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你来吧

2016-05-14张芃

作文通讯·高中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改变命运衡水学分

张芃

高考,是人生一战,是人生一站。

——题记

父亲昨日问我:“高考压力大不大?”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你说高考没压力,我觉得没人会相信;然而,我也没觉得,高考能把我逼疯。

我心血来潮翻出来这一年拿到的奖状。高中阶段的所有比赛终于全部落下帷幕,当我看着自己一年来取得的成绩,不禁在想,参加这些比赛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不得不承认,有些是因为兴趣,更多则是为了高考。

投进人力物力,在父母的陪同下,我用心参加了两个作文比赛,最后都进了总决赛,而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虽然如此,可我不得不说,写作不是我最热爱的。也许一个正在写着一篇文章、连续参加作文比赛且获奖的人说“写作不是我最热爱的”有些荒唐,但事实的确如此。因为自主招生的优惠政策激励着我,鞭策着我努力闯过一关又一关,走到总决赛的现场。我喜欢简单地记录;记录是一种生活。我常常写着写着作业便突然转身,急切地打开电脑敲段文字,因为灵感;我也偷偷在数学自习课上写作文,因为灵感。我总没办法把灵感的出现时间调整到比赛场或考场。但因为大学梦,我必须努力。

我看着学艺术的同学在朋友圈里发的电视台的演播厅有些羡慕。那是我想要的,也是我想去尝试的,但现实告诉我:那条路行不通,艺术圈不是单靠喜欢和热爱就可以立足。我看着朋友去云南发的仙境般的照片有些羡慕。我热爱旅游,去年暑假是五年来第一次没有远足。现实告诉我:最好的旅行要放在今年。因为大学梦,我必须选择放弃。

中央电视台曾经播放过六集《高考》纪录片。这里面有为了改变命运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孤儿刘洋洋,有为了梦想而复读的何飞,有随着父母打工进城的农民工子女,有为了走出国门而进入留学大潮的女孩,有缔造了衡水神话仍在继续激情工作的老校长,有从深圳中学到北大附中一直在坚持的年轻改革派……面对狂热的高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然而,无论怎样的奋斗怎样的改变怎样的尝试,都是为了高考。

在北大比赛的过程中,有幸碰见一名衡水中学的高三学生,我开口第一句就是:“你过得还好吗?”想必经常被外人问到这样的问题,他很无奈地回答:“哎呀,并没有网上传的那么可怕,我觉得我们过得挺好的。”我也遇见了一个来自辽宁省一所重点中学的姑娘。那是一个一年能考出13个清华北大的学生的学校,她说他们学校有关女生头发的要求是:前不过下巴,后不接衣领。我还遇见了山东平度一中的学生,那是一个一共有12学分而上课上厕所就会扣6学分的学校。我看到日照一中的朋友们忙碌的暑期生活,上海、合肥、北京、重庆等,他们奔波于全国各地,参加了那些我从没听说过的比赛。这一系列严苛的规定,这些奔波在一线的学子,为了什么?为了高考,为了梦想,为了未来。听别人的故事,看别人的生活,我才知道自己有多幸运。

在新东方上课的时候,老师曾调侃:“你作为一个山东的孩子,如果要和内蒙古新疆等地的学生比高考成绩,请自动把成绩降70分后再加以比较。”山东的孩子都笑了。我也曾为我生在山东无数次地抱怨、无数次地苦恼,而当我想明白时,我终于能正视它并努力使之更好了。高考,这是一种经历,是一种蜕变,是莘莘学子改变命运最为公平的渠道。

韩剧Healer里这样说:拿第二个喜欢的当职业,第一个喜欢的当爱好。这样看来,拿最喜欢的作为追求,拿比较喜欢的去参加比赛,又何尝不是很好呢?而面对高考,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

高考,你来吧,我准备好了!

佳作点评

高考,一场牵动全国的盛事,令所有参与者不自觉地紧张,本文作者却这样自信满满地喊着“高考,你来吧”,实在是让人热血沸腾,充满了正能量。文章记叙了多件跟高考有关的事,形散神不散。“高考,是人生一战,是人生一站”,的确,高考是人生的重要一站,却不是终点,只是一个站点,所以可以重视高考,为高考拼搏,却也不用把高考当成人生的唯一。

(鑫源)

猜你喜欢

改变命运衡水学分
Technology and Our Life
衡水中国书画博物馆藏画选
名校阶级论
学分
如画的衡水湖
改变命运的8大发明
广东 开办终身教育“学分银行”
知识改变命运
《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四个关键问题——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