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导中职生英语阅读探讨

2016-05-14叶婉桂

校园英语·上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词汇量课外活动网络

叶婉桂

【摘要】阅读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途径,它是实现其它三项基本技能——听、读、写的关键和基础。本文结合我自己的教学经验,就如何指导中职生英语阅读方面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阅读 词汇量 文化 技巧 网络 课外活动

中职学校英语教师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英语题太难了,我根本读不懂,答案都是蒙的”。“学英语真没劲,一点进步都没有”。学生所抱怨的情况确实客观存在,究其原因,是这些学生根本没抓住学习英语的关键——阅读。因为英语是一门外语,学生缺乏学习这种语言的环境,阅读成为主要输入途径,是其它技能的基础。而英语阅读属于跨文化的交际活动,除语言因素外,它还受到中、西方文化差异因素的影响,因此学英语不同于学语文或其它学科,学生没有一种文化基础,如果学生连文章都看不懂,谈其它的技能都是徒然的。因此,“看不懂”是大多数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

下面分析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阅读。

一、词汇量

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读不懂”是因为生词太多。因此记忆单词是首要任务,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扫除学生英语阅读中的第一道障碍。

1.零碎记忆法。如果要求学生一下子记很多单词,那必然会贪多嚼不烂,最好的方法就是指导他们利用零碎时间分散记忆,这样既省时省力,记忆的效果又好。比如,指导学生早晨起床后记5个单词,早读课前记5个,早读课下课前记5个,第二和第三节课课间记5个,中午放学后记5个,下午放学后记5个,晚自修课前记5个,晚自修后记5个,这样一天下来可记40个左右的单词。

2.朗读和阅读重现记忆法。就像我们小时候是在不断的听说中不断地纠正发音学会讲话一样,我们同样可以不断的听、说、读,利用声音记忆单词。著名的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老师疯狂的名言之一就是:喊出一口流利的英语。李阳老师还说过,成功的人就是重复次数最多的人。记单词也一样,单词是否记得住不在于一次背了多少时间,而在于它重现了多少次。因此,教师要求学生对单词,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朗读,背诵,直到脱口而出。

3.利用语境和文化确切理解词义。语言扎根于现实的土壤中,是对现实生活及文化的反应,同样,词汇也不能脱离它赖以生存的文化。比如英国具有深厚的海洋文化,这种文化也体现在它的词汇中,从“fish”一词在英语中的活跃程度可见一斑:a cold fish(冷漠的人);a big fish in a little pond (小地方的大人物)。而且,英语的词汇量大,词的含义也非常丰富。要把握词的确切含义,必须把它放在不同的语境中去理解。比如,一个简简单单的形容词sharp 在不同的语境中便有很多种不同的含义。a sharp knife(锋利的刀子); a sharp mind(敏锐的思维);a sharp rebuke(严厉的训斥) ; a sharp taste(辛辣的味道 )。因此,单纯靠记忆单词不是扩大词汇量的最佳选择。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通过多渠道渗透英美文化,并指导学生在句子和文章的语境中去理解单词的确切含义,从而更好地扩大词汇量。

二、文化

很多的时候,仅仅理解文章的字面含义是不够的,近几年试题注重考查句子和文章的深层理解。而要做到这一点,取决于学生是不是有相应的背景知识。如:社交礼仪、民族特色、传统节日、禁忌幽默、还会涉及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社会、人文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因此,教师必须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

1.利用课堂教学渗透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有目的地进行文化导入,在教学课文的同时,介绍一下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外国文化,特别是英语国家文化,不断拓展文化视野,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如:在教Enjoying novels 时,教师不但可以利用网络给学生展示了小说的作者简.奥斯汀、勃朗特三姐妹以及她们的代表作,而且可以利用音像播放了电影《傲慢与偏见》和《飘》。

