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也有归女节

2016-05-14周晔

老同志之友 2016年5期
关键词:牵牛星七孔妇女节

周晔

每年3月8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是为了保护妇女权益而设立的。如今社会,男女平等早已成为共识。那么在古代,有没有“妇女节”呢?

古代“妇女节”始于汉朝,也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这个节日又名“乞巧节”。汉乐府《古诗十九首》中就有“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的描述。传说织女为天帝的女儿,花容月貌,心灵手巧。于是,七夕之夜,有女孩的人家,通常要摆上瓜果、女红,以乞求织女把纺织和刺绣等技艺传授给她们。于是,七夕节又称为女儿节。

这一天,妇女们可以穿上盛装,打扮得漂漂亮亮,或走亲访友,或回娘家团聚,或逛街赶庙会等。汉代刘歆著的《西京杂记》中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荆楚岁时记》中亦载:“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偷石为针。”

唐代也非常重视七夕节,一到七夕节,女子都会对镜梳妆,认真打扮,然后在七夕之夜拜月乞巧,唐朝诗人权德舆在《七夕》诗中写道:“家人竞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霄”,描写的就是当时的七夕之夜的情景。

到了明朝,七夕女儿节则更加隆重。《帝京午目》中载:“七夕女儿节,角黍展榴裙。”七夕这天,妇女们穿着节日的盛装,成群结队地来到大街上游玩。不仅如此,家中还要准备丰盛的食物供妇女享用。

另一个大家不熟悉的节日叫天穿节,节日时间各地略有差异,有正月初七、十九、二十、二十三等。所谓“天穿”,就是民间纪念女娲补天拯救人类的纪念日。属于古代人们期盼风调雨顺、万物欣荣、农业丰收和安乐和平的节日。主要活动是以红线系煎饼放在屋顶,叫“补天”,以煎饼放在庭中,叫“熏天”。

这个节日,也是中国古代唯一由家庭主妇担纲祭祀的民俗节日,体现了古代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性。如今陕西、河南、陕西等以及其他客家人聚居省份和台湾还有此风俗的“影子”。

猜你喜欢

牵牛星七孔妇女节
如何一眼辨认出“牵牛星”无人机
妇女节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游大小七孔
迢迢牵牛星
三国漫——妇女节
直销她魅力——妇女节特别策划
妇女节的由来
七孔变燃速发射药内弹道性能的数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