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语境分析法”,提高学生完形填空题的解题能力

2016-05-14樊文萍

关键词:连接词连词语篇

樊文萍

摘要:纵观近几年的江苏英语高考完形填空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语篇语境的理解能力。本文以NMET 2015(江苏卷)完形填空题为例,通过对本试题进行解题分析,探讨从分析语篇语境的角度提高学生完形填空解题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NMET 2015江苏卷;完形填空;语篇;语境;解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5-090-2

一、语篇分析

1952年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哈里斯在《语言》杂志上发表“Discourse Analysis”一文,正式揭开语篇分析研究的序幕。语篇又称篇章、文章、话语等。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语篇表述自己的各种思想。“语篇指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意义的自然语言。”(胡壮麟,1994)“从功能的角度看,‘语篇分析研究的是交际中的语言,它涉及的是语言与它的使用情景(即语境)之间的关系。”(黄国文,2001)综上所述,语篇与语境密不可分,语境因语篇而存在,语篇靠语境发挥自己的交际功能。本文以NMET 2015(江苏卷)完形填空题为例,通过对本试题进行解题分析,探讨从语篇语境的角度提高学生完形填空解题能力的策略,以求高中英语教师掌握一种指导学生完形填空的方法。

二、NMET 2015(江苏卷)完形填空

本文是一篇记叙文。文章讲述的是作者读了Bernie Siegel的书,深受书中积极人生观的影响。之后作者不幸身患癌症,病痛的折磨使他放弃了写作,但在治疗期间结识一位同样受到Bernie Siegel影响,年迈却仍然积极面对人生、坚持写作的病友,作者受到了鼓舞,在这位病友去世之后,重新拾起纸笔。

(试题原文略)

三、解题分析

36.考查名词。根据首段句可知,作者读了Bernie Siegel的书,深受书中积极人生观的影响。此处unconventional ideas意为“非传统的观点”与上句中“积极的人生观”相呼应。故选B项。

37.考查形容词。根据文中“unconventional (非传统的)”和“unexceptional(例外的)”提示可知,他书中所写的东西对我来说十分惊异。故选A项。

38.考查名词。have an impact on为固定搭配,意为“对……有影响”。故选D项。

39.考查动词短语。根据下文可知,作者不幸身患癌症,病痛的折磨使他放弃了写作。但病友的执着和Bernie Siegel积极的人生观让他又重新拾起纸笔,渡过了这段艰难时期。故选C项。

40.考查名词。根据下文中“…, I lost my drive to write”可知,作者是一名有抱负的作家。故选B项。

41.考查形容词。句意:尽管我是一个积极的人,还是失去了写作的动力。a positive person与lost my drive to write构成让步关系,且与上文positivity呼应。故选A项。

