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学(散文)

2016-05-14王雨

当代党员 2016年4期
关键词:粪池小学校孙女

王雨

孙女放学了,有得闲暇的我陪同老伴去接正读小学一年级的她。

太阳在笑,绿树婆娑。小学校的校门口人山人海,如同乡坝里赶场。来接孩子的人好多,邻近的马路几乎被接孩子的校车、小车塞满。

在學校门口,我偶遇当年老领导,一个和善可亲的老头儿。他一边与我寒暄,一边翘首渴盼外孙出校门来。

这儿没有官阶等级,都是来接孩子的父母或父母的父母,脸上都挂着发自内心的笑。

小学生们出来了,是按班级排队出来的,由老师领队,学生举着年级牌,秩序井然。

孙女所在的班级出来了,她跟在高举年级牌子的雄赳赳的男生后面。我们赶紧迎上去。

孙女喊了“爷爷、奶奶”,脸上隐约沁着汗粒。我立即接过孙女背的漂亮的背式书包,好重。

我们牵了孙女往家走。

没走几步,孙女喊叫着去到一个女同学身边,说是跟她同住一个小区的好朋友。她那好朋友却对我们视而不见,两人只顾蹦跳嬉闹。

儿子、儿媳有预见,买了离学校近的小区,少了车接车送的停车难之苦,我们不一会儿便能到家。

回想起儿子读小学时,我在部队,事情多,好像从没有去接过放学的他。儿子当年那小学校在市区,回家要过车水马龙的几条街。老伴没到下班时间是不敢擅离岗位的,去接的次数有限。

儿子多半是自己或是跟同住一个院子的小伙伴回家,书包是瘪瘪的小挂包。

他回家晚了有时会挨打,我用挠痒的篾抓子打他。有一次,我是心痛了,出差回来看见儿子头上长了几个大脓包,赶紧给他涂抹鱼石脂药膏。那时候我从没为儿子辅导过作业,都是儿子自己做,到现在他都博士后了,还有做不完的作业。

我读的小学在市郊的嘉陵新村,那时候是庄稼地和乱坟山。小学校在山脚,我家在山顶。

放学是自己回家,沿了山间泥巴小路蹦跳着往上走。夏天多半会手拿苍蝇拍和火柴盒。除四害,要多打苍蝇装进火柴盒里交给老师点数。途中那露天粪池的苍蝇多,有一次,我打苍蝇不小心滑进了粪池里,双手在茅坑边撑了很久。

记不得我是怎么回家的,只记得一直在哇哇大哭。母亲在挤住着几户人家的竹篾房子的小院坝里对天喊我的名字,叫我“回来,快回来!”

母亲说,是把我吓跑的魂喊回来。果然,我就真没有再哭了。

父亲母亲都没有文化,我以前也是自己做作业,现在当教授了还是有忙不完的事。

儿子住的小区在小学校的山顶,孙女读书的学校在山脚,跟我儿时读小学的情景相仿。现在才发现这小区离嘉陵新村并不远,只是当年是更为偏僻的荒山地。

孙女用不着登山,有电梯直达山顶的小区。小区的环境甚好,草坪地郁绿,杨树槐树黄葛树林立,叫不上名字的花儿灿烂着。孙女走路一步三跳,说她高兴说的话。我和老伴时不时地笑出声,走着走着就到了家。

孙女一回家就要看电视动画片,我和老伴没敢顺从,好言相劝但并不奏效。

疲惫的儿子、儿媳下班回来,便都督促、辅导孙女做作业、画图画。

上了一天学还忙,小学就已经这么累,我真心疼孙女。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惟其对后代的真情是不变的;父母和父母的父母对子辈孙辈总是牵挂,后浪倒总是推了前浪走的。

猜你喜欢

粪池小学校孙女
《谁会飞》仿写
舒兰市第二实验小学校
吴健雄孙女眼中的“东方居里夫人”
全量鸭粪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简报
孙女送我生日礼物
为谁吃饭
孙女带我看车展
可惜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