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质量若干问题与对策

2016-05-23韩海燕

建材发展导向 2016年3期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对策

摘 要:如今,我国市政路面多是沥青路面,由于受到修建的质量、社会发展因素的影响,部分路面甚至在通行不久便出现损坏的情况,还有部分道路面临着超负荷的碾压。此外,路面质量还会受到自然的影响,比如:气温的高低,天气的变化等因素,也会缩短沥青路面的使用期限。因此,有效彻底解决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的若干问题也是目前共同关注的难题。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质量;对策

随着我国道路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提高,较之水泥混凝土路面来说,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优势有制造出的噪音低、施工的时间短、利于养护维修、平整的缝接、利于行驶等等,所以,现在许多城市的市政道路路面都选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有利亦有弊。我国目前对沥青路面的技术维修、后期养护、材料含量等,仍有不少问题,所以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在开始投放后存在的缺点比水泥混凝土路面严重得多。市政道路还需严把质量这一关卡,才能使我国政府基础建设的投资回报提高。

1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道路的设计

设计师掌握的知识不够全面,没有根据公路的实际路层连接的合理性进行设计,不能掌握好缝隙的宽度,导致路面的载重度不够强。如果有超载的车辆及车流量增多的情况,就会容易塌陷,还得需要及时补修,又影响路面的美观性。缺少设计前的准备工作,缺乏路面的载重量及车流量的相关数据调查,使得道路所能使用的时间也不能被计算出来。且没有将排水系统进行合理的设计,容易影响路面的湿度,缩短路面的使用年限。

1.2 施工的过程

缺少准备工作,未提前考察好现场的实际情况,所以会导致施工的质量下降。另外选取的材料达不到标准,缺少技术的依托,施工人员达不到专业水平,会造成施工技能粗糙,路面会出现凹凸不平、塌陷、开裂的情况,在公交站台及路口的地方会有材料脱落、出现车辙等情况。

2 市政道路质量的提高措施

2.1 增强对工程要素的管理

针对现场施工人员来说,可分为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增加每个人的专业性,提高个人的工作能力及效率。在施工之前,应进行足够的准备工作,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施工中根据现场,来调控材料的数量及开始的施工时间。材料的质量及集料的调配比例决定着工程的好坏,应严把水泥的使用量,不仅可以防止浪费,还可以防止底层裂缝的出现。水泥使用量一般控制在百分之五,在具体施工时,可以先做样本实验,再决定是否能达到标准。选择沥青时也可先做实验,来决定其是否符合要求,一定要能保证沥青的平稳性。随着机械的效能逐渐优化,应加快搬用到施工场地上来,因此,要选用合适的机械。根据施工特点决定相应的机械,确定主导的施工机械后,再选取能互相配合的辅助机械和主、辅相结合机械的特点进行相互协调,但是,现有机械更能减少投资资金,所以,应谨慎考虑再做决定。

2.2 加强对质量管理程序的完善

在施工之前,监理工程师会拿出一系列的对施工工程的质量要求给承包方,为了让所有人能正常的遵守工作程序,完成相应的指标,全部的工作人员都应严格遵守以上工作标准,保证施工的工程顺利进行。管理人员能明确自己的职能及责任,熟识各项管理制度,并能选择合适的人员担当施工人员,在工作之前,也应制作一份细致的质量计划。

