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快人心

2016-05-14张明

民间文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嘉庆帝太上皇妃子

张明

嘉庆帝,名爱新觉罗·永琰,乾隆之子、道光之父,是清朝入关后第五位皇帝。

嘉庆元年正月初一,天气晴朗灿烂,气氛祥和安宁,紫禁城正在举行盛大的典礼仪式。随着坐在宝座上的乾隆把手中那颗青玉大印“皇帝之宝”微笑着递到跪在他面前的十五子嘉亲王手中,自己则当上了太上皇。

乾隆帝退位后,本应让新皇帝住在养心殿,但他不愿迁出,而让嘉庆居毓庆宫,赐名“继德堂”。乾隆经常御殿,受百官朝贺,嘉庆则处于陪侍的地位,《清史稿·仁宗本纪》记道:“初逢训政,恭谨无违。”

清朝自乾隆中期以后,吏治日渐废弛,官风日益败坏,其表现不仅仅是官员的营私枉法,更为普遍的是各级官员的怠惰偷安,因循塞责。在地方,“政以贿成,人无远志,以疲软为仁慈,以玩愒为风雅,徒博宽大之名,以行徇庇之实”,许多地方官员为了博取名利,往往热衷于歌功颂德、粉饰太平;在中央,大员们“全身保位者多,为国除弊者少;苟且塞责者多,直言陈事者少”。嘉庆登基以后,大清王朝表面上还延续着一片歌舞升平的“康乾盛世”,但实际上是一个危机四伏的烂摊子,嘉庆从乾隆手中接过了权力,也同时接过了盛世外衣下掩藏的一连串的危机,其中最紧迫的是和珅问题。

和珅,清朝乾隆年间政治家、商人、诗人,中国历史上的权臣之一。出身满洲,聪明机敏。生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仪表俊雅,比乾隆小三十五岁,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家原住在北京西直门内驴肉胡同,父亲曾任福建副都统。和珅十来岁时,有幸进咸安宫官学,学习儒家经典和满、蒙文字,受到良好的教育。

历史上的和珅既没有贵族家庭背景,也没有进士出身学历,史书记载:和珅“少贫无藉,为文生员”。他连个举人都没有考取,他是怎样“宠任冠朝列”的呢?他如何发迹,和乾隆又有什么瓜葛呢?

《清稗类钞·异禀类》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清世宗(雍正帝)有一个妃子,美貌娇艳。乾隆做太子的时候,进宫办事,妃子对着镜子梳妆,正好乾隆从那妃子身边经过,碰上了,乾隆心性天真,不禁想和她开个玩笑,便上去从后面捂住那妃子的双眼。妃子哪里知道是太子,被乾隆这么一捂,吓了一大跳,遂用梳子往后击打,正好打到了乾隆的额头上。第二天,世宗发现了乾隆脸上的小伤疤,问他怎么弄的,乾隆不肯说。后来在母后严厉斥责之下,乾隆才如实说。太后闻听,就说那个妃子调戏太子,立刻将她赐帛自尽。乾隆大哭,觉得对不住这个妃子,于是咬破手指,在妃子的脖子上点了一下,悲痛地流着泪说: “我害尔矣,魂而有灵,俟二十年后,其复与吾相聚乎?”意思是,是我害了你啊,如果魂灵有知,那就让你在二十年后再和我相聚吧。

和珅因为出身满洲,做了宫廷三等侍卫,开始出入宫廷。一天,乾隆发现和珅脖子上有块红色的胎记,越看和珅越像那个冤死的妃子,叩其年龄,也与那妃子死去的时间相合,正是二十五年,乾隆愈发吃惊,遂认为和珅就是那冤死的妃子之后身所化。为偿还年轻时的“孽债”,乾隆对和珅关爱由加,处处袒护,致使和珅从此平步青云,步步高升,位极人臣,以至权倾朝野,作威作福长达二十余年而不倒。

这则历史是稗官野史,来自民间,在《清宫遗闻》和《清朝野史大观》中也有大致的记载。试想,当时的民间又能通过什么方式获得深宫大院中的信息呢?也许是那些个公公太监出宫溜达闲谈时放出的一点风声,然后再经过一传十,十传百,以讹传讹,最后传到写这则历史故事的人耳中,胆敢将这皇家的家丑外传,胆子也真够大的,这里面少不了杜撰的成分。

