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眼睛也会过敏:远离有技巧

2016-05-14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16年5期
关键词:结膜炎过敏原眼部

近期,国内多地出现雨水天气,使空气中的致敏物质突增,具有过敏性体质的人容易发病。在眼科门诊中,近1/5的病人患有过敏性眼病,其中过敏性结膜炎占50%左右。眼部过敏有哪些特点,如何诊断和防治?对此,笔者做一些相关解读。

过敏性结膜炎是“重头戏”

眼部过敏是眼睛对认为会伤害它的物质的过度反应。例如尘螨对多数人无害,但对过敏症患者来说,它们就像冲击物,眼睛分泌眼泪和黏液尝试冲刷掉它们。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可能是最常见的眼部过敏反应,常由接触花粉和其他环境因素所致。引起过敏性结膜炎的过敏原有很多,主要有灰尘、尘螨、动物毛发等,其次还有常与眼部接触的香水、化妆品、隐形眼镜及其护理液等。

这些过敏原进入眼睛,会导致眼结膜肥大细胞释放出组织胺等致敏因子,而这些致敏因子又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导致眼部产生红、肿、痒的症状。其中奇痒难忍是很多过敏性结膜炎患者较明显的感受,此外还会出现结膜充血、眼睑皮肤红肿、眼部分泌物增多等症状。这些症状随着季节变换反复发作,有的患者还可能产生鼻过敏症状,如鼻塞等。

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主要是个体对花粉过敏,通常出现于春夏季,其严重程度因空气中花粉量的多寡而异。这类患者与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的区别,主要在于症状持续时间和与之有关的过敏原不同。前者主要起始于儿童时期,尽管可能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弱,但是也可以持续一生;后者则始于成人时期。两者均可能会造成鼻塞和哮喘,但某些人只有眼部症状。

此外,眼部过敏还有春季角膜结膜炎、特异性角膜结膜炎和巨乳头性结膜炎等区分。比如巨乳头性结膜炎,是一种眼部炎症,通常因佩戴隐形眼镜所致,但不是对隐形眼镜的“过敏反应”。佩戴隐形眼镜时,上眼睑会因为揉搓或对隐形眼镜上的沉积物反应而出现炎症和刺激症状,开始时的症状是佩戴隐形眼镜时轻度不适、眼部异物感、眼痒、视物模糊和黏性分泌物增多;症状进展后,佩戴隐形眼镜时会非常不舒服。

几乎所有人都有可能发生过眼部过敏,一旦发生过敏性眼病,不要自行购买、使用药物,而是要尽早就医,接受规范治疗。临床上,眼科医生会根据症状、家族史和个人病史做出诊断,准确采集病史可有助于确定相关过敏原。同时,患者可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接受皮肤或血液检查,以便详细了解过敏的严重程度和原因。

生活防范“小妙招”

首先要改善生活环境,特别是空气质量或居室内温/湿度,使过敏原对身体的影响减轻;其次要注意营养和锻炼,生活作息规律,增强体质。身体健康状态的改善,能使身体对抗过敏发作的潜能提高,减少或减缓过敏发作。

过敏体质的人群在春夏季尤其要加强防护,少化妆或不化妆,出行时戴太阳镜、有帽舌的帽子,游泳时带泳镜,减少眼睛接触过敏原的概率。不能用敷料、手巾等遮盖患眼,因为遮盖使眼分泌物不能排出,同时增加眼局部的温度和湿度,有利于细菌或病毒繁殖,加重病情。远离烟酒和辛辣食物,经常洗手洗脸,避免非特异性触发因素,如太阳、风力和海水。保持室内良好通风,避免香烟的烟雾,烟雾会造成刺激症状,加重过敏。

