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护理干预对尘肺病患者的影响

2016-05-14徐宝霞

中国医学创新 2016年5期
关键词:尘肺护理干预影响

徐宝霞

【摘要】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尘肺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10月在本院住院疗养的210例被诊断为尘肺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5例。对照组只给予常规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干预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院内、外连续约12个月的心理干预、生活指导、环境管理、营养支持及肺功能康复锻炼等全方位的多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生活质量评价及护理干预相关内容认知度,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组干预后FEV1、FEV1/FVC和PaO2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SGRQ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患者对于相关知识的认知度明显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尘肺患者实施院内、外连续性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可减轻其临床症状,控制并发症的产生,避免肺功能的进一步损伤,对提高患者的活动耐力及生存信心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尘肺; 护理干预; 影响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atients with pneumoconiosis.Method:210 patients who were diagnosed as pneumoconiosi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1 to October 2011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105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treatment and nursing measures,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given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all directions in and outside the hospital,such as th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life guidance,environmental management,nutrition support,pulmonary function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and so on for over 12 months consecutively.The pulmonary function,arterial blood gas analysis,quality of life and cogniti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related content were observed and statistically analyzed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The FEV1,FEV1/FVC and PaO2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intervention,the SGRQ score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fter intervent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intervention,the recognition of patients with relevant knowledge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fter intervention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intervention,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continuous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and outside the hospital on the patients with pneumoconiosis can reduce the clinical symptoms,control the production of complications and avoid further damage to the lung function,it has positive effects on improving patients activity endurance and survival confidence.

【Key words】 Pneumoconiosis; Nursing intervention; Effect

First-authors address:Occupation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Institute of Fushun City,Fushun 113001,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05.026

尘肺病是指因长期吸入可引起肺部组织纤维化的粉尘而导致的一种疾病,此病为慢性进行性进展过程,大多合并其他肺部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呼吸和心脏功能。其特点是患者年龄大、抵抗力差、易感染,长期的病痛折磨还可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1]。由此可见为了改善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抵抗力,减少肺部感染的次数,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2]。现就护理干预对尘肺患者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10月在本院住院疗养的210例被诊断为尘肺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为男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5例。干预组年龄50~76岁,平均(71.0±3.9)岁;对照组年龄51~77岁,平均

(72.0±4.1)岁。两组患者经选择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且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的治疗措施,如给予广谱抗生素治疗,待诊断明确后选取相对应的敏感药物进行治疗[3];氧气吸入治疗,确保患者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2%以上,同时给予化痰、止咳、改善换气功能等治疗及相应的营养支持[4],同时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的尘肺患者,在出院后给予每周1次的电话随访及家庭访视等,时间持续1个月,随访内容为常规性的康复训练指导,如康复训练、饮食指导等。

