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肃肃秋风起

2016-05-20陶然

草原 2016年5期
关键词:杨素杨广隋文帝

陶然

《隋书·文四子传》记载,隋文帝杨坚说过这么一句话:“朕旁无姬侍,五子同母,可谓真兄弟也。岂若前代多诸内宠,孽子纷争,为亡国之道耶!”他以为自己的儿子都是文献独孤皇后所生,就没有兄弟争位这一说了。

从这五个儿子的封号可以看出,太子杨勇,晋王杨广,秦王杨俊,蜀王杨秀,汉王杨谅,他们常年分离,一年见不了几面,感情自然一般。谁不想当皇帝?这五个儿子都想。但最终当皇帝的只能有一个人。结果我们都知道了,杨广当上了皇帝,那么他是怎样当上皇帝的?

中国古代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嫡就是正室所出,这五个儿子都符合。长就是长子,那很明显就是杨勇了,因此杨广想要取而代之,必须两步走:首先把杨勇挤下去,之后把弟弟们也收拾了——你把你哥赶下去当了太子,我们也可以这么做啊。当然,谁来当太子,皇帝说了算。老爸听妈的,所以独孤皇后的看法也非常重要。你毕竟是个诸侯王,肯定不能天天在宫里晃,那就需要一班大臣向着你说话,把皇上说动了,这事儿不就成了吗?

那杨广怎么才能把杨勇挤下去呢?

首先你要好好表现。杨广长得很俊,人也很聪明,他老爸打小就喜欢他。杨广也很注意“矫饰”,“高祖幸上所居第,见乐器弦多断绝,又有尘埃,若不用者,以为不好声妓,善之”。还有一次,他正观看打猎赶上下雨,但是不披雨衣,说士兵们还都淋着雨呢,我怎么能穿呢?这样做带来的结果就是“当时称为仁孝”。

当然文武双全才算全面发展。杨广在伐陈战争中担任行军元帅,也就是总司令,统领八路大军,一共51.8万人马,三个月就消灭了陈国,从而结束了南北分裂的局面。之后平定高智慧的叛乱,又率军北击突厥,虽然这一次没有遇到突厥人,但是从他这几次带兵可以看出,杨广确实是一位将才。

其次,你要讨到父母的喜欢,隋文帝喜欢艰苦朴素,懂规矩的人,老三杨俊铺张浪费,因此失宠;老四杨秀僭越礼制,“车马被服,拟于天子”,隋文帝觉得他死后老四就要造反。杨勇也曾经纹饰蜀铠,文帝看了很生气,亲自告诫他。既然如此,杨广就简朴一点,姿态低一点,于是“晋王来朝,车马侍从,皆为俭素。敬接朝臣,礼极卑屈”,最后“声名藉甚,冠于诸王”。这些朝臣自然会说他的好话,慢慢的隋文帝肯定就会觉得杨广比杨勇强多了。

至于文献独孤皇后,她有一个特点,对纳妾的男人特别反感,尤其是那些喜欢妾胜过妻子的男人,她非要让他们受点惩罚不可。这到了什么程度呢,“后见诸王及朝士有妾孕者,必劝上斥之”。高熲是当朝重臣,和杨素、苏威是一个级别的。就是因为高熲的妻子去世了,她的妾生了一个儿子,皇后就“渐加谮毁”。杨广知道他母亲的这个性格,就“姬妾但备员数,唯共萧妃居处”。这位萧妃就是后来的萧皇后,梁明帝的女儿,史书记载“性婉顺,有智识,好学解属文,颇知占侯”。这样一来独孤皇后非常满意,高祖更是“大善之”。

当然,父母都很看重儿子的孝顺,尤其是古代,《孝经》中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纬也,人之行也。”杨广就装出孝顺的样子,独孤皇后说:“我儿大孝顺,每闻至尊(隋文帝)及我遣内使到,必迎于境首。言及违离(离别),未尝不泣。”

最后就是攻击杨勇了。但在动手之前,得先看看母亲的态度。事实上独孤皇后对杨勇早就不满了,原因是杨勇喜欢云昭训,而冷落正室元氏,后来元氏心脏病发作,两天就死了。我们前面说过,这正是独孤皇后最厌恶的事,而后“云昭训专擅内政,后弥不平,颇遣人伺察,求勇罪过”,自己的母亲都开始监视自己,杨勇皇太子的位置已经难保了。晋王杨广即将去扬州镇守的时候去与独孤皇后辞别,先说不知道下次见面是什么时候,然后哭得趴在地上起不来。独孤皇后也哭啊,母子情深,独孤皇后就被打动了。之后杨广就乘机告了哥哥一状,说不知何罪惹怒了东宫,杨勇想杀自己,因此每天都战战兢兢的。独孤皇后特别生气,把自己讨厌杨勇的事情说了出来,说担心自己死后杨勇欺负他,将来杨勇当了皇帝,他们兄弟几个还要去云昭训那里请安,气就不打一处来。这一来晋王就知道母亲的态度了,两个人又哭了一阵,晋王告辞。