此外,还有一则和珅与乾隆“君臣永不相负”的故事。据《清史稿》记载,乾隆与和珅曾指天为誓,“你我君臣永不相负”。其实在历史上,许诺永不相负的君臣有很多,只不过那些是一君与许多臣许诺,且都是在举国战乱之际。然而,“狡兔死,走狗烹”,历史上又有多少君臣能真正做到同甘共苦永不相负呢?也许乾隆与和珅就是那些为数不多的君臣中的一对吧。乾隆需要一位年轻有才的内阁首辅来分担他执政的压力,和珅需要一个展现他抱负的平台,为此两人一拍即合,才有两人指天为誓,君臣永不相负。自和珅与乾隆相识,到乾隆享尽天年,和珅平步青云,从没有过大权旁落。政治上,和珅长期任军机大臣、御前大臣、协办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先后担任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兼任理藩院尚书,以大学士分管刑部、户部事务等;在经济方面,和珅担任崇文门税务监督长达八年,按规定,这个职位是一年一换的,可他却八连任,同时还管理户部三库事务等;在军事方面,和珅先后担任正蓝旗、镶黄旗、镶蓝旗、正白旗满洲都统、副都统,兼步军统领等;在文化教育方面,和珅先后担任《四库全书》馆、方略馆、国史馆、清字经馆正总裁,文渊阁提举阁事,三次担任殿试读卷官、教习庶吉士,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等。其爵位,由三等轻车都尉,封一等男爵,晋三等忠襄伯,再晋一等忠襄公。

乾隆非常崇拜康熙,无论做什么事儿都效仿他,尤其是在用人之道上。用人之道在于用人之长,而非其短。对于和珅,乾隆用其长处,和珅是乾隆朝中为数不多的办事能臣,当时朝廷仅有的精通满、汉、蒙、藏四种文字语言的人,当时与边疆经常发生战争,朝廷的外交事务就成了头等大事,这就是和珅年纪轻轻就出任理藩院尚书的原因了。

和珅最初为官时一心报效国家,在就任管库大臣管理布库时,他从这份工作中学习到了如何理财,他勤朴地管理布库,令布的存量大增,他凭借这些才干,得到乾隆的赏识。乾隆四十年,和珅擢为乾清门御前侍卫,兼副都统。乾隆四十一年正月,授户部侍郎,三月授军机大臣,四月,授总管内务府大臣。这两年间,和珅清廉为官,勤奋好学,成为一位有为的青年。

和珅的飞速升迁并不是平白无故的,且看他初出茅庐的惩贪经历,别人奈何不了的封疆大吏李侍尧,被和珅两三个月就查了个水落石出,之后又在国泰案中再显身手,这让乾隆不得不信服他的办事能力。

李侍尧案审结后,李侍尧被判斩监候,李侍尧和他的党羽一大份财产被和珅私吞,加上乾隆的赏赐,和珅初尝掌握大权大财的滋味。之后,长子丰绅殷德被乾隆指为十公主额驸,领受乾隆赏赐黄金、古董等等,自此百官争相巴结和珅。起初和珅不受贿赂,但日子一长,和珅开始贪污,他广结党羽,渐渐形成一股强大势力。

和珅当政时发明并实行了议罪银制度,贪官污吏被揭发后不需要判处死刑,只需罚款,造成乾隆一朝百官齐贪的现象,连乾隆帝也承认:“各省督抚中廉洁自爱者,不过十之二三。”以致清代流行一句:“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当时一般官员年俸只有几十两,婚丧嫁娶需一百两以上,以致不贪污反而难以生存。雍正年间,曾经提出名为养廉银的制度,和珅反利用养廉银,称必须要增加养廉银以追上当年因白莲教起义造成的恶性通货膨胀,和珅养廉银高达十多万两,而年俸只有一百七十两。

清朝自乾隆中期以后,吏治目渐废弛,官风日益败坏,其表现不仅仅是官员的营私玩法,更为普遍的是各级官员的怠惰偷安,因循塞责。在地方,“政以贿成,人无远志,以疲软为仁慈,以玩愒为风雅,徒博宽大之名,以行徇庇之实”;在中央,大员们“全身保位者多,为国除弊者少;苟且塞责者多,直言陈事者少”。嘉庆帝登基后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希望自己能担当肃贪的重任,把大清王朝几代先皇的奋斗成果发扬光大。

嘉庆三年(1799年),白莲教首领王三槐在北京受审时的供词提到“官逼民反”,嘉庆知道后受到很大震动。嘉庆帝一直都重视“惩贪倡廉”问题。他一再发布整饬吏治的谕旨,并处置了多宗大案要案。例如,湖南布政使郑源勒索下属、贪赃枉法,被查抄处斩;云贵总督、漕运总督富纲因贪污被判处“绞监候”,就是绞刑缓刑;贪污而不知悔改的云南巡抚伊桑阿被判处“绞立决”,就是绞刑立即执行。凡此种种,都可以看出嘉庆“反贪”的决心和力度。