1.2.2 干预组 干预组除了给予常规的治疗及护理措施以外,采取全方位的多种护理干预方式,干预时间包括院内外约12个月。主要有下几方面,(1)心理护理:患者的情绪变化与疾病的治疗、转归密切相关,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应以有效的沟通方式同患者迅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身体不适和内心感受,消除患者因疾病而引起的心理负担及压力。与尘肺病患者沟通时态度应真诚,体贴和关心患者,从而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对一些对沟通有抵触情绪的患者,可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仔细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了解引起患者不良情绪的根本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疏导,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消除其负面情绪,建立其与疾病战斗的信心。当患者住院时,应尽快使其熟悉住院环境,告知住院须知、医院的规章制度以及医院的管理模式,建立规律、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睡觉,戒烟、戒酒,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通过有针对性的护理,使患者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配合全方位的护理措施。(2)尘肺相关知识的教育:尘肺病是由于长期大量吸入粉尘而导致的,且不可逆。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闷、气短四大症状,常并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严重时发生气胸、肺心病、呼吸衰竭而死亡[5]。所以,预防并发症是尘肺治疗及预后的关键,让尘肺患者掌握预防并发症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天气变化时注意增减衣物,防止受凉感冒,合理饮食、用药、功能训练等,增强机体抵抗力,有效减少或推迟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尘肺病患者开设尘肺病的相关职业健康教育培训,培训内容为对职业所引起的尘肺的危害性认识、疾病成因、发病机制、防护、临床表现、诊断方式、相关辅助检查、治疗时间、方法、费用及预后等。讲解尘肺病患者的生活方式、饮食护理、常见的并发症以及并发症的急救措施并示范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播放尘肺病防治的宣教片和公益广告,发放相关健康教育手册和宣传画。教育过程应生动风趣、通俗易懂,护理人员应耐心反复讲解,保证患者能完全理解。(3)住院环境的管理:要求做到病室环境安静、整洁,保持温湿度适宜,以温度18~20 ℃、湿度50%~60%为宜。适宜的温湿度可使患者安静、舒适、减少体力消耗、适当散发体热、改善通气功能。每天通风换气15~30 min,室内外温差大时可缩短通风时间。另外,还要丰富患者的住院生活,组织患者参加娱乐活动,如看电视、听广播、下棋、跳广场舞等。督促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喝酒,预防感冒以及肺部的感染。(4)营养支持:尘肺患者常见消化功能减弱、胃纳差、腹胀、大便秘结,并且患者年龄偏大、抵抗力差,因此尘肺患者的食谱要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高膳食纤维、易消化的食物为宜:应当摄入优质蛋白,如:肉类、鱼类、牛奶、鸡蛋,尤其应多摄入大豆,大豆富含磷脂,对修复损坏的细胞组织有重要作用;多吃含维生素C的食物,必要时可补充维生素C[6]。这对增强机体的免疫力、预防呼吸道感染均有益。(5)有效咳嗽、咳痰指导:告诉患者采用坐位,深而慢的呼吸5~6次,憋气3~5 s,继而撅嘴的呼气,再憋气3~5 s,身体前倾短促咳嗽2~3次,此方法有助于气道远端分泌物的排出[7]。(6)增强呼吸功能的锻炼指导:尘肺患者需要增加肌呼吸频率来改善呼吸困难的症状,这种方法多数需要依赖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调节,也就是胸式呼吸,但其有效性低于膈式或腹式呼吸法,患者易出现疲劳,因此,应指导患者采取缩唇和膈式或腹式呼吸法进行呼吸[8]。其具体方法为:患者闭嘴经鼻吸气,然后通过缩唇缓慢呼气。用鼻缓慢吸气时,膈肌最大限度下降,腹肌松弛,腹部凸出;呼气时,腹肌收缩,膈肌松弛。此种呼吸锻炼可加强胸、膈呼吸肌肌力和耐力,改善呼吸功能,使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得以改善。(7)院外的护理干预:当患者离院时应同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力求取得家属的关心和支持,营造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培养患者兴趣爱好,营造愉快心情;督促其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注意培养有益健康的饮食习惯,季节变化时防止感冒,出现病情加重时应及时复诊;鼓励督促患者坚持呼吸功能锻炼,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可以进行家庭氧疗,长期低流量氧疗可改善缺氧相关症状,减少住院次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降低病死率[9],但应注意用氧安全,远离明火,氧疗装置应定期更换、清洁、消毒[10]。同时,责任护士在患者出院后第1个月内每周随访1次,之后每月电话随访1次,保证连续性护理干预。

以上的护理干预采取召开座谈会、小组授课、发放相关知识处方、随时指导、电话随访多种因人而异的形式进行。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护理干预前、后对患者进行评价,包括以下指标,(1)肺功能检查:采用型号为spirolabⅢ的意大利MIR肺功能仪检测患者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每次检测前对患者进行严格培训,使其掌握要领。(2)动脉血气分析:采用美国IL公司的3000/GEMOP型全自动血气分析仪评价患者缺氧程度,与肺功能检查同时进行。(3)生活质量评价:通过圣乔治呼吸疾病问卷调查表(SGRQ)评估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11]。(4)护理干预相关内容认知度:设立认知度调查表,内容包括尘肺的病因、发病机制、症状、体征、防治及康复治疗方法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PEMS 3.2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SGRQ总评分、护理干预相关知识认知度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FEV1、FEV1/FVC和PaO2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SGRQ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患者对于相关知识的认知度明显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尘肺病是因为在生产活动中长时间吸入粉尘而引起的全身性、慢性、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由于该病易反复发生呼吸系统感染[12],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常常会诱发其他的肺部疾病,有的患者甚至会丧失自理能力。此病会严重影响呼吸和心脏功能,最后导致心、肺功能衰竭而死亡。

