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15届北京田径世锦赛中国田径队成绩突破性变化研究

2016-05-16

运动 2016年2期

朱 霄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第15届北京田径世锦赛中国田径队成绩突破性变化研究

朱 霄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摘 要:第15届北京田径世锦赛中国田径的“1516突破行动计划”初现成效,获得了1金、7银、1铜的成绩,奖牌总数位居第4位,团体总分94分,位居积分榜第5位。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对中国田径队运动成绩的突破性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田径队从训练方法、竞赛策略、管理模式的实质改变是运动成绩获得突破的根本。

关键词:田径世锦赛;中国田径;运动成绩

投稿日期:2015-12-21

2015年第15届北京国际田联世界田径锦标赛有来自207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参加,运动员人数一共1 931名,参赛队伍和参赛人数是历届世锦赛最多的一次。本届田径世锦赛中国田径队表现出色,在保持传统优势项目稳中有进的同时,中国田径在其他项目更是有所突破。奖牌总数排名世界第4,这是中国田径队22年来在世界大赛上的最佳战绩,是里约奥运周期中中国田径整体成绩取得进步的客观表现。本文旨在深入分析中国田径运动成绩取得突破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揭示中国田径近年来积极探索培养高水平选手的背后是田径人改革自身的结果。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第15届北京田径世界锦标赛中国田径队成绩突破性变化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CKNI数据库、《全国报刊目录索引》等,收集、整理有关田径世界锦标赛运动成绩研究的期刊论文,并通过查阅国际田径联合会官方网站和中国田径协会官方网站,收集关于中国田径队竞赛信息和田径世界锦标赛比赛成绩的资料。

1.2.2 数理统计法 研究北京田径世界锦标赛各项比赛成绩和中国田径队在历届田径世锦赛上取得的比赛成绩,对相关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并对数据进行归纳分析。

1.2.3 逻辑分析法 对北京田径世界锦标赛上中国田径队运动员的参赛成绩与国外其他国家高水平运动员参赛成绩的比较,再结合中国田径队的现状以及田径运动发展规划,分析、阐述中国田径队运动成绩变化原因和中国田径未来运动成绩突破方向。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国田径队奖牌与团体总分格局

2.1.1 中国田径队奖牌数量与分布 中国田径队获得的所有奖牌中,男子运动员获得4枚,占比44.44%;女子运动员获得5枚,占比55.56%。总体上说明,相比往届世锦赛的成绩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本届世锦赛中国田径队男子运动员与女子运动员竞技成绩的差距极大缩小,发展较为均衡。具体到奖牌类型分布,中国田径队共获得1枚金牌,并由女子运动员摘得,说明在夺金成功率上女子运动员占据绝对实力。在银牌方面,中国田径队共获得7枚银牌,其中男子运动员摘得3枚,女子运动员4枚,说明中国田径队在能够冲击金牌的运动项目中,女子运动员比男子运动员的整体优势相对更高。铜牌方面,男子运动员摘得了唯一一枚中国田径队的铜牌,从运动成绩表现来看,中国田径队的男子运动员竞技水平是有显著提高的,并且提高的速度明显。(表1)

表1 第15届北京田径世界锦标赛奖牌榜前11名国家的奖牌情况

对本次田径世锦赛奖牌榜前11名国家的分析显示,中国田径队奖牌数占11个国家奖牌总数的8.91%,比占比最大的美国队低出8.91%,比占比最小的古巴队高出5.94%,说明中国队面临着来自世界各国强队的激烈竞争,整体竞技成绩依然处于11个国家中的中等位置,取得的成绩远超预期。除金牌、铜牌各获1枚之外,银牌是本次田径世锦赛中国队获得枚数最多的,也是历届田径世锦赛获得次数最多的一次,占11个国家银牌总数的20.59%。其中,11个国家获得银牌的男子运动员总人数里中国田径队占16.67%,获得银牌的女子运动员总人数里中国田径队占25%。这说明中国田径队无论在男子项目还是女子项目上,竞技成绩表现得都非常出色,有些运动项目具备争夺金牌的实力。