眼见新皇帝登基,和珅非常担心,害怕嘉庆会处治他,于是采取对策,与嘉庆明争暗斗。嘉庆城府很深,他韬光养晦,事事顺从太上皇,不发表自己的见解,政事不做任何更张,只把和珅的一举一动看在眼里,却丝毫不动声色。当有人向他说和珅不好时,他批评说:“我正要依靠和珅来治理国家,你们为什么要反对他呢?”甚至有事要奏明乾隆,嘉庆也有意托和珅代奏,表示对和珅充分信任。

嘉庆三年腊月,太上皇病倒了,嘉庆、和珅每天围在太上皇周围,嘘寒问暖。经过御医的抢救,太上皇病情有了好转。眼看新年就要到了,皇家要举行庆典,比如太上皇要主持各种祭祀,出席观看各种演出,除夕还要接见属国使臣,举办皇族家宴,正月初一要在太和殿举行朝贺大典等等。

除夕这天,各属国使臣在漱芳斋朝见太上皇,嘉庆帝陪同接见。各国使臣三跪九叩,献上贡品,祝愿太上皇洪福齐天,万寿无疆。当晚,在鞭炮声中举行了皇族家宴,这一折腾,太上皇熬不住,病重了。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日清晨,乾隆在养心殿停止了呼吸。嘉庆帝急得跳脚大哭,和珅哭得伤心欲绝。

之后,嘉庆帝擦干眼泪,传旨把太上皇的棺材抬到乾清宫,将乾清宫暂时改名“殡殿”,命和珅总理太上皇丧仪。和珅响亮地回答了一声:“喳!”他心里很明白,当前国家最大的事儿就是发送太上皇,自己亲自负责这一工作,可见嘉庆帝对自己的信任。接着,嘉庆帝又发布了一道谕旨:命令安徽巡抚朱珪立即来京任职。

正月初四上午,嘉庆帝唤过和珅,命令他从即日起为太上皇守灵。起初和珅大惑不解,转而和珅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可怕的念头……

尽管嘉庆帝恨透了和珅,当他决定处置和珅的时候,不免又有些顾虑,和珅毕竟伺候太上皇二十多年了,他想听听下面官员们的反应。于是,他找来军机处领班的王杰,命他起草一道圣旨,表示“兼听则明,偏听则蔽”,自己虚怀若谷,要求各级官员敢说真话,“各抒诚悃,据实复奏,佐朕不逮”,立即颁发全国。

初五日,大臣纷纷上疏,弹劾和珅种种不法情状,直隶总督胡季堂议覆奏折首先上达,折中称“和珅丧心病狂,目无君上,蠹国病民,贪黩,真一无耻小人”,请皇上“特颁谕旨,立将和珅照大逆律押赴市曹,凌迟处死”。正月初八日清晨,养心殿里聚集着应召而至的亲王贝勒、军机大臣。嘉庆帝一身重孝,手里拿着王念孙、广兴的奏折,怒气冲冲,当着群臣的面大骂和珅辜负国家恩典,专擅狂悖,宣布革除和珅的一切职务,交由刑部收监,并命刘墉、董诰等人负责,查抄其家产,会同审讯。十一日,在初步查抄、审讯后,嘉庆宣布了和珅的二十大罪状,主要有欺君罔上、压搁军报、任用私人、僭越制度、贪婪聚敛等,并通报各省督抚,要他们揭发和珅的罪状,并带头揭发了和珅在自己被公开立为太子的前夜,向他递如意的事情。有了皇帝带头,各级官员争先恐后与和珅划清界限,并踊跃揭发和珅。

正月十八日,在京文武大臣奏报说:“请皇上将和珅凌迟处死,立即正法。”此时,嘉庆帝开口了:“和珅的确是罪有应得,怎么处治都不过分,但考虑到他曾任首辅大臣,为了维护国体,就不要在肆市之间杀他了。我看还是开恩赐他自尽吧。”就这样,刚刚亲政的嘉庆,仅用半个月的时间就把和珅这位盘踞庙堂数十年的先朝宠臣收拾掉了。

嘉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除掉了和珅及其党羽,办了清朝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杀掉了大清朝第一贪官,动作如此迅速,被史学界称为嘉庆帝政治生涯中最精彩的一笔。杀掉和珅大快人心,令满朝文武为之一振,政局也一度好转,大有中兴之势。

猜你喜欢

嘉庆帝太上皇妃子
秦、汉“太上皇”政治文化透视
浅析李白乐府诗中的妃子形象
桃花烙
嘉庆爱看言情剧
嘉庆爱看言情剧
嘉庆皇帝的“打脸”事件
哪些国家有“太上皇”(答读者问)
从封号探究清朝妃子的等级关系
古老的皮影戏
嘉庆帝对满清宗室科举成制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