2.多渠道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一定的习语。习语是语言和文化的精华,它经过千锤百炼,沉淀了厚重的英美文化。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英语习语,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理解习语产生的背景去理解习语的含义。如:在学习词汇 rain cats and dogs(下倾盆大雨) the eleventh hour (重大事件即将发生前的最后一刻时),给学生讲明它们背后的典故,在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

实践证明,学生阅读速度和准确度的还取决于是否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否利用有效的阅读技巧。而 “指读”,“唇读”,“回读”,和“译读”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阅读速度。还有的学生过于注重细节,对英语文段进行阅读时,一般逐字逐句去理解,通过译成母语来辅助理解。结果在阅读中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读完文章却不知文章主要讲了些什么。一遇到生词,便停顿下来,立刻查字典,无法在通篇理解的基础上继续进行阅读,也影响整句或整段意思的理解。

1.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教师应帮助学生有意识地戒掉不良的阅读习惯,并进行有预测的针对性阅读。“预测阅读”是指针对所学课文,指导学生不要急于从头看到底,而是先浏览标题,插图,文章的格式等进行初步的预测,再根据教材或教师精心设计的各种问题进一步推测文章的大致内容和主要话题等。然后再开始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把自己的设想与原文进行比较,更深入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指导学生学会略读(Skimming)和跳读(Skipping)即快速查找某一相关信息,阅读时对不相关的内容一带而过。在阅读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会猜测生词尤为重要,但不同的语境,单词的意思也就不一样,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上下文线索和构词法等知识去猜测。

2.指导学生加强对文章宏观上的理解。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就文章本身而言,了解文章里作者思想发展的途径最为切要.” 因此,在阅读时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谋篇布局,摸清作者的思路,抓住文章的主题句正确理解全文。并通过课堂阅读教学训练学生宏观阅读技巧。如:在指导学生做阅读题时,首先要求学生阅读首尾句,确定文章的文体,叙述的角度。如果是说明介绍类,即再阅读各段的第一句,这样便可初步从宏观上摸清文章的主旨和文脉,从而为细节理解和推理判断提供了宏观上的语境。

3.掌握有效的阅读题的答题技巧。指导学生使用文——题——文阅读方式、培养从整体到细节的阅读能力。即先快速通读全文,对文章形成总体印象,然后读问题,再将全文认真读一遍,最后回答问题,该种方法在快速阅读的过程中了解全文的题材、主要结构、中心思想、主题段、主题句。在跳读时,一目十行,目光自上而下定位与答题内容有关的词句,无关的内容掠过,使回答有关who,what,when,where等文章细节问题时,能很快找到答案,这样既提高了做题的准确性,又能有效地利用时间。

四、网络资源

如果学生的阅读量仅仅局限于课本,就会导致孤陋寡闻,所以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走出课本,广泛涉猎。

网络具有信息丰富,题材广泛且内容新颖、反馈及时等特点,在中职阶段学生词汇量已有一定积累的前提下,教师结合教材主题,利用网络中富有时代气息的真实性材料进行辅助教学来丰富和拓展英语教学内容与背景知识,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效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例如我们可从相关网站上找到关于猪流感和地震的报道作为补充阅读材料。这可以使学生真正领会到通过阅读了解热点问题的乐趣。总之,网络空间中有大量英语资料,这些资料是任何一座图书馆都无法比拟的。

五、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延伸,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展现才能。教师应有计划地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如朗诵、唱歌、讲故事、演讲、表演、英语角、英语墙报、主题班会和展览等。教师要善于引导,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自主和创新意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只要引导学生培养兴趣,积累词汇,坚持正确的阅读方法,广泛阅读,并且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一定会逐步提高的。

猜你喜欢

词汇量课外活动网络
大学生课外活动调查
孩子的词汇量与其婴儿时期的看护者有关
关于学生课外活动的类型及其作用分析
Receptive and Productive Vocabulary in Language Teaching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淘气包马小跳
带“HAVE”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