2.1.2 中国田径队本届世锦赛与历届奖牌数变化 为了能够客观地分析中国田径运动成绩在北京田径世锦赛的变化,从时间序列上纵向比较、分析历届中国田径运动成绩的发展态势,如图1所示。在第 1届~第15届的比赛中中国田径队获得 11金、20银、13 铜共,44枚奖牌。从金牌趋势线看,前段有较大波动并形成了明显的波峰,末段有较小的波动,可以看出只有第3届2金,第4届4金,第7、第11、第12、第13、第15届1金,其余8届没有获得金牌,说明中国田径队在金牌上的成绩在第5届田径世锦赛后没有太显著地变化。银牌趋势线上,整体呈齿锯型上下波动,并有上升趋势,尤其末段上升趋势明显,说明中国田径队在本届田径世锦赛上,比往届成绩有了突出的变化,是中国田径队竞技水平极大提高的反映。铜牌趋势线的走向呈前段不明显上升,中段下降并保持原位,末段上下波动的上升,说明从第10届田径世锦赛后中国田径队在铜牌数量上开始逐渐有增多的趋势但不够稳定。综合比较3条趋势线,银牌变化最大,其次是铜牌,最后是金牌,这也说明虽然中国田径队在金牌上不及田径传统强国,但近年来在训练思路、训练理念方面更加注重科学训练的举措已经初见成效,竞技水平在不断提高。

但从以上数据也能看出,中国田径运动与世界田径强国还存在着差距,明星运动员数量不多,导致奖牌数量较少,具有夺金实力而又发展稳定的田径项目很少。因此,随着中国体育的大变革时代来临,中国田径的管理者对国家队重点项目要重新布局,明确重点项目的同时,将潜在的重点项目作为突破点,并成立相应管理团队,使中国田径队全方位崛起成为可能。

2.1.3 中国田径队团体总分的分布特征从团体总分前10名国家可以看出(表2),世界田坛的竞争随着田径运动的不断发展也越来越激烈,一极独霸变为三强鼎立,多极化态势越发明显。美国田径的团体总分绝对优势逐渐被肯尼亚、牙买加这些田径运动快速崛起的国家所拉小。中国田径队的总积分更是达到了94分,位居积分榜第5位,创造了中国田径队参加世锦赛以来团体总分的新高。

图1 历届田径世界锦标赛中国田径队奖牌数量变化

表2 第15届北京田径世锦赛团体总分前10名国家一览表

本次田径世锦赛中国田径队在团体总分前10名的国家中占总合分的8.58%,充分说明了中国田径整体竞技实力突破性的大提升。具体到各名次所得的积分情况,金牌上是女子项目获得了8分,银牌上分别由男子项目获得21分和女子项目获得28分,铜牌上是男子项目获得6分,第4名也是男子项目获得5分,第5名的积分是由男子项目获得的8分和女子项目获得的12分组成,第6名、第7名的积分仅仅是男子项目获得的3分、2分,第8名积分是女子项目获得的1分。因此,94分的团体总分中男子项目占45分,女子项目占49分。这说明中国田径通过一系列对运动员的培养、训练、管理所做的改革后,以往女子项目成绩好于男子项目,男女项目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已经向竞技水平均衡提高方向发展。但相比团体总分前4名的美国、肯尼亚、牙买加、德国,中国田径队对整体成绩的提高还需继续加大科学训练、科学管理的力度,努力缩小与世界强国的差距。

2.2 中国田径队参赛项目运动成绩呈现趋势

2.2.1 田赛项目运动成绩的变动趋势 表3可以看出,中国田径队在北京田径世锦赛的田赛中获得前8名次的项目是跳高、跳远、铅球、铁饼、标枪、链球,这些成绩的取得或突破与中国田径队将投掷等重点项目进行了重新布局,同时明确将跳高、跳远等列为突破点,并成立跳跃项群管理团队等不无关系。

