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钵体育苗机械移栽技术的应用与注意事项

2016-05-14符全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6年5期
关键词:农艺农机

符全

摘要:水稻钵体育苗机械移栽技术是一项农机与农艺相融合配套技术,该项技术“省土、省肥、省种、省工”,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力,秧苗分蘖率高,增产幅度大,攻克了钵体秧苗不能机插的历史性难题,是继黑龙江省水稻旱育稀植技术之后栽培体系上具有突破性的重大技术改进,是大幅度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与质量的综合性配套技术,将有力地推动北方水稻生产的发展及水稻科学技术的进步。

关键词:钵体育苗;机械移栽;农机;农艺;现代化农业

中图分类号:$223.9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31/j.cnki.njwx.2016.05.029

1.技术应用背景

随着我国水稻种植面积的逐步扩大,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给农机化事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使农业机械保有量迅猛增加,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方正县是我省生产水稻县份之一,20世纪80年代引进日本水稻寒育稀植技术,获得成功,90年代引进日本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创立了方正县水稻机械化生产模式,是现代化农业的标志。为了深入贯彻国家中央一号文件以及我省出台的粮食千亿斤产能工程,粮食的稳产增产是我们农业工作者的使命,是摆在我们面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给我县农业工作者针对水稻的品质、产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年来,我们农业科技工作者们培育、引进了许多优良品种,使用高效肥料,施用低残留农药,改进耕作栽培技术,为不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发挥了科技进步在农业中的重要作用。这些技术已经被我县广大农民接受和普遍应用。目前用这些传统技术再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已经出现难度,“水稻钵体育苗机械移栽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难题开辟了新的有效途径,2014年至2015年,在省市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方正县农机推广站的努力工作下,“水稻钵体育苗机械移栽技术”试验示范项目大获成功,节本增产效果明显,深受广大农民欢迎。

2.技术优点

水稻钵体育苗机械移栽技术具有“四省”,即省种、省水、省肥、省土,高产等特点,是继黑龙江省水稻旱育稀植技术之后栽培体系上具有突破性的重大技术改进,是大幅度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与质量的综合性配套技术,将有力地推动了北方水稻生产的发展及水稻科学技术的进步。

近几年水稻生产有了很大发展,仅黑龙江省水田面积就达6046万亩。但是由此引发盘育秧用苗床土采集困难和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而且矛盾日益加剧。育秧用的苗床土按农艺要求必须是草炭土,目前此土多采掘于优质良田、林带的表土、山上的植被、草地、湿地,这种有机草炭土在短时间内是不可恢复的生态植被资源,如此年复一年的采下去,其最终结果势必导致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而且由于资源的日益枯竭,将直接影响水稻的种植生产,该项技术节土70%,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优势突出。

该项技术移栽过程不伤根、无缓苗期、分蘖多、增产增收,在同等条件下,秧苗移栽后直接生长,省去普通机插秧7-10天的缓苗时间,无缓苗期。在增加粮食产量上优势突出。

该项技术育苗期节水,省工、省力,在育好秧苗的前提下,无需补苗;移栽机一次装苗102盘,加一次苗可移栽3~3.5亩,省去田边到田里的人工运苗作业环节,降低劳动强度,在提高劳动效率上优势突出。

该项目的实施,将为我县、我市、我省乃至全国树立一个楷模,是现代化农业的示范,是水稻生产的发展方向,必将推动我省水稻生产向着现代农业方向发展。

3.技术内容

多年来,方正县农机推广站始终探索“水稻钵体育苗机械移栽技术”,引进了几家“钵体育苗机械移栽技术”设备进行试验示范,但都没有取得成功。2014年,与江苏常州亚美柯农业机械装备有限公司合作引进的“水稻钵体育苗机械移栽技术”,经过方正农机推广站的试验示范获得成功,2015年在推广站的推荐下,我县义丰农机合作社购买了该项技术成套设备,实施面积400多亩,节本增效成果显著,为该项目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3.1主要技术特点

