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职院校就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性能分析

2016-05-17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卓志宏

电子世界 2016年8期
关键词:管理中心用人单位毕业生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 卓志宏



浅析高职院校就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性能分析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 卓志宏

【摘要】本文以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为出发点,归纳出高职院校开发就业管理系统中需要具备的功能模块和用户的需求,并从系统的性能角度分析其非功能性需求。

【关键词】就业管理系统;高职院校

1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信息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互联网覆盖的人群范围越来越大,也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了很多的便利条件。现在,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已经将互联网引用到日常办公工作中。而就业指导中心是毕业生、上级教学主管部门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一个桥梁,这个桥梁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的整体就业率。为了能搭建好这一个桥梁,必须认真梳理高职院校学生找工作的业务流程,归纳出高职院校学生应聘工作的服务平台的各项业务需求。

2 就业管理系统功能分析

2.1用户管理

一般来说,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的用户主要包括三种,一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二是高校的毕业生,三是,来学校进行校园招聘的招聘单位。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主要包括就业指导中心的人员,各个系部的就业指导负责人以及班主任三大类。

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来说,具有创建就业数据时的管理权限。同时,就业管理中心的管理员又将该权限进行划分,分配到院系的负责人手上。而班级辅导员的管理权限可以由就业指导中心的管理人员直接分配,也可以由院系负责人分配权限。学校明确规定,各个管理人员只能管理自己管辖范围的毕业生就业信息,不可越权管理。

用人单位用户名产生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在服务平台初始化数据的时候,在后台数据库直接增加用户名和密码,根据需要填写所需要的记录数据,然后以邮件或短信的方式发送到招聘公司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另一种是可以在就业管理服务平台界面有招聘公司注册链接,输入账号和口令由招聘公司自己注册账号。在注册新账号的时候,需要填写的信息有用户名、密码、电话和电子邮箱,信息输入完整后点击提交,给后台管理人员审核。审核通过后,使用者就可以使用新账号和密码登陆系统。

一般可以通过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管理人员大量的导入毕业生的学籍信息来生成毕业生的系统账号。生成过程中,系统将自动生成学生的账户名和初始密码。一般情况下,初始的学生账户名和密码都是学生的学号。毕业生可以为了安全考虑,在登录就业管理系统以后,及时的将初始密码进行更改。

2.2毕业生求职管理

毕业生求职功能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也体现了就业管理中心为学生服务的工作本质。进入系统后学生要完善自己的求职信息、应聘岗位、签约协议等内容。

2.3用人单位招聘管理

作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活动的另一个重要参与者——招聘单位,在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管理服务系统中,需要实现注册、登录、职位管理、毕业生信息检索、面试邀请等功能。

用人单位如果想直接对应届毕业生进行招聘,得在本系统中完成相应的注册与审核工作,只有通过了学校审核的单位才能在本系统上拥有用户名与密码。才能在系统上进行招聘信息的发布和毕业生求职简历的搜索,同时,还可以像毕业生发送邀请,通知毕业生参加本单位的求职面试。此外,用人单位在注册时要求用人单位填写必要的内容信息,且上传营业执照副本(或组织机构代码证)扫描件,用以证明其为经过相关国家机关认证的合法机构。只有用人单位在向毕业生就业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并且成功经过审核以后,才具备在高校招聘的资格。并且,该用人单位就会在高校的就业管理信息系统中构建出一个相对完善的信息数据库。

2.4信息发布管理

在高校的就业管理系统中,通过审核的用人单位与学校都具有信息发布的功能,发布的信息主要有学生就业政策的相关文件,用人单位岗位需求的信息,学生就业率的统计信息等。

高职院校就业管理人员在线发布毕业生找工作情况,包括工作岗位新闻公告、工作最近就业率、工作岗位招聘人数,引导教育学生找工作过程中的问题等信息。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人员可以利用本系统中建立的短信平台,针对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结合系统中学生填写的个人特色信息,实现有针对性的短信发送,通知有意向的学生进行岗位的应聘。这样提高了招聘的效率,实现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双选双赢。

经过审核获得的注册用户身份的用人单位可以在系统中自主的发布招聘信息,并且可以结合具体的岗位需求与相关学校的院系和部门联系,为接下来的网络双选工作提供学生求职面试的岗位。学校管理人员也可对注册单位用户发布的岗位进行修改、删除等操作。

2.5网络双选管理

为了兼顾企业需要进行面对面面试的需求,建立了网络版的网络双选系统,用人单位与前来应聘的毕业生可以在本系统中实现远程的面试:

(1)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人员可以通过本系统实时的了解双方网络双选的情况,及时的了解学生的状况,同时,就业中心的工作人员可以以毕业生的院系为单位进行责任划分,每位负责人分配不同的负责院系,负责人需对本负责区域的院校毕业生进行管理,包括毕业生的简历建立投递,面试通知,人才储备库的建立,就业签约流程的指导等等。同时,院系的负责人和班级辅导员也要配合就业指导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了解学生就业签约的状态,并为高校就业管理部门提供准确的就业信息的统计数据。

(2)招聘单位可以通过本系统看到各个职位学生申报的数目,以及学校按特长推荐的学生名单,各个岗位求职面试的名单以及最终拟录用的学生名单。

(3)毕业生可以通过系统掌握用人单位各个岗位的需求,以及学校推荐的毕业生名单,企业最终的录用名单等等。

2.6就业流程管理

高等职业院校的就业管理系统必须将就业管理的工作纳入其中,其主要体现就是对毕业生就业流程的安排。就业流程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分别是就业协议书的管理,就业进度的申报,就业计划的生成,就业情况的统计以及最终的档案转移情况查询。