这一来杨广就放心了,下一步就是说服父亲。首先要说服父亲信赖的人,就派人找来重臣杨素,告诉他皇后的意见。杨素是个聪明人,过几天侍宴时就试探了一下皇后的意见,独孤皇后夸了杨广一番,又批评了杨勇。杨素就极力说太子不行,皇后就赏赐了他。

杨勇也不是完全蒙在鼓里。他找来一个看天象的人,那人说“白虹贯东宫门,太白袭月,皇太子废退之象也”。杨勇也很害怕,造厌胜(古代方士的一种诅咒巫术)。又建了个庶人村,搬到那里去住。隋文帝知道了就让杨素去观察杨勇。杨素回来说杨勇有怨气,让皇上防备。皇后也派人去监视杨勇,一点点小事都添油加醋,告诉皇帝。隋文帝就开始疏远杨勇。杨广还派段达威逼利诱东宫的宠臣姬威,让他把杨勇的消息报告给杨素。这下,有三只眼睛都监视着杨勇,独孤皇后派的人、隋文帝派的人,还有杨勇宠信的姬威。杨勇的处境已经十分危险了。

后来隋文帝从外地回来,听很多人说杨勇坏话,他已经相信了,因此想废掉杨勇。他便说他对杨勇很警惕,每次经过杨勇所在的仁寿宫,“严备仗卫,如入敌国”,就让相关官员审理太子的罪过,从而拉开了废太子的大幕。

杨素首先向大臣们说了太子的罪过,也就是杨勇的一些有怨气的言语,诸如“今作天子,竟乃令我不如诸弟。一事以上,不得自由”等等。隋文帝接着指出“此儿不堪承嗣久矣”。也就是说他已经不认为杨勇能继承皇位了。他列举了杨勇的罪状,即抱怨他的母亲没有给他选个好妻子,又说皇后周围的侍女将来都是他的。除了这种荒唐言论,杨勇宠爱云昭训也成为杨勇的一个罪状。就在这时,姬威又进一步状告太子杨勇违法,说了很多其实不外乎五条:奢侈无度,不听劝谏,藐视百官,荒淫无度,希望皇上早些去世,自己早日登基。这五条条条都是要害。于是隋文帝下令将杨勇及其儿子下狱。杨素又捏造杨勇罪状,最终在开皇二十年的十月初九,隋文帝废杨勇为庶民。这年十一月初三,杨广被册封为皇太子。

之后就是消除几个弟弟对自己的威胁。

秦孝王杨俊是老三,他死得比较早,所以对杨广没什么威胁。

蜀王杨秀是老四,因为有胆量,相貌魁伟,武艺高强,朝臣们很怕他。皇上说“秀必以恶终。我在当无虑,至兄弟必反”。可见皇帝对杨秀极不信任。后来杨秀违反礼制,“车马被服,拟于天子”,这无疑加剧了隋文帝对他的不满。

皇上对他不信任,这对杨秀而言已经很不利了,可他还对晋王杨广成为皇太子一事不服,这无疑使他更加危险。杨广担心他阻碍自己,就让杨素进谗言害他。仁寿二年调杨秀回京城,皇上没有和他说话,还派人责问他。皇上下令杨素、苏威等人治杨秀的罪,杨广等人表面上替他谢罪,但暗地里却做了一件古今罕见的阴险歹毒之事。他暗中做了很多木偶人,写上皇上和汉王杨谅的名字,缚手钉心,派人埋在华山下,并让杨素挖掘出来,又模仿杨秀的口气,写了一篇“陈甲兵之盛,指期问罪”的檄文,报告给皇上。连皇帝都说:“天下宁有是耶!”于是废杨秀为庶人,并将他囚禁。在文帝数落他的诏书中,违反礼制和对汉王、太子以及皇帝的诅咒是他的重要罪行。杨广就这样解决了杨秀对他的威胁,自己即位后仍然囚禁他,最后宇文化及弑隋炀帝后将其杀害。

汉王杨谅,是隋文帝最小的儿子。开皇元年就被封为汉王,当时年仅六岁。皇上非常宠爱他,开皇十七年出任并州总管,华山以东,黄河以北的五十二州都归他管辖。后来杨勇被废,他便开始加强自己的力量,以突厥强大为由劝皇帝加强太原守备力量,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于是他修缮兵器,扩充军队,搜罗王頍、萧摩诃等人才,壮大自己的力量。后来蜀王杨秀被废,他更加不安。两年后隋文帝去世,隋炀帝调他去京城,他担心会遭到毒手,便举兵造反。

但是由于杨谅不听裴文安、王頍等人的计策,战术失当,加之内部不完全一致,以及此时隋朝统治稳定等原因,杨谅兵败。隋炀帝将他削职为民,关了起来,不久就去世了。

就这样,隋文帝逐步消除了三个兄弟的威胁,登上皇位不久又平定了杨谅的造反,至此,他的皇位更加巩固了。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这是杨广在西巡时所做的《饮马长城窟行》中的诗句,融合了帝王的豪雄气概。

(责任编辑 杨瑛)

猜你喜欢

杨素杨广隋文帝
我们回家吧
脑子进水
要饭的也有权利嫌饭馊
李渊起义
杨素:五星好评抵不过兔死狗烹
略论隋文帝的军事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