用计算机控制系统,可以对建筑整体结构进行高度上的提升,该项技术是当前建筑工程领域比较常见的施工技术。采用液压整体提升技术可以在提升运送较大结构的过程中,严格控制操作技术,这对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液压整体提升技术在整体结构提升方面效果非常好,当前已经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焦点。

1 液压整体提升系统的工作原理

对于高层及超高层建筑施工来说,对液压整体提升技术进行应用是非常重要的,这项技术的应用需要利用液压整体提升系统来得以实施,液压整体提升系统是指利用刚性立柱和柔性绞线承重,同时还要利用计算机核心控制大跨度提升建筑结构,进而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将一系列工序自动完成。该系统还具有对故障进行报警和显示的功能,如果施工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可以及时进行报警。液压整体提升系统集传统和现代技术于一身,在提升过程中上锚具将钢绞线夹紧,同时下锚具松开,将主油缸伸出,这样就将上锚具、钢绞线及钢桁架等提升上去。主油缸伸出以后,下锚具将钢绞线夹紧,这样网架或者钢桁架的高度就保持不变,上锚具松开以后随着油缸伸缩,上下锚具均紧松,逐步将钢绞线拔上去,这样网架和钢桁架也随之上升。

2 液压整体提升技术的应用

该工程共由2栋高层组成,其间为连廊结构,连廊由3榀钢结构桁架构成,结构提升的重量共700吨,最大安装高度是180米,两栋塔楼的连接位置为45层和50层,利用打截面钢结构连接塔楼与连廊结构。

2.1 控制连廊钢结构稳定性。可以预先对提升安装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应力状态与结构形变进行调整和控制,在连廊钢结构端部及中间段提升、组装拼接之前,为了对局部应力状态进行改善,同时达到控制局部变形的目的,可以临时加设加固构建及相关支撑结构。

2.2 控制液压提升力。将桁架部分提升至13米高处,然后安装桁架底部的吊挂结构,最后对整体结构进行提升,这里注意提升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精度得到合理调整与校正以后,应利用钢丝绳和导链将结构连接起来,利用这种方法不仅安装与微调的开展非常方便,同时水平摆动也得到了约束。为了保证结构单元整体在提升过程中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应避免受到暴风等恶劣天气的影响。

2.3 同步控制提升。同步控制提升不仅要保证液压同步提升系统本身的功能,同时还要对液压回路中的液压自锁装置和机械自锁系统进行有效设置,对测量点进行确定的过程中,首先应在每个吊点下面确定提升位置,然后在提升过程中还要有效控制激光测距仪,每提升一段距离后应测量其绝对高度,并利用手动的方式对高度进行调整,尤其是当预设数值比最大高差小时。值得注意的是,不管在任何情况下被提升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都是第一位的,同时还要对钢绞线的锁紧时间加以控制。

3 液压整体提升的控制要点

3.1 提升控制要点。提升控制的关键在于先对同步吊点加以控制,在每台液压提升器上安装一套位移同步传感器,这样可以在提升过程中针对每台液压提升器的位移和一致性进行测量。同时,还要利用主控计算机对传感器位移检测信号的差值进行控制,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提升过程中的一致性。

3.2 将分级加载提升。提升连廊钢结构单元以各提升吊点返力值为提升依据,该值是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经过计算得到的结果。在提升过程中,应逐级对各部分的具体情况进行确认,如果不存在异常情况,可以将结构离地作为标准继续进行加载。在试提升过程中,每加载完成一级,应针对上下吊点结构、连廊结构及上吊点结构变形等相关情况进行检查,检查过程中可以暂停提升操作,同时还要对临时支撑结构的稳定情况进行检测,如果检测过程中一切情况均正常,才能进行后续的试提升工作。在连廊结构将要与地面分离的阶段,可能存在不同步的情况,对此,一定要严密观察各点的离地情况,并注意适当降低提升的速度,为了保证各点同步,可以提升单点动。

3.3 均衡吊点油。为了保证上下吊点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在提升过程中应保证对每个提升吊点液压提升器施加的油压是均衡的。利用恒定的驱动力作为主要标准,将所有吊点向上提升。

3.4 离地检查与姿态调整检查。当离开拼装台架以后,首先应将连廊结构稳定好,然后对提升设备、临时支撑称重体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检查,注意检查工作应该在连廊结构空中停留超过12小时以后才能进行。可以利用液压提升系统设备对各吊点高度进行调整,各吊点离地距离可以利用测量仪器对其进行检测,同时对各吊点相对高差进行计算,并利用水平标准对连廊分区结构进行处理。

3.5 卸载就位。卸载过程中应从卸载速度较快的点上将荷载向速度较慢的点上转移,以卸载前的吊点载荷为基准,标准为百分之十,对所有吊点进行卸载。卸载载荷中个别点超载可能会造成局部不平衡问题的出现,应利用计算机对各吊点卸载速度进行监控,并注意调整速度,经过这样反复以后,两端分段结构分担了连廊中间分散的自重荷载,这样一来整体提升安装才得以结束。

3.6 提升过程调整。在提升或下降过程中应按照实际需求对单台提升器进行微调整,同时还要对姿态进行微调整,利用毫米级作为标准对液压提升器进行微调。在开始调整之前,可以利用手动模式代替计算机模式,完成自动模式的切换。

3.7 提升过程监控。对提升过程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应注意对连廊结构整体性、安全性的确认,注意检查应在整个同步提升过程中进行。液压动力系统的监控重点在于油路泄漏情况、电磁阀线圈温度变化及系统压力变化等情况。提升工程中最重要的部件为提升承重系统,重点应对管接头、导线及锚具等进行检查。

4 结语

综上所述,液压提升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可以将自身的技术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从最大程度上提升施工效率。液压提升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技术人员应充分掌握相关施工工艺与技术要点,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应结合施工质量要求及施工特点,合理制定施工方案,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技术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最终促进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龚剑,朱毅敏,徐磊.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结构施工中的筒架支撑式液压爬升整体钢平台模架技术[J].建筑施工,2014(1).

[2] 任玲华.液压整体提升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装饰(理论),2014(2).

[3] 邹伟.液压整体提升技术在深圳某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2(6).

[4] 陈波,李文睿,夏志材,郭远龙,张照.超高层建筑单液压柜控制整体爬升木模板施工技术与创新[J].施工技术,2015(1).endprint

猜你喜欢

超高层建筑施工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超高层建筑施工垂直运输方案及管理
高烈度区超高层结构选型探讨
某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
浅谈超高层建筑结构经济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