(1)就业协议书管理。

由协议书领取登记和协议书录入审核组成。毕业生申领就业协议书后,由院系就业工作人员记录毕业生的就业协议书的领取状况。学生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完就业协议书后,要将这些信息录入到就业系统中,所在的负责人会对该信息进行处理。处理成功以后,提交给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处,审核成功以后,毕业生的就业状态将被锁定。锁定以后的就业信息不可随便更改,除非有特殊情况时,要在毕业生就业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的同意下才可以进行更正。学生的就业状态表,一般是由班主任通过本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汇总得到,就业状态表需要院系与就业指导中心的审核确定,最终保存在系统中形成一份毕业生就业状态表。

(2)就业计划的生成。

教务处的工作人员会为毕业生就业管理中心提供各年度的毕业生学籍信息,将该信息录入到系统中。同时对于有学籍变动情况的学生自动的转至下一年毕业的学生名单中。院系的负责人和班级的管理员要协调配合,做好学籍信息的审查工作。审查无误后,由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对信息进行锁定,并生成毕业生的就业计划。

(3)就业统计分析。

毕业生的就业统计分析是建立在收集到的就业信息基础上的,本系统对收集到的这些信息进行分类与汇总,形成一份统计分析表。为就业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节约了时间,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

2.7在线交流管理

由于进入毕业年级后,毕业生往往分散在各地求职、实习,在校机会较少,与学校就业部门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很多时候是通过网络来进行的,因此,就业管理服务系统中应当具备就业论坛和就业交流等功能,为学生和教师以及用人单位之间的交流提供平台。

即时通讯功能:系统提供的供毕业生就业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和毕业生以及用人单位之间的交流沟通的平台。当通讯管理人员不在线时,也可以通过留言等功能发布信息。

内部信息交流平台:该平台是供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与院系负责人和班级辅导员之间交流的平台,可以在该平台上发送内部的邮件和发布内部的通知。

就业论坛:该论坛是高校专门提供给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交流共同平台,同时就业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也可以在平台上回答问题,实现与毕业生之间良好的沟通交流。

在线调查:通常在线调查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问卷调查,二是投票调查。两种调查都是由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设置题目,生成调查问卷后,由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完成问卷,方便就业管理工作人员对就业信息的统计和就业情况的掌握。

2.8网站管理

高校的就业信息管理系统还包括就业网站的管理与维护,统计网站的访问量,用户的登录状况,用户的权限管理等。

访问统计:网站的页面上应该设有用户的访问量总计,方便管理人员的管理。也更直观的表现出该站点的热门程度。

数据字典设置: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要对系统的数据字典进行管理,包括代码编号等的监督和审查。依据对以上系统功能需求的分析结果,得出一层数据流,如图1所示,二层数据流如图2所示。

想要构造系统安全的就业信息管理系统,除了要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之外,系统也要具备响应迅速,运转稳定等高性能。如能满足请求数据到返回在3秒以内,能满足以文件的方式向服务平台录入数据在30秒内完成,能满足使用者远程可以处理公司和毕业生查阅招聘信息的相关服务等,所以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的构造还要进行下述几个部分的性能分析。

3 就业管理服务系统性能分析

3.1可操作性

系统的可操作性是指:系统的各个功能的命名要能真实的反应其实际操作的性质,两者要保持高度的一致;就业信息管理系统中各个功能模块的操作前后顺序要与实际管理工作中各步骤的进行保持高度一致;页面简洁,使用易于掌握,功能满足基本需求。

3.2灵活性

系统的灵活性换句话说也可以理解为服务平台的可扩展性,是否支持即插即用的要求。对于灵活性的详细理解为以下几个内容:

(1)服务平台使用地点的无限制性,使用时间的无限制性。

(2)平台的扩展性,是指将系统的各个子模块分解成不同的功能块,在后期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可以根据客户的不同要求增加或减少功能块就行。

(3)对于系统中的公共字段数据可以在页面维护。

图1 一层数据流图

图2 二层数据流图

3.3实用性

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设计的质量高低就取决于系统实用性的强弱。系统的开发要严格依据高校建设的实际情况实施,使得系统中的各方能够快捷登录与操作,从而提高学生应聘、用人单位找人的效率,减轻学校就业指导中心部门的工作强度,从而提高学校的就业率,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保障。

3.4安全性

现如今,社会的信息现代化进程逐步加快,互联网已经被引入到各行各业。所以在网络系统的设计工作中,互联网的安全性能至关重要。[24]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在构建时要全面考虑系统安全问题,能够尽量降低系统漏洞带来的数据风险,抵御病毒和网络攻击,使系统能够平稳持续运行,为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陈赞.试论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演变与思考[J].科技信息,2010,26-38.

[2]刘景龙.加强高校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科技视界,2014(35):52-53.

[3][美]Post G.V. DB Menagement System[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01.

[4]马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建设的实践与探讨[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79-83.

[5][美]Niemiec,R.J.Oracle DataBase 10g[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01.

[6]Mullins,C.Modern Database Administration,Part 1[J].DM Review,2006.

猜你喜欢

管理中心用人单位毕业生
用人单位应避免七个认知误区、切实保障职工年休假的合法权益
漾皮肤管理中心
宸山皮肤管理中心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泰钢能源管理中心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关于在蒙医综合医院建立慢病健康管理中心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