张国伟在男子跳高的比赛中比第1名2.34m少0.01m的成绩摘得银牌,跳出了朱建华在1983年第1届田径世锦赛上获得铜牌之后的新高度和新成绩。男子跳远王嘉男、高兴龙、李金哲历史性地3人同时进入前8,19岁的王嘉男还以8.18m的成绩拿到了1枚铜牌,成为亚洲选手在世界大赛中拿到男子跳远奖牌的第一人。男子跳远之所以能集体突破,与他们科学训练不断改进技术有着直接关联。女子投掷是中国田径的传统优势项目,中国女子运动员在总共4个女子投掷项目上都取得了突破性成绩。女子铅球比赛,巩立姣实现个人突破,在世锦赛和奥运会获得铜牌之后终于以20.30m获得银牌,小将高阳更是名列第5。另外,女子标枪的成绩也有突破,吕会会以66.13m创亚洲纪录的成绩获得1枚分量十足的银牌,李玲蔚也获得第5名。女子链球比赛,第8次参加世锦赛的张文秀将之前的3枚世锦赛铜牌变成了1枚银牌,王峥以73.83m的成绩也获得了第5名。女子铁饼虽然没有获得奖牌,但初出茅庐的苏欣悦获得第8名。总体上,中国田径队的投掷等传统优势项目在继续大步前进的同时,中国田径在跳高、跳远等弱项的成绩表现大大超出预期。值得注意的是年轻运动员的涌现也带来不少惊喜,这也说明作为田径后发国家,我国田径后备人才梯队建设已形成规模,科学的后备人才链初见成效。

2.2.2 径赛项目运动成绩的变动趋势 表 4显示,在北京田径世锦赛中国田径队男女竞走的传统优势表现依然强劲,女子20km竞走刘虹以1:27:45摘得1枚金牌,为中国队夺得本届世锦赛首枚也是唯一1枚金牌,更是中国队自1999年世锦赛刘宏宇夺冠后,时隔7届世锦赛再次获得该项目金牌。21岁的吕秀芝以同样成绩获得亚军,赢得个人首块世锦赛奖牌。男子20km竞走由陈定、王镇以及蔡泽林组成的中国队获得1枚银牌。一共3个竞走项目共有7名队员进入前9,充分显示出了中国田径队在该项目上竞技实力的坚挺。

中国田径运动成绩突破最大的是男子百米和男子4×100m接力2项短距离项目。在男子百米上,苏炳添继5月尤金钻石联赛后再次跑出9.99s,是史上第1个进入决赛的亚洲人,成为亚洲短跑历史的新里程碑。决赛中以10.06s获得第9,创造了中国男子百米选手在世界大赛中的最好名次。男子4×100m接力比赛中,中国队以37.92s的成绩刷新亚洲纪录进入决赛,在决赛中莫有雪、谢震业、苏炳添、张培萌4人更是上演“第九道奇迹”,以38.01s仅次于牙买加队收获银牌,这也创造了亚洲参赛队在世锦赛该项目上的历史。

之所以竞走项目成绩表现出色而稳定,短距离项目成绩有历史性的突破,是中国田径队近几年坚持走国际化发展道路,主张先进的训练理念和手段的结果。在潜在突破项目上,依据运动员自身特征改造技术动作,通过“走出去”以赛代练的方式不断提高运动员比赛能力,增强运动员自信等软实力。

表3 第15届北京田径世锦赛田赛项目中国运动员获取名次情况一览表

表4 第15届北京田径世锦赛径赛项目中国运动员获取名次情况一览表

3 结 论

里约奥运周期里中国田协研究和制定了“1516突破行动计划”,中国田径队在本届田径世锦赛上完成总体任务的同时,运动成绩更是有根本性的突破,一共有17人进入前8名,奖牌数和团体总分均创历史最佳。短跨跳项目中的100m、4 ×100m接力、跳高、跳远的成绩极大地提高,女子投掷传统优势项目的成绩也是创造了多个新高。这些骄人成绩的背后是中国田径深入研究和推进田径改革顶层设计的结果,并探索出了符合我国田径发展的新路径。

参考文献:

[1]盖施莫林斯基.田径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2]詹建国,柴国荣,杨文学.从第27届奥运会透视国际田坛实力格局及我国田径运动训练的努力方向[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3(4):540-543.

[3]周志雄,王保成.奥运战略与我国田径运动后备力量培养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1):6-9.

作者简介:朱霄(1991~),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运动训练学。

doi:10.3969/j.issn.1674-151x.2016.02.006

中图分类号:G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16)01-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