42.考查名词。句意:我就是感觉太累,没有心情去写。in the mood为固定搭配,意为“有心情去做事”。故选A项。

43.考查名词。句意:一天,当我在等待治疗时,手里拿着Bernie的一本书。故选D项。

44.考查动词。句意:另外一个病人注意到我在读些什么,主动跟我攀谈起来。故选C项。

45.考查连词。根据上下文,该空后是说明他主动和我攀谈的原因:他身上也有一本Bernie的书。故选B项。

46.考查动词短语。句意:除此之外,他是一位八十岁的作家。it turned out that是固定搭配,意为“结果是……,结果证明……”。故选D项。

47.考查副词。句意:事实上,他是一位撰稿人,目前在写一本新书。故选D项。

48.考查动词搭配。根据上下文可知,他目前在写一本新书。故选C项。

49.考查动词。句意:我们总是在许多时候见到对方,成了朋友。故选A项。

50.考查名词。根据句意可知,他的确是Bernie的粉丝。故选C项。

51.考查名词。根据上下文语境可知,他的举动感染了我,使我在生活中面带微笑。故选B项。

52.考查动词短语。句意:他去年不幸死于癌症。故选D项。

53.考查连词。句意:他去年不幸死于癌症,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故选B项。

54.考查名词。句意:他激励我重新拾起纸笔。故选D项。

55.考查名词。句意:我对自己说:“如果他能做到,我也能。”故选C项。

从以上解题分析来看,此篇完形填空空格处以语境为主,重点考查学生对语篇的理解。所谓语境,就是指文章的上下文,它包括文章语气的一致性、意思的连贯性、表述的合理性、论证的逻辑性等。解题时,首先要通过快速浏览全文,掌握文章的主旨,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抓住语篇的主要线索。解题过程中要始终围绕文章主旨,联系上下文,寻找相关线索,然后结合文章主题作出判断,文中第36题、37题、40题、41题、43题、44题、49题、50题、51题、54题和55题即是如此,需要我们在把握文章主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语境信息,进行归纳、判断和推理,从中选出最符合语境的答案。

其次,是对语篇连接词的考查。语篇连接词是指能表明各个句群或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词语。换言之,它能衔接上下文使其语意的表达连贯。英语连接词主要分为四类:递加性连接词、逆转性连接词、因果性连接词及时间性连接词。通过这些词语我们可以迅速弄清上下文的关系,理清文章的脉络层次,从而作出正确的选择。从第45题、47题、53题空格处前后句的关系我们可以做出判断。

最后,词的固定搭配,特别是动词的搭配也是此篇完形填空测试的重点。但它考查的内容不是词组搭配知识,而是学生的语篇能力。它们大多数的答案很难在一个句子中找到,也不能通过语法结构分析或词组搭配知识得到,它要求学生在把握文章整体内容的基础上答题。如第39题、42题、46题、48题和52题。

四、教学策略

纵观近几年江苏高考完形填空,设题遵循“突出语篇,强调语境”的命题原则,设题偏重对语篇的整体理解和上下文语境的把握上。要求考生立足语篇,根据上下文的前后提示、行文的逻辑脉络进行理解、分析、推理和判断。因此,教师在训练与指导学生应对完形填空时,应侧重在扎实掌握语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从语篇的整体上理解篇章内容以及在具体语境中准确运用语词的能力。

1.呈现部分文章,有意识地训练学生通读全文

教师首先可以给学生呈现短文的首段和末段以及标题、关键语句,帮助学生调整阅读策略,养成先抓住文章主线再了解文章细节的习惯。

2.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语境的含义,学会和利用语境解题

语境context在英文中指“某事或某物的环境或应该考虑的环境或背景”。语境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空格前后的单词、词组和句子;空格前后的细节内容;全文的结构和主旨大意;作者的背景、写作思路以及态度观点。尤其是后两者,学生只有正确理解了语境的完整含义,才能做出准确的选择。

3.训练学生对连词的使用,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

连词的使用为句子、段落提供了紧密的因果、转折、并列或条件的内在逻辑关系。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发现、识别和使用连词,使其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文章的大意,构建全文的内在逻辑结构,帮助其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脉络;也可以指导学生对这些句子与句子或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连接词进程总结和归类。

4.鼓励学生扩大课外阅读面、背诵英语文章,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师应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英文书籍、报刊,还可从中选出文章布置学生背诵,背诵前可增加添加标题、说出文章大意的任务。学生在了解文章大意,熟悉文章结构的前提下背诵文章,可避免死记硬背,增强语篇意识。学生通过阅读和背诵来感悟英语文章,即培养了良好的语感,也大大提高了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这些都有助于他们在解答完形填空题时做出正确的判断。

五、结语

高考的完形填空考查的是学生在具体语境中选择适当的语词完成语篇表达的能力。作为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语境的含义,重视语篇的学习,构建语篇意识,培养学生在把握整体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上下文,选择最佳选项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完形填空解题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01).

[2]黄国文.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06).

猜你喜欢

连接词连词语篇
中日能源语篇中语言表征的对比研究
连动结构“VP1来VP2”的复句化及新兴小句连接词“来”的形成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基于语篇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宾语从句的语序
表格大团圆,连词学得全
吸引阅卷老师的“连接词”
麻雀作文
语篇填空训练题