2.3 质量检测

在进行质量检测的时候,首先用根据实践数据来做保证,应达到相关质量标准要求,要提升底层质量标准、加强混合材料的调配比例并在施工时严格进行质量把关。(1)底层质量标准的提升。调控好原材料,采取级别不高于三十二点五且没有R、刚凝固不小于五小时最终凝固时间不小于十二小时的硅酸盐水泥,基层所铺的小石块直径要小于三十一点五毫米,而且得是好的级配。除了对水泥总量不能超过百分之五外,还要把缝隙连接问题做好,利用2台机械一起铺压或是大面积的摊铺,尽量降低施工时的间缝。如果特定需要的时候,就需去掉一些软散的地方,按照具体的准则来进行铺压工作,与此同时,还要拿准好所铺压得薄厚尺码。当遇到横向接缝时,最好是先设定一个施工界限注意一定要检查路面是否平整,当需要压实工程的时候,机械的激振力、机械的型号以及底层的高度相协调,按照具体情况来决定碾压工作的距离,提议在检测含水量之后,再决定铺压工作,铺压的距离应及时根据现场来调改,适当的使用透层油对现场路面的维护,之后把土工布遮盖上,防止路人、来往车辆踩轧,当半刚性的外层已经干时,是喷洒的最好时机。(2)混合材料的调配比例技术及施工使用的加强。沥青的配料应借鉴归属一类的材料的实践结果,它是对验证时的强调。拌和机应根据相关标准进行试验拌合,一百毫米到二百毫米的试验长度,利用马歇尔试验来完成测验,还要钻小孔来来判断缝隙比例的大小,来决定符合规范的比例。管理人员要制定具体的管理规则作出工程用级配度合理规范,从严控制混合材料的调配比例。(3)严把质量这一关卡。沥青路面的耐压性和规整性是第一要位,对它的使用年限有很大的波及。如果要掌控好路面的工程的质量,应关注下列的建议。首先是准备工作,第一要点是制定好工作计划,施工机械应相互配合好,准备多样压路机(提议三台),从初压,再压,终压的结果,使结果能达到最好的状态。在初压时,提议选用钢轮的压路机,保持一百零五到一百二十五摄氏度之间,由外部到中部碾压,用轮部的表面积为一轮,每轮应该压三次以上,应慢慢进行,以每小时二到二点八千米的速度为宜。再压时,应选择首压过后的五小时,温度应在九十五到一百零五摄氏度的范围,与首压时不同,再压时应先压中间部分,再压外部每轮压两次以上,以每小时三点五到四点五千米为宜。到终压时,应在再压时后的四小时之后,保持八十到九十摄氏度之间。在这时,路面已经压得够平实了,终压是为了消除之前的轮印,应以每小时一点五到两千米的速度行进,具体的还是要根据现场情况来决定。此外,还需要关注接缝的出现,注意冷接缝和接缝离析的问题,利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尽量避开这种情况的出现。

3 结语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现在虽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整体设计的合理性、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不够高、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车流量的得负荷量超载的承压、后期养护的不够完善等等。但是,它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也缓解了因城市化带来的压力,所以,在施工时,一定要把质量放在首位,才能回收投并达到共赢。需有明确的规范条例,各司其职,按照标准完成指定的任务,保障工程的质量,不是豆腐渣工程,而是为老百姓带来便利实事的工程。在这过程中,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技术还需不断提高,加强施工管理,不论是管理人员还是基层施工人员,都能恪守规范,不断学习,提高实践的施工水平。只有各部门相互配合好,才能使我国的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不断地进步,才能让车辆更安全的行驶。

参考文献

[1] 林增忠.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质量若干问题与对策[J].福建建筑,2008(03):17-20.

[2] 潘孙儒.解析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质量问题[J].科技与企业, 2013(10):185.

[3] 王建.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质量相关问题之体会[J].四川水泥,2014 (10):33.

[4] 罗欣.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质量的控制[J].江西建材,2014(22):143.

[5] 王业旺.市政道路工程中沥青路面设计的相关问题分析[J].江西建材,2014(220):152.

[6] 孙雁涛.快速底盘圆形坑槽铣刨车铣刨装置设计及负载理论研究[D].长安大学硕士论文,2014.

[7] 陶志刚.新疆S102大修工程预防性养护方案研究[D].长安大学硕士论文,2014.

[8] 杨敏儿,何洒露.探析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质量控制策略[J].科技资讯,2012(02):162.

[9] 刘海其.浅谈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设计及建设质量管理[J].科技传播,2010(17).

作者简介:韩海燕(1981.08- ),女,四川南充人,本科,中交一公局海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级职称。

猜你喜欢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沥青路面养护的新工艺新方法探讨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加热机的研制
某市政道路照明设计
初探市政道路的维修和养护
基于Matlab的沥青路面力学响应分析
TF非接触平衡梁在沥青路面上面层摊铺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