江苏常州亚美柯水稻钵苗高速乘坐式移栽机,移栽方式是旋转滑道式,秧苗和秧苗盘同时加到秧箱上,取秧方式是靠14个圆柱型顶杆将秧苗从秧苗盘中钵的底部顶出,放到传输带上(接苗器),传输带上有14个固定夹,刚好将被顶出来的14个钵苗准确夹持固定(夹持到钵体上),随着机械的前行,将秧苗输送给移栽部,通过移栽部旋转滑道机构的纵向传送爪将钵体秧苗栽植到田里,完成了栽插。移栽的个各环节及各传动机构时间间隔配合的精准,没有误差,栽插的效果非常好。此机型对秧苗的素质和整地质量要求的不太严格,只要普通插秧机能栽插的田块,该机就完全可以栽插。

该项技术适用于我们东北单季稻地区,特别是栽插后秧苗直接生长没有缓苗期,相对来讲延长了生育期,对于晚熟优质品种的种植就是一大突破,水稻钵苗高速乘坐式移栽机既适合我国各类家庭农场的水稻机械移栽,也适合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垦大型农场等具备大面积水稻种植能力的部门。

3.2育苗播种机的特点

江苏常州亚美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2BD一600(LSPE-60AM)型水稻钵苗全自动精量播种机,每小时可播种600盘,该机重量轻,带整体滑轮,移动方便,配有自动供给装置,可一次性存放20张秧盘,节省人力,播种播土后通过镇压轮进行镇压,镇压轮具有调节功能,可防止稻种的破损。通过调节装置,实施精量定穴定量(每穴3-5粒)播种,播种量30-40g/盘,与平盘毯状育苗用种量相比,节约种子65%,与平盘毯状育苗相比节省用土量70%左右。该机安装了感应装置、计数器装置和急停(防落)装置,可达到防止漏播、作业效率随时可核查,操作的安全性非常可靠。根据播种量要求可随时更换播种轮,满足不同播种量的要求,此项播种育秧技术在东北适合于大中棚工厂化播种育秧。

3.3 2ZB-6A型钵苗高速乘坐式移栽机技术特点

整机:高速乘坐式、液压助力转向、无级变速、6轮驱动钵苗移栽机。发动机功率为9.6 kW(13马力),风冷四冲程汽油发动机,转弯灵活、转弯半径小。

插植部:分三个部分。取秧:通过圆柱型14个顶杆将秧苗从钵的底部顶出放在输送台上。输送:输送台接收到秧苗后,将通过14个秧夹将钵固定,随着机器的前行,将秧苗连续的输送给移栽部,移栽也就是栽插,随着机器的前行,秧苗进入移栽部;插秧是圆盘滑道与拨秧爪组成的移栽部,移栽部拨秧爪随着圆盘的转动将秧苗拨插在田里。

栽插规格:行距为33cm,株距12.4~28.2cm可调,可通过更换齿轮调节,每更换一组齿轮,可进行三个株距的调节,完全满足农艺要求。行距比普通插秧机宽3cm,有利于通风透光,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插植深度:栽植深度通过改变栽植深度调节杆的位置,可以选择1-4cm四种不同栽植深度,装有秧苗报警装置,防止漏栽。

工作效率:0.3~0.47 hm2/h。

用秧量:以栽插的株距规格而定,株距为14 em,用秧量为483盘/hm2,即32盘/亩;株距为16cm,用秧量为422盘/hm2,即28盘/亩;株距为18cm,用秧量为376盘/hm2,即25盘/亩。

秧盘规格质量:横向14,纵向32钵,448钵/盘。钵口16mm,钵底13mm,钵深25mm,钵的底部有自由开关的Y字形花瓣孔。秧盘采用性聚丙烯树脂注塑成型,具有弹性好、软硬适中的优点,保管好了(室内存放,摆放整齐,不偏斜,防阳光暴晒),使用寿命可达10年以上。移栽时,秧苗顶杆穿过Y字形花瓣孔,顶出钵体秧苗,因此,Y字形花瓣孔的软硬度、回弹性、平整度、抗老化、重复使用性直接关系移栽能否有效进行。