若患眼分泌物较多时,要考虑结膜炎症的可能,应当及时就诊,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患者应在光线较暗的房间休息,避免强光刺激引起的不适。若需外出时,可戴墨镜遮光。患者用过的洗脸用具、手帕等物品要消毒,家庭可用煮沸消毒法。不与其他人共用洗脸毛巾和脸盆,避免传染给他人。因眼的分泌物具有很强的接触传染性,所以在分泌物多时最好不要外出。尽量不去公共场所如游泳池、影剧院、商店等地方,防止传染他人。

需要提醒的是,眼睛充血、痒痛切忌用手揉搓,否则很容易将手上的病毒或细菌带入眼球而加重感染。结膜炎多为细菌或病毒所引起,因茶叶中的鞣酸消炎、抗菌,能清利明目,可用茶水冲洗眼部作为辅助治疗。

临床上,非药物性治疗包括人工眼泪、清洗过敏原的眼睑清洁剂以及冷敷,以减轻组织肿胀和充血。其中眼睑清洁剂可以预防感染性睑缘炎,改善睑板腺功能和泪膜质量。眼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眼部过敏类型,开出眼睑洗涤剂或眼药水,也会根据病情建议暂时或永久停止戴隐形眼镜。

“乱用药”难以彻底根治

许多患者对眼睛也会过敏觉得很惊讶。其实过敏是一种体质,俗称过敏体质,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因此,预防要从孕妇做起,孕妇在孕后期对脂质、抗氧化剂和维生素A的补充对小儿的特异性免疫发育有特殊价值;母亲应戒烟,尽量避免过敏原;避免精神压力和情绪波动,避免冷热刺激等外界因素。

找到过敏原、避免接触过敏原才是硬道理。治疗上,脱离变应原是眼部过敏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应尽量避免与可能的变应原接触。如清除房间的破布及毛毯,注意床上卫生,使用杀虫剂消灭房间的虫螨,在花粉传播季节避免接触花粉、草地、树花等,停戴或更换优质的接触镜与护理液。进行结膜囊的冲洗,如冷的生理盐水或滴用生理盐水一日4~8次,可除去过敏原。

作为全身过敏疾病中的一部分,过敏性结膜炎的治疗过程中需要联合治疗过敏性鼻炎、皮炎和哮喘,这样不仅可以缓解局部症状,对全身的不适也有很大程度的缓解。药物选择上,抗组胺药通常局部使用,常用的滴眼液有0.1%的依美斯汀等。如果有眼外症状,可以口服药物,不过其效果不如局部用药。常用口服药物有苯海拉明、氯苯那敏、异丙嗪等。抗组胺药与血管收缩剂联合使用,往往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如润洁、那素达等。肥大细胞稳定剂的总体治疗效果虽不及抗组胺药,但其对抑制流泪似乎更有效,最好在接触过敏原之前使用。

在过敏性疾病发作的急性阶段及间歇阶段均可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对缓解眼痒、结膜充血、流泪等眼部症状及体征均显示出一定的治疗效果,还可以减少激素的使用剂量。局部使用的常用药物有肾上腺素萘甲唑林、羟甲唑林、四氢唑林等,可改善眼部不适,减轻眼表充血。严重的过敏性结膜炎使用其他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但是使用时间不宜太长,以免引起白内障、青光眼、单胞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及角膜上皮愈合延迟等并发症。

眼过敏性疾病是一种急性或慢性的反复发作性疾病,彻底根治非常困难。因此治疗时也需要综合全身因素,注意劳逸结合,增强体质,在患病期间要同时积极治疗过敏性鼻炎、咽炎等。眼过敏容易对一些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特别是一些春季角结膜炎的患儿,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心理障碍,应同时加以心理疏导治疗。

猜你喜欢

结膜炎过敏原眼部
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
如何区分角膜炎和结膜炎
查出过敏原 预防过敏反应
爱眼有道系列之四春季过敏性结膜炎的防治战略
为什么要做眼部检查
澳大利亚发布强制性过敏原标识问答
戴眼罩有助消除眼部疲劳
如何消除用电脑后的眼部疲劳
蒙医治疗结膜炎症临床研究进展
面点制品中食源性过敏原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