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融合的研究与实践

2016-05-14胡苑

校园英语·上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基础英语医护专业英语

胡苑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医学院基础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调整教学目标,重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等途径,将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有机融合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基础英语 专业英语 融合 医护

目前高职医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仍存在着以下问题:1.学生的英语技能应用能力较差。大学英语教学还是停留在公共英语教学阶段,没有针对学生的专业特色把基础英语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融合起来。而且为了应付英语等级考试,仍沿袭中学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实际应用语言能力的提高。对学生需求的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大学英语与中学英语在教学内容上重复,学生在学习英语中存在严重的懈怠和厌学情绪。2.英语语言教学与专业技能、职场情景联系不紧密。目前英语教学内容仍然以文学性较强的内容为主,与医学院学生所学专业相关性不大,甚至不相关。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分为公共英语(EGP)和专业英语(ESP)两个阶段,两者都不可或缺。EGP 的学习目的是掌握五项基本语言技能,ESP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EGP是ESP的基础,ESP是EGP的应用,但是目前二者在教学内容上并没有实现有机衔接。

医学院的大学英语分2个学期完成。一年级第一学期,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比较高,近90%的同学在学期末通过了B级考试。然而,到了第二学期,很多同学学习积极性呈下降趋势。基于上述现状分析,尝试在医学院一年级第二学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融合的教改实践,在有限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实行学生语言能力与就业市场的对接,从而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使他们在将要从事的医学专业领域里能够更有效地胜任交际活动,从而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具体教学改革内容:

一、基础英语教学目标的调整

为了让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在实际英语教学中应该针对医学院学生的专业特点,适度调整教学目标和要求。以医学院护理、助产专业为例, 基础英语的教学目标调整为:护理、助产专业学生经过在校期间112学时英语课程的学习,除掌握听、说、读、写的一般语言技能外,应掌握护理岗位所必须的英语知识和英语技能。包括听懂护理岗位的职责,会表述护理操作流程,看懂进口药品说明书。从以往的追求英语等级考试过级率转变到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上来,增强学生的就业实力。

二、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教学内容的融合

专业英语词汇与英语等级考试词汇的融合讲授。医护英语词汇主要包括专业词汇和准专业词汇。专业词汇是指医护学科领域特有的词汇。准专业词汇指的是医护英语中词义和用法发生变化的普通词汇。普通词汇属于基础英语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在教授基础英语的单词时,可以进行补充和扩展,给学生讲解普通词汇在医护英语中的特殊词义和用法。许多医学英语词汇的前后缀是与公共英语相同的,英语教师应在大学英语基础阶段对学生进行词汇知识特别是构词规则的渗透,记住常用医护英语单词的前缀、后缀、词根,可以使得学生更加高效地记忆庞大的医护英语词汇。

结合未来护理岗位,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选编一些体现护理、助产专业特色的英文科普文章作为阅读材料。材料主要来源于相关的课本、报纸杂志和网络资源,要求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引导学生逐步认识专业英语措辞准确,表达客观,逻辑严密,被动语态多,长句复合句多等语体特征。

在基础英语的听说训练中融入护理英语典型场景会话。本课题组深入医院实践,在了解具体护理岗位对英语的要求后,自编了一套《实用医护英语会话》教学讲义。该教学讲义以真实的医院工作场景为背景,对护理岗位实际使用英语的场景进行细分,围绕预约看病、问诊、入院治疗、检查;手术前后、如何用药;出院结账、体检证明等十个主题场景开展对话。课堂上让学生用角色扮演或对话的形式反复操练,掌握每一个护理场景所需的英语词汇句型,让学生在做中学。这样可以深度训练学生的普通基础英语会话能力,同时掌握医护英语的专业术语和技巧。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

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1.采用情景式教学法。设计真实的医护情景,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例如:让学生分别扮演“护士”、“患者”、“家属”等角色,在模拟情景中用英语交流、对话,提高英语综合能力。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仿真医院实训基地作为实施英语口语实践教学的场所。2.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如音像资料和多媒体课件来丰富课堂。例如:截取英语医务剧片断在课堂上播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良好教学氛围。

本文所构建的医护类专业英语教学模式以“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充分合理利用校本师资,将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有机融合,通过调整教学目标,重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建立起融专业需求和英语学习为一体的、适应医学专业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需要的新型英语课程。该教学模式在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的同时,与医学专业技能、职场情景结合起来,使学生找到学习英语新的兴趣点,提高了英语学习效率,提升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可以在高职院校医学类专业学生中推广。

参考文献:

[1]Hutchinson T.& Waters 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黄志良,金友鹏,姚延芹.高职产学研结合中的“教育属性”与“经济属性”[J].教育与职业,2011(9).

*本文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校级重点教改项目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42EPDP)

猜你喜欢

基础英语医护专业英语
机电专业英语“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示例研究
植保专业英语的特点、翻译及思维教育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抗疫医护共赴樱花之约
大生产
歌颂抗疫医护
浅析电子商务专业英语快速掌握方式
英语教育的价值与基础英语教育的改革探究
高职院校提高基础英语教学质量的策略
池州学院英语师范专业《基础英语》课内实践教学有效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