钵体苗的优势:水稻钵苗移栽技术适合钵体成苗叶龄4.5~5.5叶,苗高12~25 em(育苗天数在30~35天)之间,常规毯状育秧叶龄只有3-3.5叶,由于播种密度比较大,因而秧龄弹性小、苗弱,长势差,而钵体育苗机械移栽技术可不受秧龄限制、弹性大、长势好、移栽时间跨度大等特点,弥补了毯状苗机插受叶龄、苗高和移栽时间限制。

4.注意事项

该项技术在应用时应该注意:一是置床制做要平整,确保钵盘的每一个小钵底部都能与置床可靠的接触,保证秧苗在2叶时水分的供应,否则会造成死苗;二是采用特制塑料钵盘育苗,规格为30cm x 60cm,钵盘横向为14钵,纵向32钵,每盘为448钵的钵盘进行育秧;三是播种摆盘后,要在盘上铺上透气膜再进行浇水,以防将种子从盘钵中被冲出;四是播种后不应进行药剂封闭灭草,防止秧苗受到药害,应该等到秧苗一叶一芯时施用千金灭草;五是采用2ZB-6钵苗乘坐式高速移栽机进行大田移栽,对大田要求平整度适宜,水位适宜(花达水),控制好移栽深度。

4.1技术路线

4.1.1建立育苗基地

选地一做床一设置苗棚一置床施肥、调酸、消毒一排水一盘土准备。

4.1.2种子处理及播种

品种选择一盐水选种一浸种消毒一种子催芽一置床制做一机械化播种一摆盘一浇水一压实一封棚。

4.2秧田管理

4.2.1壮苗标准

育苗期.35-40天,叶龄4,1-4.5叶,株高15-16cm,秧苗带一个蘖。

4.2.2苗期管理

(1)种子根发育期:播种后至出苗,需7~9天。

(2)第一完全叶伸长期:1叶露尖~叶枕抽出,5~7天。

(3)离乳期:2叶露尖~3叶展开,12~15天,经历两个叶龄期。

(4)第四叶长出期:4叶露尖到展开,6—8天。

(5)移植前准备期。

4.3机械移栽

(1)大田要求平整度高,水位适宜,不宜过高(花达水)。

(2)水稻钵苗移栽机调试。

(3)大田移栽。

5.效益浅析

5.1经济效益

该项目在节本上实现四省即省种、省水、省肥、省土,目前我县采用毯式普通育苗,每盘用种0.125kg,每亩需24盘,则每亩用种为3kg,而该项技术所用育苗塑料钵盘用种取最大量为0.045kg,每亩需30盘,则每亩用种为1.35kg,每亩节种1.65kg,每千克种子按市场平均价7元/kg计算,每亩节种费用为11.55元。

该项目增产以最低8%计算,每亩产量按500kg计算,可增产40kg,每千克按市场价格3元计算,每亩可增加效益120元。

该项技术节本增效为131.55元/亩。项目实施2200亩。可增加效益28.94万元。

5.2社会效益

我县拥有水田面积100万亩,如全部应用该项技术可增加效益1.3亿元,经济效益巨大。我省水田面积为6000万亩,如一半土地应用该项技术,则可增加效益39亿元。该项技术大面积实施,还可以推动制盘业的发展,社会效益巨大。

5.3生态效益

近几年水稻生产有了很大发展,我省水田面积就达6046万亩。由此引发盘育秧用苗床土采集困难和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而且矛盾日益加剧。育秧用的苗床土按农艺要求必须是草炭土,目前此土多采掘于优质良田、林带的表土、山上的植被、草地、湿地,这种有机草炭土在短时间内是不可恢复的生态植被资源,如此年复一年的采下去,其最终结果势必导致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而且由于资源的日益枯竭,将直接影响水稻的种植生产,该项技术节土80%,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其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农艺农机
CHAME丞华农机展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CHAME 丞华农机展
CHAME丞华农机展
农机需要农艺“标准”,农艺需要农机“灵活”——2021国际农机展不容错过的果蔬茶机械化论坛
中职学校现代农艺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探究
水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不一样的农机展
14份蒌蒿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及营养成分评价
90团举办初级农艺工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