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Kolb学习风格的微课内容风格化设计

2016-05-14王聪慧邹策千

软件导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微课

王聪慧 邹策千

摘要:大规模开放式在线教育(MOOC)对微课程内容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提高微课制作水平,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是微课内容设计的关键。根据Kolb学习风格理论,从相关理念、设计过程、实施方案等方面研究了微课的内容设计,提出了微课内容风格化设计策略,以提高微课的使用价值。

关键词:Kolb学习风格;微课;风格化设计;教学改革

DOIDOI:10.11907/rjdk.161016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6)005-0214-02

1 微课内容风格化设计

当前,微课数量越来越多,但制作质量却良莠不齐。许多网站上的微课存在不少问题,比如:选题目标不明确、没有分析潜在学习者、微视频呈现效果不佳等,这些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降低了微课的使用价值。

Kolb[1](库伯)学习风格分类对微课内容设计有重要影响。20世纪80年代初,Kolb在经验学习的基础上提出了学习风格分类理论,这一理论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学习风格,从而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Kolb认为,学习过程是由具体经验(CE)、反思观察(RO)、抽象概括(AC)、主动实践(AE)这4个环节相互联系构成的循环过程。学习者必须经历上述4个环节才算完成了一个学习周期。每个学习者对这4个环节有不同程度的偏爱组合,因此形成4种学习风格:分散者、同化者、聚敛者、适应者,如表1所示。

针对Kolb的学习风格分类思想,国内护理学领域的许多学者(黄芳、韩世范等)都将这一学习风格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如Kolb学习风格模式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学习风格分组在神经内科护理见习中的实践[2]等,根据4类学习风格,有针对性的提出教学策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从而提高教学效果。Kolb学习风格分类理论可以应用到传统的教学活动中,也可以运用到微课的设计上。微课面向的是广大学习者,他们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如果在微课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风格,从而设计出不同的教学策略,便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2 基于Kolb的学习风格分类

微课内容风格化设计基本流程:①分析微课的潜在学习者,主要根据Kolb学习风格的4种分类来分析学习者的学习风格;②针对不同的学习风格设计相应的微视频内容,主要从知识内容、教学艺术、视频媒体特性3个方面进行设计;③实施微课内容策略;④实施完策略后进行评价分析,根据反馈情况对微课内容设计进行相应的修改。

如图1所示。

3 微课内容风格化设计策略

风格化设计强调要从4类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出发,提高微课内容设计的价值。从传播理论的视角来看,拉斯威尔的“5W”传播理论对于微课设计有重要的借鉴意义。“5W”即传播者(who)、传播内容(say what)、传播通道(in which channel)、受传者(to whom)、传播效果(what effect)。在微课内容设计中,传播者即教师,传播内容是知识内容,传播通道是视频媒体,受传者是4类学习者,这4个要素共同影响着传播效果。鉴于这4个要素的角色和位置,对微课内容的风格化设计主要从3个视角展开:知识内容、教师的教学艺术、视频媒体的特性[3]。具体设计策略如图2所示。

3.1 分散者

在知识内容方面,从学习基础方面分析潜在的学习者,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点拆分,梳理出难点和关键点;提供实验、角色扮演等具体情境,激发学习者的想象力;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多动手实践。在教学艺术方面,要适时进行提问策略,利用“先行组织者”对当前的新内容加以引导,以便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促进知识的迁移。在视频媒体特性方面,要多出现动画式的设计样式,便于学生清晰快速地融入到学习情境中,掌握学习要点。

3.2 同化者

在知识内容方面,提供背景材料,让学生从中概括出要点,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在教师教学艺术方面,指导学生从事物的多个角度分析细节,促使他们更全面透彻地理解知识。同化者善于思考但大多数缺乏实践,所以关于一个知识点要多举实例,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视频媒体特性方面,要充分利用图片、表格、动画等视觉材料,激发学生的观察力。

3.3 聚敛者

在知识内容方面,提供开放性强的学习材料,给予学生极大的思考空间,让他们自己总结出结论。同时,提供具体情境,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实践。在教师教学艺术方面,多采用问题式引导策略,循序渐进地鼓励学生思考得出结论。同时,聚敛者动手能力较强,但是不善于交际,所以要多增加讨论交流环节,多布置有技术性和实践性的任务和难题。在视频媒体特性方面,要多呈现模拟实验和操作的具体界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4 适应者

在知识内容方面,提供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利用原有经验解决问题;给出具体的学习目标,明确此目标与解决现实问题的关系,从而有针对性地分析问题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师教学艺术方面,适应者在解决问题时多倚重他人信息,所以要鼓励学生多结合自己的经验,多次实践找出最佳解决办法;在视频媒体特性方面,多出现图片、表格等形式的材料,激发学生的概括能力。此外,呈现模拟实验和操作的具体界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 实施方案

下面以内蒙古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SPOC上的某门课程为例,说明微课内容风格化设计策略的具体实施方案。

4.1 样本选取及实验方法

样本选取:选择大一的某个班级,发放一定数量的学习风格调查表。根据Kolb学习风格测量表对被试者进行分类,然后针对每一类,各自选取一半人数进行相应实验。

实验方法:采用前后测试法。分别针对4类学习者,每一类各选取一半人数。其中有一半学生学习内蒙古师范大学SPOC上原本就制作好的微课,另一半学生学习根据Kolb学习风格理论制作的微课,最后分别参加考试,将两者的成绩对比,得出结论。

4.2 实施过程

针对4种不同的学习风格,分别从知识内容、教师的教学艺术、视频媒体的特性三方面来设计相对应的微课。首先,在知识内容方面,明确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梳理出知识点的框架结构,进行知识点拆分。针对4类学习者不同的学习特性,合理划分知识点,初步形成知识点的呈现形式。其次,在教师的教学艺术上,针对4类学习者不同的学习特性,注意教学方法与技能、教学语言、教学情感等。再次,在视频媒体特性方面,针对4类学习者不同的学习特性,在制作视频时,注意视频的内容表征以及视觉呈现形式。

4.3 实施效果

与学习一般微课的被试者作比较,结合学生学习风格而制作的微课学习者,他们的学习成绩要更好,学习效率也更高。

5 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微课内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结合Kolb的学习风格理论,提出微课内容的风格化设计过程和风格化设计策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给微课内容制作者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对促进微课内容的风格化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随着微课应用的普及,微课内容的风格化设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微课内容的风格化设计还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孔胜先.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激发职高生学习风格多样性的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5.

[2]孙伟,刘丽华,刘金霞.Kolb学习风格理论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J].吉林医学,2011(14):26-28.

[3]王觅.面向碎片化学习时代微视频课程的内容设计[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责任编辑:杜能钢)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EduSoho的微课平台搭建与应用
高中政治微课设计探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