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道路设计人性化相关问题探讨

2016-05-23李晓鹏

建材发展导向 2016年3期
关键词: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

李晓鹏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道路逐渐趋于人性化,其设计和建设除了满足传统的日常出行及运输功能,美学和安全已逐渐被城市的设计者所关注。文章结合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理念,对城市道路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人性化;城市道路;设计;道路设施

城市道路是贯穿城市的血脉,是城市发展链接外部的枢纽,与居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国外的一些设计理念的影响,国内也开始了对道路进行人性化研究,道路网格空间结构、功能时空动态变化及规划设计与评价已成为设计者们关注热点。以人为本的道路设计理念在保证人们出行安全和便捷的同时,给人以舒适和轻松的美的感受,为城市营造优良和谐的环境。

1 城市道路设计的人性化

科技进步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给人类带来了福利,作为城市现代化交通工具的汽车,已逐渐成为工薪阶层的代步工具,对作为基础性设施的城市化道路提出了挑战。作为“血管”的城市化道路在给居民带来自由与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恶劣的环境现象(噪声,大气污染,温室效应等)和交通事故。因此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人的因素,最大程度的满足人们交通活动及心底深层次的需求,力求在设计过程中,从结构工程学、人体工程学、美学、生态学等角度出发,将人们生活和人文精神联系在一起是人性化设计的最高境界。

2 城市道路设计中人性化要点

2.1 人行道设计

作为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人行道使用功能已逐渐脱离了单纯为行人提供专用通道,目前新的设计理念赋予其新的内涵。从城市规划的整体来看,它为城市交通的疏导、地下空间的合理化利用及城市公共设施的建造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人行道平整度和过街横道的合理设置是人行道的两个设计要点。街道的平整度和密实度良好是市民们所关注的,正所谓“晴天不绊人,雨天不溅水,雪天不摔跤”。因此,在重视车行道设计同时,道路设计也需考虑人性化要求:(1)对于人流量大且人口密集的区域,设计时人行道宽度应稍宽些,以满足人们正常的生活需要。(2)人行道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尽可能保障铺设材质的合理性。例如在人流量大的地区,天然石材中的花岗岩就是不错的选择,对于应用于市政的人行道,大理石就不合适。(3)道面铺装还需考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采用不同材料、色调和花色的图案,衬托城市特色景观,给人以视觉美感。(4)无障碍设计是体现人性化设计的一个方面。盲道设置、缘石坡道以及公共建筑无障碍出入口等,无不体现设计师对残疾人的关爱。

2.2 非机动车道设计

进入21世纪以来,非机动车以其环保、简单、便捷、价格低廉等特点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数量上逐年增加。但由于我国道路系统长期在功能上划分不明确,很多交通性和生活性道路功能相互混合,致使有些非机动车辆不遵交通规则,出没于城市道路人行道和机动车道之间,给交通安全带来隐患。因此作为城市的设计者和建设者,应该重视非机动车道的设计,根据相关的规范和实际情况对车道的宽度进行计算。同时采用相应的措施将其与人行道和机动车道分开,例如有的地方采用铺设彩色的地砖加以区别,在提高大家遵守交通规则的基础上,还能带来一定的美感效果。

2.3 机动车道设计

机动车道作为城市道路设计的核心,其宽度取决于车身宽度、横向安全距离和车辆行驶时的摆动宽度。目前随着私家小型轿车的大量出现,机动车道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成为人性化设计的重点。横向安全距离与车速相关,根据道路横断面,采用合理的道路宽度。如若宽度加大,驾驶员就会心理放松,横向摆动幅度就会增加,加大同车道超车的安全隐患。因此有些专家建议合理压缩车道宽度可减少道路用地,节约工程费用,在此基础上增加机动车道数,又可提高道路运营能力,降低交通事故概率。

3 城市道路设施人性化要点

3.1 道路景观设计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应遵循安全,卫生,健康的人性化设计理念。安全指道路绿地设施对人和车不会构成隐形的危险和伤害,设计者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包括设施的安全性,人车关系等。卫生原则指设计者在设计时要考虑绿地维护难易程度,设置卫生设施,保持整洁外貌。植物的搭配有益于人体健康才能使其成为有效的设计,凸显出设计内涵。

在进行道路规划设计时,可在道路两侧及行车道与人行道之间种植行道树,宽度可因具体用地条件不同进行调整,一般不少于1.5m宽。在人流量大且人行道窄的路段,可考虑不同形状的池式绿地,这样可进一步增加空间景观绿地面积和生态环境效益。

人行道景观设计在满足人们视觉审美的基础上,不能过于强调图案的繁琐和色彩多样性。简约的设计提倡设计的个性化,是一种个性张扬,而不是脱离实际照搬和模仿,大面积的简约元素可提高美感和舒适度。道路景观绿地与城市居民生活密切相关,是形式美和意境美的统一。

3.2 停车场设计

公共停车场在城市中应均衡分布,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及道路交通的组织要求,按分区原则确定停车场的位置。停车场的出入口不应在人行道及公共交通停靠站设置,同时应避开主干路及交叉口。为方便驾驶者在公共停车场内寻找车位,一般选用环形设计,内部要有明确的指示路线和通道范围标志,对停车位进行划分。方便人们下车后找到出口,可在停车场内设置一条步行路线。停车场内坡道转弯处设计要简洁,减少转弯次数,保持必要的通视距离。

3.3 交通标志系统设计

完善的城市交通标志系统是高效的交通运行所必需的,准确、清晰的交通标识可减少交通拥挤和交通意外发生。城市道路标识系统主要分为道路导引信号,机动车和行人通行标识三部分。城市交通导引标识缺失无论是对于行车还是行人都有致命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设计标识时信号要规范明显,避免在通视范围内出现视觉盲区。道路标志年久失修,应及时进行维护。设置交叉口信号灯周期必须要以人为本,保证市民安全出行。

4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城市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道路的要求愈发多元化,城市道路设计秉持人性化设计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作为城市道路的设计人员,在满足人类出行安全、舒适、便捷的基础上,还应注重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为市民提供人性化的生活空间,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融入设计中,实现城市道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代林浩.探析城市道路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J].门窗,2014(01):233.

[2] 马凯,林浩,阙新征.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相关问题探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12):19-20,36.

[3] 余德毅.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道路设计[J].科学之友,2011(12): 32-33.

猜你喜欢

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
城市道路清扫之我见
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应用中的思考
人性化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扶不扶”的人性化选择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