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姑苏城里

2016-05-14吴燕妮

广东第二课堂·初中 2016年5期
关键词:邮戳邮筒平江

吴燕妮

去年那日,我还在为高考结束而喜悦不已,庆幸自己为多年的辛苦与奋斗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今年那日,我独自一人,坐在一列驶向苏州的绿皮火车上,耳边是哐当哐当的声音,眼前是那块算不上透明的玻璃外的远方的路。

身旁的陌生人来来往往,窗外的风景也在不断变换,而我默默地独自坐在窗边。这是长大以来第一次自己一个人旅行,我脑海里只留下一个清晰的目的地,还有独游的勇气与坚定。

平江一遇

车子到达终点站的时候,还只是灰蒙蒙的清晨,本该喧闹的火车站还处在沉睡未醒的状态。我一个人拖着行李箱,安安静静地走,不希望自己的脚步声惊扰了这座城市该有的静谧。

将一切都安顿好后,拿着早前准备好的攻略,找到了此行的第一站:平江路。这里是姑苏城里的历史街区,一如书上所写的江南之景,小桥流水,亭台楼阁,青苔石板,巷尾绵延。虽然商业化不断侵蚀,但是它还是依旧固执地留住自己该有的岁月痕迹。古朴的青石小路,带着青苔的江南小筑,斑驳的倚栏楼阁,无不在诉说着它们曾有的过去,逝去的美丽。

平江路有一家“猫的天空之城”书屋,这里有各种各样的明信片,门外摆着的一个大大的红色邮筒,里面装满了许许多多即将寄往远方的信。还记得当天下起了小雨,空气中多了几分清凉,我也买了一张明信片,寄往广州,给宿舍里那个爱捧着吉他唱歌的女孩送去生日的祝福。盖邮戳的时候闹了个笑话,没蘸印油就往上一盖,结果只有浅浅的痕迹,店员看到后笑着帮忙弄好了邮戳,投到了那个大大的邮筒里。

走过书屋,都是一些卖江南小吃的小店,卖平江鸡爪的,卖糖粥的,卖生煎包的,卖卤猪肘的,卖各色糕点的,一连串地接在书屋后的石板路上。一边走一边尝,每次看到新的东西总想试试,不知不觉,平坦的小腹就变得圆滚滚的,再也塞不下任何东西了。

长长的街,站在一端望去,只有眼前,却无尽头。亦如我们的人生,只能看到眼前的风景,却无法窥看那最终的结局。而你我唯一能做的,不过是珍惜眼前所拥有的,努力向前罢了。

斜塘夜幕

白日里细细看了江南这一带独有的古巷老街,走了走青石小桥,还去了京杭大运河。每到一处,总会有不一样的惊喜,但是这惊喜之中却略略带着商业色彩给人的遗憾。

夜幕降临时,这一座城就和我们常见的大都市一样,华灯升起,车流不息。

一个人从酒店里出来,按着百度地图的指示,前往自己当天的终点站:斜塘老街。这里是一片仍旧在建的城中小镇,正因为还未被完全开发,还能保留着它的纯真与朴素。沿着路灯前行,从现代化的水泥大路到若干年前的石板小路,视野却从狭窄到宽阔,原本昏暗的亮光,逐渐变成了灯火通明的楼宇小巷。那一刻,我站在原地,有一种不小心走入另一个世界的感觉。然而,远处朦胧不清的高楼大厦映入眸中,时刻在提醒着我,这是现实。

走上小桥,看着两岸的灯火打在桥下浅浅的流水上,安静而又美好。走下小桥,是灯火通明的店铺商宇,但没有川流不息的人群,也没有城市的喧闹,有的只是一些碗筷碰撞的清脆声,叮当,叮当。一个人慢慢地踱着,慢慢地看着。渐渐明白,原来,即使是一个人也不会孤单,只要不忘初心,坚持不懈,身旁的人会在你从未注意的角落里默默守护着你,身旁的风景会在你视线未及的地方静静地陪伴着你。

许是被那静谧的气息感染,脑袋里开始上演着一幕又一幕的曾经:有那年高考考场里咬着笔头冥思苦想的自己,有那年刚刚接过大红通知书时咧嘴笑的自己,还有今年苦苦面对父亲的疾病而无可奈何的自己。这些数不尽的曾经就像一缕缕轻烟,顺着桥上的夜风安静地散去。正是因为总能在旅行中不知不觉地释放埋藏在内心深处的坏情绪,所以我热衷抓住自己难得的空闲,看看这个我无法穷尽的世界。

姑苏城里的那些故事,是我青春里做不完的一场梦,今年那日里的我,将是日后岁月沉淀下的回忆积蓄。小城里被岁月尘封的路,带着雨的风,让我在沉默无奈时找到归属,在孤独前行时找到一丝难得的幸福。

猜你喜欢

邮戳邮筒平江
核酸检测点上,有最可爱的平江人
我认识一只邮筒
孤独的老邮筒
给我写信的那个人老了
鹰岩崖居——自在平江野奢酒店
典藏
老邮筒
邮筒的寂寞
平江老街上的一抹风情
为何邮戳的产生早于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