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凝土裂缝成因与防治措施研究

2016-05-23范来东

建材发展导向 2016年3期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防治成因

摘 要:本文主要从混凝土裂缝的分类、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分析、预防措施以及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成因;防治

混凝土裂缝现象随着城市建筑的逐年递增也越来越严重,本文就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

1 混凝土裂缝的分类

1.1 塑性收缩裂缝。塑性收缩是指混凝土在浇筑后凝结之前,表面因水分蒸发失水较快而产生的收缩。此种裂缝多在新浇注的混凝土构件暴露于空气中的上表面出现,一般在干热或大风天气出现,裂缝形状不规则、长短宽窄不一、呈龟裂状,互不连贯。商品混凝土施工中为了满足可泵性、流动性,混凝土的坍落度和砂率比普通混凝土大很多,早期强度低,所以其水分特别容易散失,表面更容易形成塑性收缩裂缝。

1.2 干缩裂缝。干缩裂缝多出现在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完毕一周后或混凝土养护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混凝土受自身材料、外部条件的影响,在凝结硬化过程中水分蒸发流失而产生体积收缩,在混凝土内部产生较大的拉应力从而出现裂缝,并且这种干缩裂缝是不能恢复的。

1.3 温度裂缝。温度裂缝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或温差变化较大地区的混凝土结构中尤其突出。混凝土浇筑后,在凝结硬化过程中,水泥遇水发生水化反应并产生大量的水化热。由于混凝士的体积较大,内部聚积的水化热使混凝土内部温度急剧上升,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这样就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在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而在混凝土外部产生拉应力,由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很低,拉应力超过一定限值后就会在混凝土表面出现温度裂缝。如果出现应力集中,裂缝会进一步发展导致结构发生破环。

1.4 施工操作中引起的裂缝。在施工中,由于工人操作不当,不按工序施工等原因(如:支模板时刚度不够、混凝土分层或分段浇筑接头处理不好、拆模过早等)导致出现混凝土裂缝。因此应严格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提高工人质量意识,加强管理。

2 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分析

2.1 温度裂缝。混凝土材料一般都具有热胀冷缩的特点,在混凝土的施工中当温差变化较大,或者是混凝土受到寒潮的袭击等,会导致混凝土表面温度急剧下降,而产生收缩,表面收缩的混凝土受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将产生很大的拉应力而产生裂缝,这种裂缝通常只在混凝土表面较浅的范围内产生。温度裂缝的走向通常无一定规律,大面积结构裂缝常纵横交错,梁板类长度尺寸较大的结构,裂缝多平行于短边,深入和贯穿性的温度裂缝一般与短边方向平行或接近平行,裂缝沿着长边分段出现,中间较密,裂缝宽度大小不一。

2.2 地基不均匀沉降。沉陷裂缝的产生是由于结构地基土质不匀、松软或回填土不实或浸水而造成不均匀沉降所致,或者因为模板刚度不足,模板支撑间距过大或支撑底部松动等导致,特别是在冬季,模板支撑在冻土上,冻土化冻后产生不均匀沉降,致使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

2.3 混凝土材料的配制问题。从实践来看,混凝土施工裂缝在很大程度上是因配置上的混合比例控制不当引起的,标准水灰配比是0.24~0.38,最低限度也要保持在0.6以下。如果使用同样的水泥,水灰比例就直接决定着混凝土强度等级,水泥搅拌过程中,所需水量仅是水泥总重量的1/4.但为保证其流动性与混凝土浇灌的质量,水灰的比例也会应当相应的提高一些。

2.4 设计不合理。建筑工程设计方面不合理,就会引起建筑物混凝土开裂。主要表现为:没有认真按照规范规程要求进行放裂缝设计,有时即使有防裂缝措施,但是不能满足规范的要求,使裂缝得不到有效控制,影响美观和使用;有时设计时不设伸缩缝,导致沉降过大,墙体开裂;另外,还存在墙砌体强度不够的现象。

3 预防措施

3.1 材料选用。水泥:应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严禁使用安全性不合格水泥。粗骨料:宜用表面粗糙、质地坚硬的石料。级配良好,孔隙率小,无碱性反应;有害物质及粘土含量不超过规定。细骨料:宜用颗粒较粗、孔隙较小,含泥量较低的中砂。外掺料:宜采用减水剂等外加剂,以改善混凝土工作性能,降低用水量,减少收缩。

3.2 配料。配合比设计:采用低水灰比、低用水量,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禁止任意增加水用量。配制混凝土时计量应准确,要严格控制灰比和水泥用量,搅拌要均匀,离析的混凝土必须重新拌匀后,方可浇灌。

3.3 配筋。钢筋配置应严格按施工图施工,尤其重视以下各点:(1)从塑性铰区延性考虑钢筋品种、规格、数量的改变、代用,必须考虑对构件抗裂性能的影响,做到强度弱梁。(2)钢筋位置要正确。保护层过大或过小都可能导致混凝土开裂,钢筋间距过大易引起钢筋之间的混凝土开裂。

3.4 模板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预防,在模板工程中应注意以下各点:(1)模板构造要合理,以防止模板各杆件间的变形不同而导致混凝土裂缝。(2)模板和支架要有足够的刚度,防止施工荷载(特别是动荷载)作用下,模板变形过大造成开裂。(3)合理掌握拆模时间,拆模时间不能过早,应保证早龄期混凝土不损坏或开裂。但也不能太晚,尽可能不要错过混凝土水化热峰值。

4 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

4.1 掺入粉煤灰等外加料与外加剂。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的粉煤灰后,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抗渗能力,改善混凝土的工作度,降低最终收缩值,减少水泥用量。要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水泥水化热引起的内部温升,防止结构出现温度裂缝,利用粉煤灰作混凝土的掺合料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外加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选择。UFA膨胀剂,它可以等量替换水泥。并且是混凝土产生适度的膨胀。一方面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另一方面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力,以抵消混凝土中产生的部分拉应力。

4.2 混凝土的骨料控制。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细骨料宜采用中砂。外加剂宜采用缓凝剂、减水剂;掺合料宜采用粉煤灰、矿渣粉等。大体积混凝土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及坍落度要求的前提下,应提高掺合料及骨料的含量,以降低单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4.3 优化大体积混凝土设计。虽然大体积混凝土不布置钢筋或者布筋较少,但可以在裂缝易发生部位如孔洞周围以及转角处布置一些斜筋,从而让钢筋代替混凝土承担拉应力,这样可以有效的控制裂缝的发展。为了避免裂缝的出现,在设计中利用中低强度底水泥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在工程结构设计中要特别注意降低结构的约束度。对于混凝土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应当尽量取较小值,因为保护层的厚度愈大愈容易发生裂缝。

5 结语

对混凝土裂缝成因进行研究,可以更好的对混凝土裂缝的产生进行预防,在建筑施工中进行控制,发现裂缝后及时补救,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年限。

参考文献

[1] 张宝川.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防治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3):166-168.

[2] 贾廷刚.浅谈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防治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16-18.

作者简介:范来东,身份证号码:130228197709151710。

猜你喜欢

混凝土裂缝防治成因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探析港口施工中水泥混凝土裂缝成因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的探讨
浅谈混凝土裂缝的研究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