尘肺研究是本院的重点学科,每年住院患者中尘肺占90%以上,但由于尘肺病特殊的病因、病理和发病机制,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无法使尘肺消散,到目前为止尘肺病的治疗方法还是针对尘肺并发症防治的综合治疗。自2010年起,本院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即结合尘肺患者的特点,坚持“以患者为服务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专业化的全程护理服务,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综合测试数据显示,性别、年龄、沟通能力等基础资料及进一步的肺功能检查结果、动脉血气分析、生活质量评价、护理干预相关内容认知度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实施有针对性的全面护理干预后,患者对于相关知识的全面认知度明显提高(P<0.05),而对照组患者的认知度并无明显变化;同时,干预组患者的肺功能检查结果、动脉血气分析、生活质量评价等数据均明显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结果表明对尘肺患者实施全程、综合的护理干预疗效确切,其优点在于:(1)尘肺病的特点会使患者产生恐惧绝望的悲观情绪,尤以身体不适、抑郁、焦虑、敌对、恐惧表现突出,这无疑会影响尘肺病患者的精神健康和人际关系,使患者产生敌对情绪,往往表现为患者不配合检查、治疗,有的甚至以破坏公共设施、闹事来发泄愤怒,有的甚至出现自杀倾向。护士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患者的想法,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干预措施,帮助患者对该病有一个全面、充分、正确的认识,消除其焦虑心理[13],使其产生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增强其配合护理工作的依从性。尘肺患者在护理工作过程中的依从性好坏直接影响患者病情的转归。对尘肺病稳定期的患者而言,进行健康宣教、护理管理、氧疗和康复训练等重要辅助治疗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症状,延缓疾病的发展,减轻甚至阻止肺功能下降,改善机体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2)良好的住院环境使患者能够忘记烦恼、心情愉快,在活动中得到安慰与鼓励。环境的整洁与适宜的温湿度还可保持室内氧含量,减少空气污染,避免交叉感染[14]。(3)为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提高患者呼吸频率,增强有效性呼吸,避免疲劳呼吸,进行呼吸功能的锻炼时可增强胸、膈呼吸肌肌力和耐力,从而使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症状得以改善。(4)通过营养支持与全身的有氧运动,可增加呼吸肌的营养,增强肺活量,提高机体抗感染的能力。(5)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在患者出院后为其营造和谐的家庭和社会氛围,鼓励患者参与到集体生活中,多与人沟通,保持良好的生活及饮食习惯,戒烟戒酒,季节变换时预防感冒,家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给予更好的家庭护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5]。

因此,对尘肺患者实施院内、外的综合护理干预可减轻其临床症状,避免并发症的产生,控制肺功能的损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

参考文献

[1]潘耘,黄坚芳,林锦芬.尘肺病的护理现状[J].内科,2013,8(6):640-642.

[2]朱晓莺.联合雾化吸入支气管舒张剂治疗煤工尘肺合并COPD 67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5):128-129.

[3]孙洪义.微卡治疗老年煤工尘肺复治涂阳肺结核36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6):71-72.

[4]张春燕.黄芪注射液对尘肺患者的抗氧化作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8(12):51-52.

[5]衣菲.41例尘肺死因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8):152-153.

[6]褚景春,杨金凤.尘肺结核科的健康教育[J].中国医学创新,2010,7(6):103.

[7]刘业亮.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煤工尘肺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1):3-4.

[8]杨秀兰,张淑红,张丽敏.尘肺病人的护理要点[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6):122-123.

[9]王庸晋.急救护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86.

[10]商云逸,胡海波,王秀.黄体酮治疗煤工尘肺肺心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1):3-5.

[11]李洪美.职业性尘肺病患者的观察以及护理[J].中外医疗,2011,30(20):162.

[12]李春风.尘肺康复疗养中的综合护理[J].中国疗养医学,2011,20(3):229.

[13]李洪美.50例尘肺患者康复疗养与护理实践[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133-134.

[14]郭艳琴.自发性气胸病人的护理[J].职业与健康,2005,21(8):1276-1277.

[15]陈苗苗,张仕华,周燕.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尘肺患者的康复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5):22-23.

(收稿日期:2015-08-26) (本文编辑:欧丽)

猜你喜欢

尘肺护理干预影响
尘肺及尘肺合并结核患者中血清IL-6的检测意义研究
尘肺的影像学诊断要点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尘肺病并发肺癌早期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